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延
【摘 要】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状态和教育环境相对复杂,因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比较严重。本次研究通过加强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一、前言
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并不仅限于传授知识,更需要关注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心理健康发展。城乡结合部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教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心理问题。加强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分析,有助于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1.严重的学习压力
中学时期,尤其是初中二年级之后,课业的难度明显增大,同时学生开始逐步背负起升学的压力。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有进入大城市工作的期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希望能够通过良好的学习成绩考入知名的重点高中、优秀的大学,因此学习成绩上的竞争更加激烈。同时,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也比较高,更容易导致学生因为过于严重的学习压力而出现心理问题[1]。
2.家庭教育的缺失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家长,大多没有更高的学历,外出工作的内容往往是打工或忙于小餐馆、食杂店等生意,首先在家庭教育的时间投入上,就存在很大的不足。而家庭教育的缺失,又容易导致学生由于缺乏双亲的关注,或因祖辈的溺爱偏宠而导致心理发展畸形,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长。
3.家长素质不足
城乡结合部的家长学历普遍低下,大多为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家庭中对书籍、知识的重视存在较大的不足,即使想要通过辅导学习与孩子拉近距离,也往往不能得门而入。家长的综合素质也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缺乏方法,面对孩子犯的错误动辄打骂,或者根本没有与孩子交流的意愿。更有甚者,家长以此为理由推卸教育责任,将之视为学校的义务,不利于學生内心健康成长。
4.学校教育缺失
另外,学校的教育中也普遍存在更加重视成绩的倾向。城乡结合部由于在师资资源、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只能相信“勤能补拙”,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文化课的学习方面,这一点在初中阶段尤为严重。因此,学生养成了以卷面分数论成败的情感偏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不利的影响[2]。
三、改善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1.教师调整教学方法
为改善城乡结合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足,教师首先要通过教学方法的调整,令学生能够避免形成将考试分数视为一切的思维方式,令学生的学习压力能够得到缓解。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学生能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从而能够在学习成绩和分数之外找到自信,最终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状态的发展。
2.与家庭教育形成联动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动,来取得有效的效果。这需要教师能够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指出传统的家庭教育的弊端,建议家长能够抽出时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令家长能够更加尊重学生的意愿,承担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的责任,最终促使学生的心理发育情况得到正确的引导[3]。
3.强化教师教学能力
面对城乡结合部普遍存在的家长教育缺位的现象,以及家长普遍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时间、综合素质难以短时间得到提升的情况,需要学校教师对此进行弥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得到强化,学校也需要通过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及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令学生能够及时倾诉心理问题,并给予及时和有效的解答。
4.常规教学的心理教育渗透
最后,面对中学,尤其是初中课业任务严峻的客观性,需要从常规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在体育课中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训练,在语文课中加强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和情感训练,在数学课程中令学生懂得理智、分散的思维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学进行渗透,同时需要注意不要过于牵强附会,令学生认为是空讲“大道理”,从而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4]。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升学造成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中心理教学和辅导的缺失。在城乡结合部,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期面临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利于未来发展。针对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因严重的学习压力、家庭教育的缺失、家长素质不足和学校教育缺失所导致的心理问题,通过教师调整教学方法、与家庭教育形成联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加强常规教学的心理教育渗透,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促使城乡结合部中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红妍.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提高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2]赵倩.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5,02(06):24.
[3]陈永亮,黄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4,12(28):81.
[4]贺雪萍.当前农村贫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妇女(下旬),2014,12(36):18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