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思维中的借鉴意义研究

2017-11-07 01:43丁奥尼
成才之路 2017年30期
关键词:行为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

丁奥尼

摘 要:思维方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章从思维的概念、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机制、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微观建构三方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思维中的借鉴意义,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思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行为;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0-0004-02

从人类本身的思维方式出发,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上不断创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思维方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在具体的融合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道德推理能力思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合理利用人类本身的常识思维、逻辑思维、情感思维,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思维层面上的微观建构。

一、思维的概念

帕斯卡(Pascal)说:“人类只是会思维的芦苇,然而因为懂得思考,人类却成了万物之灵长。故思想铸就了人类的伟大。”思维,是每一个人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用大脑诠释的过程,可以说它伴随着人们的呼吸,伴随着人们的心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个如此亲密的朋友,人们却无法用一种精确的语言来表达它。多数情况下,人们能做的更像是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凸显它的神秘感。打开电脑,在百度上的官方解释是这样的:“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思维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它探索与发现事物的内部本质联系和规律性,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通读整段下来,会发现这个解释虽然有严密的逻辑,堆砌了专业的名词,似乎概括了思维的概念,但回过头来再仔细推敲,大多数非专业人士仍然是一头雾水。尽管现在科学的触角已然触及了大脑诸多领域,可是相较于人类的大脑,人类似乎对宇宙法则和自己的身体认识得更深入。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为人们计算出物质——能量公式,牛顿(Isaac Newton)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rancis Crick)解开了遗传基因密码,但是完整的大脑的模型到现在还是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既然生物角度无法深刻剖析,那么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想呢?思维无处不在,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结果又是如何呢?科学已经证实,人类是具备社会性的,于是就产生了语言机制,而语言机制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过程中交换思维的结果。试想:如果人类不能向他人谈论或分享自己的思维,那么大脑中的思维的意义何在呢?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所以说,人类可以用大脑活动的交流潜在性来定义思维。思维的存在也必定有它的深刻意义。

思维,在人类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待人与自然时就被定义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典型标志。人类是社会化的,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在人类产生社会文明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大脑思维的进化是惊人的。为了能够履行社会职责,并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最终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出现了教育,而这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让现代社会得以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思维会让思想政治教育进入一个科学化、人性化的领域,并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启新思路。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跳出传统教育的框架,要大胆采用与思维本质相契合的教育方法,使意识形态的核心理论内化于人们的精神素养,外化于人们的规范行为。“内在”即实践在意识层面和感觉——知觉层面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思维。“外在”即“感性的人的活动”,以活动的思维方式超越了意识统一性和物质统一性。

二、思维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机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科学研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而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中心概念也有了量的积累和质的飞跃。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象是人,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养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以此作为促进社会向前的动力引擎。思想和行为揭示了人的思想活动和行为表现相互关系的基本范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是指制约人的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行为是指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活动等外在表现。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紧密相连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支配和改变行为,行为表现思想,又借用其效果检验思想,两者之间在大多数时候是基本一致的,既可以借用人的思想预知其行为,也可借用人的行为分析其思想。这主要是源于人性弱点中的许多不稳定因素,表现为知行脱节、表里不一。因此,一定要重视培养人们拥有正确的思想,摒弃思想和行为不一致的表现,让人们的思想能够正确支配自己的行为,将“社会要我这样做”变为“我要这样做”,以及“我要这样做”变为“我正在(已经)这样做”。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维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科学地借鉴思维规律来完善,以此达到培养人的目的。

批判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作用很大。批判性思维,主要指“分辨力”“决断力”或者“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个人的智力和发展十分必要,它是判断人们是否能够明辨是非的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思想政治学的理论基础,是必须要坚持、继承和发扬的,这是人们利用批判性思维接受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的支撑。有了这个强大的理论支撑,人們才能正确地明辨是非对错,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目的。

