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语法是长期的语言实践约定俗成的,无论说话、写作都必须遵循的“语言法则”。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借助语法现象理解语言,能让学生更自觉地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美妙、表情达意的精妙、文脉结构的奇妙,从而享受到汉语言文学无穷的魅力。《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提出明确要求,“随文学习”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那么,在文本阅读中,如何适时适当地引入语法知识的学习,从而打开深入阅读之门呢?
一、在辨析词类中,体会语言深刻的意蕴
词类知识是语法知识的基础。在文本阅读中,我们常常会运用到词类知识帮助我们理解语言表达。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文本中出现的有意涵的词语,通过对这些词语性质的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语言的表现力。
比如贾平凹的《月迹》是这样描写月亮进入屋子里的,“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这个句子学生是非常难以理解的。为什么在作者笔下月亮是这般地进入屋子的呢?如何准确理解“款款地”和“溜”的表达效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给学生这两个词语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那样,阅读便很容易流于肤浅了。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关注“溜”的词类特点。“溜”是个动词,在词类性质中,动词一般表现人或动物的行为状态,而动作行为状态必然会折射人或动物的内在心理。基于这样的词性特点,课堂教学中便有了这样的师生对话:“溜”是一个动词,这样的动作一般会让你想到什么样的人或者动物?你对这样的写法有怎样的感受和评价?通过交流,学生自然地理解了动词的绘行传神的效用。同样对于“款款”一词,教师也需要通过词类的讲解,引导学生关注副词的表达效果。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者形容词前面,来表示动词或者形容词的程度和状态,那么“款款”与“溜”相遇,会呈现怎样的表达效果呢?作者为什么这样使用这两个词汇?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中,学生明白了副词与动词的巧妙搭配,呈现出了文章意象的独特魅力。在孩童的眼睛里,月亮是那样的调皮天真,又是那样的大方优雅,月亮之美跃然纸上。
像这样的词语辨析,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文本解读中有词语的敏感性,选择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词语,引导学生通过语法知识的分析,走进文本阅读的美妙境界。
二、在成分解析中,揣摩语言丰富的关联
句子成分解析对帮助学生理解成分之间的语意关联,体会深刻的语言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对于较为重要的单句或短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法成分的分析,在“语感”形成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语理”,逐步走进语言理解的纵深处。
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很有内涵的小说,粗浅的阅读会流于浮表,失其精髓。比如对于文题,很少有同学会去关注,总认为不过是以文中人物为题而已。但是,文中“我的叔叔”就是“于勒”,“于勒”就是文中“我的叔叔”,为什么文题不直接用“我的叔叔”或者“于勒”为题呢?如果没有相关短语知识的帮助,学生根本无法解答这一问题。“我的叔叔于勒”这是一个同位短语,作者以此为题,就是要强调“我的叔叔”与“于勒”之间的同位关系,从而突出了亲情关系。学生读到此,自然将“于勒”与“我的叔叔”紧紧关联,这血浓于水的亲情,使得本文的情感更加浓烈,其讽刺鞭挞的效果更加强烈,文章所揭示的冰冷残酷的社会现实,也同样刺痛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除了短语成分的解析,句子的成分解析同样也给阅读带来了深入推进。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真正的人,善良的人”,這个句子的主语是不是“大家”呢?谓语中心语是不是“认为”呢?如果没有相应的句子成分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为“大家”便是全句的主语,“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真正的人,善良的人”便是谓语,这一理解完全偏离了句子本来的表意目的。从句子的成分分析看,这个句子应该这样划分句子成分:主语是“于勒”,“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是主谓短语做定语修饰语,“成了真正的人,善良的人”是全句的谓语部分,来陈述主语“于勒”,“一下子”是“成了”的状语,突出了这种认识变化之快。阅读中,有了这样的句子成分划分理解,我们便能真正把握文章的表达意图了,前后的鲜明对比,凸显出亲情冷漠的人间悲剧。
朱自清的《春》中这样写初春的小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个句式学生读起来会觉得怪怪的。那么,我们不妨带着学生做一个句子结构的分析。显然,这个句子常态的表述是这样的:“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句子中“嫩嫩的,绿绿的”作为定语修饰了中心词“小草”,但在全句中,突出的是谓语中心语“从土里钻出来”,体现了小草成长的状态,这显然不是作者想要表现的本意。现在将“嫩嫩的,绿绿的”调整到句子的后部,整个句式发生了变化,成了一个定语后置的倒装句。好好的定语为什么后置了呢?这样的句式,凸显的便是最后的这两个修饰性的定语所表现的小草的质地和颜色。初春的小草,那生命的稚嫩与活力,跃然纸上。小小的句式转换,换来大大的表达效果。
句子成分的解析对于学习文言文同样非常重要。比如,引导学生理解蒲松龄的《狼》一文中的“其一犬坐于前”的意思,不教给学生“名词作状语”的语法知识,学生可能会将该句译为“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由狼变狗,确实是闹了大笑话,而这一大笑话的形成不正是因为语法知识,特别是句子成分的解析知识的欠缺吗?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句子的中心词为“庙堂”“江湖”,其定语分别是“高”“远”,按照现代汉语句子的语法要求,定语是修饰主语和宾语的,放在其中心词的前面,而“高”“远” 在其中心词“庙堂”“江湖”的后面,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应为文言特殊句式中的“定语后置句”。掌握了句子结构的语法要求,倒装句式中的其它几种情况也就很好理解了。这样的例子在文言文学习中是极为常见的,教者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文言语句的意义,就必须在阅读中引导学生主动尝试运用语法知识来分析文句,理解文句。endprint
