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与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培养

2017-11-07 23:04韦强
新课程·教师 2017年9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人教版培养策略

韦强

摘 要:高中语文课堂应当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这有助于凸显学生课堂主人公地位,促进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分析了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策略,提出如下建议: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创新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体意识;人教版;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是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之举。纵观当前高中语文课堂学生学习主体意识培养现状,笔者发现普遍存在教师重视度不够、学生教学配合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一直面临灌输式教育模式横行、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的问题。由于已经习惯于接受一板一眼的填鸭式教育,学生逐渐丧失主观能动性,缺少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意愿,学习主体意识淡薄。主体学习意识和探究欲望的缺乏,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最终导致高中语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之中,高中语文教育只有全面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才能跟上新课改进度,让语文教育事业永葆活力。笔者结合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提出如下建议。

一、优化教学环节,学会独立思考

朱熹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高中语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第一个突破口就在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优化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好奇、产生疑问,促使学生在迫切想要知晓答案心理的驱使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深化学习主体意识。

必修一《雨巷》一课教学时,我首先播放了一段舞蹈《小城雨巷》的视频,随后提问:“‘雨巷是贯穿全诗的意象,这个意象为整首诗奠定了朦胧美的情感基调。请问作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个意象?‘雨巷象征着作者什么样的心境?请大声朗读诗歌,尝试回答问题。”这首诗歌篇幅不是很长,我给出5分钟时间,然后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对于学生给出的解释,我没有急于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邀请正在听课的其他学生评价答案。通过这个环节,我不仅了解了学生对“雨巷”这一意象的理解情况,同时还检查了其余学生是否认真听课。而学生本人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参与到了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习主体意识也大大增强。

在过去的听课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喜欢提出一连串问题,有时恨不得上一秒提问,学生下一秒钟就立即进行回答。学生没有思考时间,课堂气氛相当紧张。或者大部分问题都选自教材,忽略了问题与高中生语文学习情况之间的联系,质量较低。这都不利于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激发,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二、创新教学方法,鼓励积极参与

灌输式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热情,导致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淡薄。例如文言文教学,教师担心学生听不懂,一字一句为学生翻译。试问,这样如何能培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巅峰时期,他们求知欲望强烈,好奇心旺盛,思维活跃,喜欢表现自己。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笔者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过角色扮演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生活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都有效唤醒了学生学习主体意识,效果非常好。

必修一《鸿门宴》这篇课文教学时,考虑到这篇文言文属于历史典故,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因此我便采用了故事扮演的方法进行教学。我提前两周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自己写剧本、自己准备道具、自己排练节目,两个礼拜之后以课本剧表演的形式在班级里面进行汇报演出。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在的小组拔得头筹,全都倍加积极地参与到这次活动之中。我也会时常观看学生的排练情况,与他们交流经验,适当提出意见。我发现,在课下学生更愿意与我交流,对这次表演,每个人都有说不完的话、有提不完的建议。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仿佛变成了作品中的人物,不仅提高了对刘邦、项羽、范增、樊哙等历史人物的认识,也增强了语文实践能力,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三、营造和谐氛围,拉近师生距离

为了培养高中生的语文学习主体意识,教师还应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从主观上愿意亲近教师。高中生学习压力大,除了语文之外,他们还要花费时间与精力钻研其他科目。绝大多数时候,学生是否喜欢一门科目,取决于他们对任课教师是否喜爱。如果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良好关系,学生自然会喜欢语文,愿意主动配合课堂活动,这对于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有百利而无一害;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僵化,学生会认为教师高高在上,容易对语文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学习主体意识的培养。

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中,我非常重视自身角色的定位与调整。我深深认识到,学生跟我是平等的,我是他们学习路上的合作伙伴,不是什么权威者、控制者。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强烈,他们十分反感“一言堂”式的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极力主张教学的民主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例如突然走到讲台下面,请学生上讲台讲课,我坐在学生的座位上,进行角色互换。身处这样的课堂之中,学生的压抑感和紧张感渐渐褪去,能够更加轻松地参与教学活动,学习主体意识也会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悄然滋长。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美好品质。在这方面,教师尤其需要关注那些语文成绩不好的后进生,在课上要积极与后进生互动,深入后进生群体,主动关心、爱护他们,让后进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之情,激发他们对语文学科的喜爱,从而积极配合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孙玉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新课程(教師),2009(7).

[2]杜彬鹏.试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石晓婷.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J].西部皮革,2016(11).

编辑 李博宁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人教版培养策略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