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达,张 锡,张新宁
(1.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130)
京津冀发展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对策研究
王敏达1,张 锡1,张新宁2
(1.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401;2.河北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天津300130)
从生态文明的视角切入,运用文献分析法、交叉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针对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进行研究。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优势,并结合实际情况阐述承接转移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对京津产业转移进行合理承接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只有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兼顾生态文明保护,才最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生态文明;京津冀;产业转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程度的持续加深,促使全球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在此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产业转移更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和基本内容。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又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已由区域发展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在河北省逐步融入京津冀一体化的进程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转型并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但是,只有在正确的理念指导下承接产业转移才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党的十八大和“十三五”规划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河北省要坚持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紧紧把握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的机会,在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同时,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既有利于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的绿色发展,更是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要求。
在西方,最先明确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罗依·莫里森(1995年),但是他并未直接作出对“生态文明”的定义。国外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方面,它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各个方面。
对于“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中国要早于西方。1984年,生态学家叶谦吉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一般分析,“生态文明”指以社会的进步为框架、尺度或指向来评价生命的状况及生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状况。我国专家学者对于生态文明主要从生态文明的概念、特征、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归纳。一是对生态文明概念的研究,周生贤(2008)从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角度对其进行界定,他认为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1]。邱耕田(1997)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2]。二是对生态文明特征的研究,李景源等(2004)认为,生态文明包含三个重要特征,即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3]。毛明芳(2010)将其归纳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稳定的生态消费方式以及公正合理的生态制度等[4]。三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喻包庆(2013)提出“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化和常规化、努力实现生态治理的国际化”[5]四大路径。孙慧明(2013)认为,生态文明建设路径应为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树立生态消费新模式;健全生态文明制度;完善生态法规体系;确立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6]。
国内外学者们虽然对其概念存在分歧,但基本形成了“生态文明代表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的共识。国外的专家学者对生态环境问题关注较早,引领生态运动以呼吁公众的生态意识,同时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也进行了一系列相应的研究,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还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观点。国内对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专家学者对于生态文明在学科基础上和宏观叙述上有较为详细的阐述,但对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的系统和深度挖掘,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引导下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路径规划的研究还不够丰富与深入。在当前的国际大背景下,生态文明的建设与保护是各国政府和人民努力的重点,虽然国内外生态文明的发展阶段与未来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但从古代中国的天人合一,到当代的和谐世界,无一不在强调人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赖与和谐共生。
国外对产业转移相关方面的研究开始的比较早,学者们从产业转移的理论、动因、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产业转移的理论,可以归纳为六大经济理论,分别是美国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提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劳尔普雷维什(Roal Prebish)的中心—外围理论,弗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论,小岛清(KiyochiKojma)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7],赤松要(Kaname Akamatsu)提出的“雁型模式”[8]以及邓宁(John Dunning) 的折衷理论;二是产业转移的动因,弗农(R.Vernon)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根据每种产品存在引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的特性,认为当产品进入衰退期时科学技术水平发达的国家会丧失优势,不得不把进入衰退期的产品转移到别的国家,产业转移现象在不同的区域之间随之出现[9]。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 以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 的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认为随着技术水平提高和人口增速放缓,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将慢慢地失去比较优势,然后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10]。三是产业转移的路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理论,它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角度,研究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认为随着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等交通干线的修建,在这些交通干线的交汇点的人流物流量增多,生产和运输成本就随之下降,由此便形成了有利的投资环境与区位条件。使这些交汇点成为经济增长点,交通干线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11]。
国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是从产业转移概念、模式、路径等多方面展开的。一是产业转移的概念,杜思明(2015)认为,产业转移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追求更大的利润而发生的一种自发行为,由于产品需求、生产要素供给等外在条件发生变化后,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包含生产要素和区域两方面的转移[12]。陈建军认为产业转移通常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一种经济过程[13]。二是产业转移的模式,郭凡生(1986) 提及了逆梯度转移模式,他认为现代产业转移有三个方向分别是商业和贸易比较发达的地区、智力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和自然资源较丰富的地区转移[14]。卢根鑫(1994) 认为产业转移的模式是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15],陈建军、叶讳宇(2002) 提出了边际渗透转移模式[16]。三是产业转移的路径,张贵(2014)提出要构建区域产业生态系统,推进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促进整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新型区域产业转移协调发展生态系统[17]。邓丽(2012) 提出生态化链式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以此加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关联性与互补性探索,推动承接产业生态链的发展,实现产业承接地自然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18]。何明珠(2014)则认为以生态工业园为载体来进行产业转移,把生态文明与产业转移相结合。
