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具体情景创设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2017-11-07 20:05贾珍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课堂有效性学习兴趣

贾珍

【摘 要】着力于研究教学过程中具体情景创设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学有效性的影响。教学案例主要创设以下教学情景:PPT封面情景、背景音乐情景、扑克牌魔术表演、生活中的图片情景、图形动态旋转情景、实际操作活动、题目的故事情景、教师肢体语言情景等。这一系列具体情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勾起了学习好奇心,通过对学习兴趣的培养,达到学生积极参与、热烈讨论、提高数学修养的目的,获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具体情景;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课堂有效性

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真的是最好的导师。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生好奇,这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数学的好方法。本文主要从具体的情景创设的角度出发,浅谈我对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做法和想法。结合本节课的核心“中心对称图形”,我选择了一副体现中心对称图形特征的双鱼剪纸,以一副以荷花为主题的水墨画为背景。在上课之前播放由歌曲荷塘月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在美妙的琴声中,学生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幅生趣盎然的画面,视觉上和听觉上都得到一种中国传统美的享受。有意识的让学生感受到中心对称图形的美和数学的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下,学生也反应数学课竟然也可以设计得如此有意境,很有意思。

在引入环节,我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特征设计扑克牌魔术。将准备好的扑克牌洗牌,随机请同学从中抽取一张牌,记住他看到的图案,交还给我,我把牌的正面展示给大家。然后我不看牌将它放回(在放回的过程中我偷偷的将它旋转180°)。我通过观察图形的变化,重新从这些扑克牌中找到刚刚抽到的那张牌。这个游戏进行了3次,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都想参与进来。同学们从开始的不服到惊讶,我看到了他们眼睛中散发出来的神奇感。大家开始思考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告诉他们,认真学完这节课就能看出魔术中的玄机。此时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对于概念的推出,首先让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娇艳的花朵、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荷兰风车、汽车标志、银河系、太阳神鸟、太极图……这些都是选自生活中的图案。知识比较丰富的同学获得了展示的机会,将自己认识的图形讲给不知道的同学听,很有成就感。我让同学们观察图形的共同点,发现它们的美丽代码:图形的旋转。让他们体会到数学不止是枯燥的数字,数学是有形象感的,而这些都来自我们的生活。由此揭开“中心对称图形”的面纱:中心对称图形是一种特殊的由旋转产生的图形。

有了之前的铺垫,屏幕中又列举了几个几何图形组成的图案。我一边在PPT中让图形“动起来”:绕着它的中心旋转;一边让同学们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图形旋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旋转前的图形完全重合。在屏幕上演示:將这些图形绕中心旋转180°。这些图形旋转180°后也能与之前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并且在之后的应用中:判断基本几何图形(如线段、三角形、圆、矩形、平行四边形等)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探究正n边形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的规律;判断字母是否是中心对称图形等中,都采用这种动态的手段展示。然后通过动态情景演示方法,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①中心对称图形上的每一对对应点的连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且被对称中心平分;②中心对称图形上的对应角相等;对应线段平行(或共线);③经过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的直线将原图形分成全等的两个部分。还由此对比、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的联系和区别。图形动起来了,学生的眼球被吸引了,猜想被直观的验证了,数学概念能更容易理解了并且更深刻的记住了。学生喜欢这种方式,他们觉得数学不那么抽象了,兴趣又来了。而这种学习兴趣体现在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同学在我讲之前,已经通过思考和讨论总结出了:可以将图形的中心对称性具体成基本几何图形的中心对称性来判断。比如奔驰标志可以近似看作正三角形,紫荆花可以近似的看作正五边形等。课上到这里,我的内心已经开始激动了,趁此表扬了这些同学,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我觉得学生的内心已经有所触动,学习态度有变化了。

在归纳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后,我让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正方形、矩形、等腰梯形等基本几何图形(在制作时,全班统一各个图形的具体数据,所有同学作出的同类图形是可以完全重合的)。同桌两人为一组,先将手中相同的图形完全重合在一起(比如说平行四边形)。然后猜测是否能找到一个定点,使得其中一个图形绕这个定点旋转180°以后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再用图形钉住他们所找到的点,亲自动手将其中一个图形旋转180°,这样以来就可以非常直观的验证自己的猜想,而不仅仅是在头脑中空想。通过对这一系列基本几何图形重复上述操作,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并且在“猜想——验证”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其中的趣味性。

在中心对称图形性质的应用中,我设计了故事“老地主的烦恼”这个故事背景:“我有一块‘L型的土地。 两个儿子都很孝顺。我想划一条直线把土地平分给他们。 可是,我怎么办呢?” 老地主感到很纠结。当我用幽默的语气读到“纠结”这两个字的时候,同学们笑了(“纠结”这个词最近在学生中间很流行)。大家积极的讨论,争先恐后的帮老地主出主意。我喜欢赋予题目生命感和现代感,感觉题目在同学们的心中活了,同学们的思维也活了,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最后,再次表演魔术,和学生一起揭开其中的奥秘:参与表演的扑克牌的图案全都不是中心对称图形,课前我就将扑克牌按一定的规律放置(比如说图形的尖朝上),我在将学生抽出的牌重新插入其它牌中的时候偷偷的将其旋转了180°,这就改变了图形的某些部分(比如说原来尖朝上,现在尖朝下),它就与其他的牌不同了,很容易找出来。同学们恍然大悟。我们还一起探讨了在这些扑克牌中能不能有中心对称的图案,以及如果有,那么中心对称图案的扑克牌的张数应该满足什么条件等问题。甚至有同学提出了其他的设计想法。再简单的问题不去研究它,它也是个难题。所以我们不仅要有好奇心,还要有攻克它们的决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也要做一个懂得坚持的人。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尽量以能配合情景的诙谐、幽默的语言穿插其中。尽可能的让学生们感觉到快乐,让他们能更投入的学习,更深刻的思考。

形式多样的情景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求欲望,提高学生的数学修养,也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这是让课堂活跃起来的导火线,能更容易的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的思路活跃起来,他们就可能怀着期待的心理,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手段。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肢体语言、教具使用、维持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等)引导学生涉境体味,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有小朋友跟我说过,数学做那么多题,学来干什么。我想通过诸如此类的设计告诉他,数学很有意思,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我们的生活也很有意思。而不是在了解之前就被表面上的枯燥挡在了数学这个精彩世界的门外,因为了解了会很容易爱上的。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抽象成数学模型来解决。

数学的世界,七彩斑斓,奥妙无穷,变化莫测,我希望我的孩子们在数学中看到的世界比我看到的更深入、更开阔、更壮观。我希望我教予他们的不只是知识,希望他们能感受到数学的美好之余,置身其中,去探索,去发现,真正融入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渺小与伟大,体会生活的深厚意义。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课堂有效性学习兴趣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来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性
着眼课堂生成,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