李桂福
摘 要:在新课程的浪潮冲击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模式最大的转变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少讲,精讲,带领学生自学,有效地学。小学数学课堂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旨在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天地,充分开发学生的智能,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策略
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祖国腾飞的重任。他们的学习成长是当前重要的教育话题。教师应当清晰地认知,学生并非学习机器,采用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教学的内涵应当是“授人以渔”,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去思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习意識,这对他们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学习意识
1.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群体为单位展开的学习活动,“无小组无学习”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教学站位,做一名合格的课堂引导者、决策者,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根据学生各个学期的数学考试成绩以及数学基础进行合理分配,4~6人为宜,优等生和次等生平均分配,为每一个小组配备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负责小组发言、成果汇报等工作;配备一个操作员,负责具体任务的操作;配备一个记录员,负责材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相关任务的记录;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明确分工,保证小组学习的高效进行。
2.合作内容应当合理
合作内容是决定小组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在进行合作设计的时候,必须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知道“为什么要合作”,逐步理解合作的内涵,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例如,在教学《统计》相关内容时,数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且配置一个小组组长。
(2)组织学生观看录像(超市为了了解某一时段的人流量,特意拍摄了一段录像)。
(3)让学生各司其职,有负责观察人的年龄,其他人负责记录,最后整理制作成表格。让学生这样进行统计,有效避免了一个人观察,应接不暇的尴尬出现。让学生这样进行学习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容易形成合作的意识。
3.合作目标应科学
教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发起者,学生是执行者。合作学习最重要的是“合作”“交流”,因此,教师应当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学生应该按照什么方向去开展学习活动,让每个小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当干什么,利用最短的时间,收获最大的学习成效。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1.分组、分工开展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群体活动,有明确的分工,有指定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学生应当认识自身的角色定位,合理分工、齐心协力,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开展。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将课下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呈现在学生面前,展示动态制作钟表的过程和步骤。
(2)给每个小组分发相关材料和工具,如一张元制片,两条大纸条,图钉、小剪刀等。
(3)组织学生观看课件,学习制作钟表模型的方法模型。
(4)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共同制作钟表。
2.合作学习中的交流和倾听
交流、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是小组成员进行信息交换和信息补充的重要过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不是一味地打压其他成员的意见或者看法,应当尊重其他成员的想法和意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思维发散式成长,要求学生做到:成员发言的时候,其他学生应当面带微笑,不要打断发言者;有不同的意见或者看法应当等发言者发言后再指出;这样才是真正有效的交流与讨论。
三、合理的评价机制
合理的评价是延续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给每个小组一些科学合理的评价,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对他们的发展大有裨益。例如,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可以评选出最佳默契小组、最佳学习状态小组、最佳潜力小组等,保证每个小组都能得奖;此外,对于小组个人的评价,采用加分制进行评价和奖励。在小组内评选出最佳智慧星、最佳发言人等奖项,按奖项分值加分,记录在记分册中,在期末考试中,按记分发放小奖品,这样实施学生个体发展性评价可以使学生不仅了解到自己的过去,还看到自己的现在,更能展望自己的未来。
总之,小学数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当认识自身的教学地位,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将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交给学生,通过进行合理分组、合理分工,组织学生开展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郑少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学习(上),2013(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