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辉
摘 要:在朗读教学中,或是“讲问答”挤掉了学生朗读的时间,或是读前没有要求、读中没有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价反馈,缺乏目的性。将语文朗读教学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通过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悦耳動听;在朗读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它相得益彰;在朗读中添加背景音乐,让它妙合无垠,营造“乐以教和”的课堂氛围,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朗读教学;音乐教育;音乐元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具体建议“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的益处是非常明显的,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师生只有提高朗读水平,才能“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一、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悦耳动听
一般人认为好嗓子是天生的,这种看法有正确的一面,也有它的片面性。有的教师连续上半天课就声音嘶哑,但是训练有素的教师连续上两天课都不在话下,声音悦耳动听,只有对气息的运用与控制收纵自如,才能让声音富有弹性。根据多年的工作学习经验,笔者推荐四种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1)急吸缓呼。吸气时腰四周有意识地憋气,控制住气息,然后慢慢向外呼。(2)抬重物法:弯腰深吸一口气,腰部用力抬重物。(3)闻花香法:口鼻同时吸气,感觉一丝凉气从口腔一直吸到腹部,保持几分钟,有意识地控制。
笔者在参加一项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学习时遇到一位年轻教师,三十出头,小学语文骨干,可惜已经成哑嗓子了,不能复原让人唏嘘。腹式呼吸的训练,不但能够保护嗓子,还能提升声音的品质,特别对那些发声怯弱的孩子,这种训练很有必要。
二、在朗读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它相得益彰
新课程标准指出: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将音乐元素并入语文朗读教学,会让我们的朗读课堂流光溢彩,精彩纷呈。
1.朗读与声调
朱自清在《朗诵与诗》中说道:“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发音要清楚响亮。声母是字音准确的基础,韵母是字音响亮的关键,调是声音抑扬的核心。练习时必须和气息结合起来,气息的控制要深、匀、通、活,连贯自如。正确的咬字吐字,还要注意音变的问题,要读出音变,要口语化。如《桂林山水》中的“啊”的读法,可进行音变、气声的训练。
2.朗读与节奏
朗读的技巧集中表现在对语言节奏的掌握和运用上。节奏除了用押韵、平仄来表现,也非常讲究重音、速度和停顿。
重音是教师在精研细读文本内容、透彻理解、领悟诗作中心思想和情感内涵的基础上,根据字、词、句在表义上所处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确定应该特别强调和突出的音节(词语或词组)。在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最后一句“路转溪头忽见”中,“忽见”重读,这样的处理将作者深夜行路、忽见旧时茅店时的欣喜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朗读的速度是由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决定的,有快有慢,真实生动地表达文章的不同内容和情境。朗读的速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快速、慢速、中速三种。鲁迅的《故乡》第一段,是作者充满深情的回忆。开头一句,不宜太快,“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是富有诗意的叙述,应用慢速度。“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都是刻画少年闰土聪明活泼、英俊勇敢形象的,闰土刺猹的动作又是迅猛的,应该是快速度。最后一句“反而从他的胯下逃走了”,为了显示猹逃走的情趣,应该用慢速度。
我们的语言要把所说的话划分成若干个小段落,在每个小段落之间适当地间歇一下,这就是停顿。这样既可以使语义鲜明,又可以调节呼吸,突出节奏。例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是形容星星多少的,两三点是形容雨的大小的,不能分开。唐朝诗人杜牧《清明》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个“何处有”连读体现了问者急切寻找酒家的心情而“杏花村”本身就是完整的表意单位,不可割裂开来。
三、在朗读教学中添加音乐,让它妙合无垠
特级教师王菘舟在全国古诗文诵读观摩示范课《长相思》中运用了配乐感受的环节。王老师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后,让学生想象纳兰性德的家乡,诗人的故园此时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伴随《琵琶语》深情、婉转的音乐,淡淡的幽怨弥散开去,学生仿佛看到了鸟语花香,看到了郊外踏青,看到了夫妻情深,看到了天伦之乐……然而,纳兰性德使命在身,不得不踏上征程。一切美好的画面破碎了,同学们深深沉浸在作者对家乡、亲人感情浓郁的长相思中。
将语文朗读教学和音乐有机结合起来,教师通过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悦耳动听;在朗读中加入音乐元素,让它相得益彰;在朗读中添加背景音乐,让它妙合无垠,营造“乐以教和”的课堂氛围,实现素质教育。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