三、在句式品味中,感受语言独特的张力
不同的句式呈现不同的表达效果。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关注句式的变化,体会文意的表达,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如《爱莲说》中作者总结人们对不同的花的情感喜好时说,“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这里三个句子运用了三个句式——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感叹句,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变化。首先,以陈述句客观呈现了陶渊明后很少有人再喜爱菊花,喜爱那逃避现实的田园,保持个人情操的现实,冷静陈述,直抵人心;接着,以反问句表达了作者难觅知音的痛苦和无奈,仰天反问,无人可答;最后,以感叹句结尾,将情感推向了高潮,作者慨叹追逐富贵、趋炎附势的世人是那样之多,世风是那样的颓废, 强烈感叹,无情批判。
《孔乙己》中鲁迅先生这样写:“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联的文句,“可是”二字,将语意的转折巧妙引来。那么“使人快活”的孔乙己,没有他别人照样这么过,前后鲜明的对比,凸显了孔乙己悲剧的生活现实。可想而知,在那个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是那样的可有可无、可怜可悲,他最终的悲剧结局是那个时代的必然。
关注句子的变化,关注复句的运用,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将帮助我们在文本阅读中抽丝剥茧,走进深阅读的美好境界中。
四、在修辞鉴赏中,领悟语言高超的艺术
修辞鉴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显然是一个为大家重视的方法,但如何透过简单的技术分析,走进深层的语言研析呢?这便需要我们多问一个“为什么”——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中有“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一句。这是一个拟人句,很多人读到这里都会认为作者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山薄雪的美丽景象。仅此而已,是远远不够的。想一想,表现小山薄雪之美,未必一定要用拟人,也可以用比喻或其他的修辞的,为什么在这里作者非要选用拟人呢?这便需要我们通过对拟人这一修辞的艺术表达特点的研究,来走进文本深处了。拟人的好处是不一定要坐实所拟之人,但它所呈现出来的人的特点,让读者自然拉近或走进文章表现的情景,自然融入其中,从而更直接地感受文句的表意内涵。在这句话中,老舍只用了“忽然害了羞”来修饰阳光下的薄雪,读者便可以感受这是一个妙龄少女的羞怯,可以体会这一个美丽少妇的娇羞,亦可以想象成是其他什么人……只要读者的心灵能为之悸动,有何不可呢?一个“羞”字,不仅画出了雪景的“色”,与“粉色”相贴切,而且繪出了雪景中的情,将读者的心灵与文意完全融合,披文入情,缘文入境,美不可言。如转换成比喻,在这里就显得太实了,太固化了,反而破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意境,至少说难以达到拟人所实现的那样的意境之美。
五、在句群分析中,把握语言多层的推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句群的分析是较为少见的,因此,当阅读过程中出现句群的时候我们应该予以关注,帮助学生理解句群知识,理解语言表达的内涵。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作者回忆小时候百草园的生活中运用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样的句式,这是一个复杂复句,前面的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他们与后面的分句构成转折,前面的分句为后面的转折做铺垫。 而这一转折往往具有一个独特的性质,那就是“单是”的内容较之前者,反而更加简单,更加不足道,从而凸显“不必说……也不必说……”的内容。循着这样的句式特点,我们便能打开阅读的门径。“单是”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木莲、覆盆子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都充满了勃勃生机,那么“不必说”“更不必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本就有着无限情趣的东西,就更加趣味无穷了。通过这样的层层递进,学生一步步走进了百草园,走进了那个充满快乐的儿时乐园,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便在这样的阅读中悄然打开。
面对复杂句群,冷静细致地抓住句群关联词,逐层分析语意,我们便能从句意的表层走向阅读的深层。
六、在标点研析中,理解语言巧妙的表达
标点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处于“说起来重要,用起来丢掉”的尴尬境地,特别是在文本阅读中,师生常常只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而忽略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如果我们能通过标点知识的学习和分析,体会标点表意的特殊性,那么,我们的文本阅读将走向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
鲁迅先生的《故乡》中写到,刚回到故乡,母亲和“我”提到闰土,“我”应声道“这好极!他,——怎样?……”。短短六个汉字,却用了5个不同的标点,其表达的情感内容极为丰富。为什么文章从感叹号到逗号到破折号再到问号和省略号?不同的标点符号,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它们的运用对表达文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感叹号,一般用来表现强烈的情感抒发,为什么母亲一提到闰土,“我”便有这样的表达呢?闰土是“我”二十年前的好友,“我”对于故乡的记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是对闰土的记忆,因此一回到故乡,母亲刚一提起闰土,“我”便一下子舒活了心底的记忆。这种强烈的情感宣泄是发自内心的自然流露,它是热烈的、真挚的、澎湃的,但又是难以表达的,因此那简单的三个字“这好极”便脱口而出了,这样强烈的情感下当然要使用感叹号了。若是用句号,以陈述的口吻表达,便弱化了人物的情感的宣泄,感染力不强。但毕竟已隔了二十余年了,对于闰土“我”又不知如何谈起,一个简单的称谓“他”之后,便是思绪的停顿和延续,逗号和破折号的连用,让我们仿佛真切地感受到“我”内心的困顿和纠结。在这短暂的停顿后,“我”仅能问出“怎样”二字,什么怎样?怎样什么?都没有说,只有一个问号,只有一个省略号。问的是什么?省略的是什么?两个表达疑问和省略的标点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深入。标点符号串联起了“我”内心的起伏波澜,无尽的情感蕴在其中。品析标点,意蕴无穷。
语文教学中,结合文本阅读的需要,运用适当的语法解析,将帮助我们不断深入理解文章,同时也更加准确地理解了语法特点,达到语法学习和文本阅读的并蒂花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