教育学家威廉·佩里(William Perry)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及其理解世界的方式的观点,得到了教育者的广泛认可。其中,威廉·佩里指出在大学初期,多数的大学生对知识或生活经验的理解处于初级阶段,呈现出“二元化”的趋势,认为事物非对即错,认为知识是外在的,往往趋向于权威人物来获取他们认可的答案。利用这一点,在对这些人群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适当学会使用“榜样的力量”来感召他们的思想意识。在该阶段的大学生面临冲突时,“二元论”特征尤其明显,应在“榜样的力量”的思想教育之下,运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他们遇到的冲突和矛盾。同时,在和大学生探讨问题时,由于在二元主义阶段的影响下会存在证实偏差(Confirmation bias),为了让他们克服这种偏差,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采用举例实证法,多向他们有意识地灌输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强化他们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正确动机,进而增强他们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冲突的能力。endprint

道德推理式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影响。道德推理,是指在人们决定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什么是解决某一问题的最合理或者最公正的立场和决策。这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回答的问题,并且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培养人的道德推理能力。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并赋予了这一思想以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毛泽东同志曾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句话中,毛泽东同志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德育”是什么,简言之就是道德的培育,换言之就是道德推理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L.Kohlberg)提出了关于人类道德推理能力的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习俗阶段、习俗阶段、后习俗阶段。处于前习俗阶段时,个体期望别人对待自己时要遵守道德,但是他们对待别人却一般不会考虑道德的约束,因此要有意识地激發他们的同情心,转变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培养道德推理能力来让他们具有无私和奉献的精神品质,就过渡到了习俗阶段,这个阶段的人会向他人寻求道德指导,并需要他人的肯定。到了后习俗阶段,这个时候人们能够意识到社会习俗是合情合理的,比较容易在思维中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微观建构

人们的认知中日常观念是思想教育在实践活动中的思维层面,在实践活动中处于核心区域。日常观念的思维层面在本质上是属于非创造性的无意识、潜在的重复性思维。按其具体活动方式,日常观念经常表现为常识思维、逻辑思维、情感思维。

在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常识思维作为突破口,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以日常实践活动为源头,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进人的日常思维认知结构中,并将两者进行密切融合。常识思维是思维联结现实的唯一路径,是艺术、哲学、科学等人类的精神世界的产物在实践活动中的格式化和普遍化。要把常识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思维方式,在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扬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开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篇章。要把常识思维作为文化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打动人。同时,要通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赋予艺术、哲学、科学等艺术作品新的思维理念,使人们在品味艺术作品的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潜移默化地灌输进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形成格式化、普遍化的状态,进而从根本上实现将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不仅体现了个人素质,也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形象。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阶段,人们原本的道德认同和价值准则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毋庸置疑,在这个关键时期,要增强人们思维的自主性,避免思维偏差,改善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支配信念和理性判断的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不难看出,如果人们自觉接受道德行为规范的理性约束,就能展现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把逻辑思维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这三个层面强化人们的行为,让他们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判断和道德责任感作为逻辑着力点,使他们坚定地在理性中追求高尚美德。

在实践活动中,情感思维主要体现在人类的交往过程中,是联系人与人最基础的交流载体。情感思维想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有效性,就必须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比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民风民俗、日常生活的点滴中,注重调动人们的热情与活力,并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把个人情感上升到社会、民族乃至国家层面。而民风民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凝聚着各族人民最淳朴最真挚的社会情感体验,如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滋润到人的内心深处,会极具共鸣效应。例如,清明节祭奠先烈、参观文化名人馆等实践活动等,这一系列实践活动调动了人们的情感思维,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他们会自愿行动、自觉约束。经历这些过程以后,人们在内心深处会产生强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结束语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在总体上“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目标。同时,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上不断创新,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列宁.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朱迪丝·博斯.独立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M].岳盈盈,翟继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5]加里·R·卡比,杰弗里·R·古德帕斯特.思维: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跨学科研究[M].韩广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行为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