国外的专家学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相对较早,也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与周详。国内对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主要开始于70年代后期,但是绝大多数研究立足于经济学的视角,也相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虽然都对产业转移及其相关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完善了区域产业转移发展的理论。但学术界更多还是把产业经济学作为切入点来研究产业转移问题,将承接产业转移局限在经济体系中进行探究,并没有将产业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结合起来,因而忽视了承接产业转移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复合关系。当下对于发展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文献越来越多,战略路径也开始由一味强调调结构促发展的传统发展道路,转向了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这就为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但是采用交叉研究法,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与经济管理专业相结合,从生态文明视角出发研究区域产业转移的文献还不够完善,因此文章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此类文献研究。
国内专家学者对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区域生态现状、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祝尔娟等(2014)阐述了多位京津冀三地专家的观点,认为京津冀区域资源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区域生态环境正在透支未来;经济社会承载力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但仍有提升空间等[19]。宫敬雅、段胜利(2016)认为,京津冀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不注重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资源被过度的使用,造成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20]。二是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李小波(2013)提到过重产业转移超出环境容量,同时承接产业缺乏配套的污染物处理技术或再循环利用企业,虽然短期内能创造就业,但从长远来看是得不偿失的。马娇(2015)认为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贫困与生态问题并存。三是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生态战略路径,曹晓凡(2010)提出河北省要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实质性跨越,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积极发展生态工业,建设生态工业园。李小波(2013)认为,河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本出发点,遵循市场规律,科学统一规划,立足本地资源与区位优势,重视产业关联和环境优化,促进承接产业与原有产业的有机整合,培育自我发展能力的特色优势产业,以区域内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21]。谷聪和王晓晶(2013)提出要大力建设工业园、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聚[22]。张贵等(2014) 认为,河北作为承接地区,需要做好承接规划,突出河北的优势和特色,并在接收产业的同时,做好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在京津冀区域形成产业生态系统。
国内专家学者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区际产业转移三方面内容有效地结合到了一起,也提出了较多相对合理的生态战略路径,这为本文文献的丰富提供了很大帮助和莫大启示。因此,文章不只要提出生态性的解决对策,更要从生态的视角切入,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政方针,将可持续发展贯彻承接产业转移的经济活动过程中,进而提出科学有效的承接举措,以促进产业承接地形成“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促进河北省对京津产业转移的又好又快承接。
长期以来,传统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式与因此造成的环境高污染一直是一个突出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二者关系的协调上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在承接过程中的生态约束,同时传统承接方式到目前为止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还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升级过程中,较少从基于构建生态文明的视角切入考虑问题,更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方式的转变结合起来思考。因此出现了一方面强调推进产业转移发展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却又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矛盾现象。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移在发展观、关系处理和目标实现上都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承接产业转移会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继而壮大当地经济实力,改变城市面貌和城乡落后的窘境,对于当地生态环境势必也会有一定需求,这便推动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其次,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对企业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有利促进产业转移的顺利承接。在此基础上就有可能扩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促使生态环境建设有序进行,产业转移的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因此,要想确保产业转移的科学与有序承接,就必须重视其与生态环境二者关系的研究。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使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得益彰,使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见图1)。
图1 生态文明建设与产业转移的关系图
2016年3月,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列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即“十三五”规划中,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明确提出,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这对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年4月,在祝尔娟的《京津冀发展报告(2016)》一书中,当对河北省综合发展指数研究分析后,提出了河北省要加快合理承接大城市的相关产业以及功能转移的发展理念和对策建议,这些为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政策保障及合理建议。
京津冀三地地域相连,三地之间的交易成本和生产要素结合成本相对较低,这就极大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利用,同时有利于降低在进行转移和调整过程中产业结构的成本,使京津冀凸显产业转移的地域优势。三地地域相连,也就意味着三地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最大程度地利用地域优势利于共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更利于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京津冀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北京市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其随着经济职能逐步地向外转移,许多产业也将对外转移;天津市则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改革开放先行区,其制造业也将部分外迁。同时,环京津贫困带的现实存在且逐步恶化的趋势,对京津冀区域的生态安全以及现代化发展将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这就意味着京津对加强与河北省的经济与生态发展合作都有着内在需求。同时,这也要求着河北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绿色、生态、可循环的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从目前发展来看,北京市处于后工业化时期,天津市处于工业化后期,而河北省则处于工业化中期。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的不同,其发展目标、产业重点和利益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就使得地域之间形成了断崖式的差距。张贵(2016)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层次和目标要求是阶段性的,而这种阶段性也就承认了河北在三地之间的断崖式差距。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的这种断崖式差距,正是推动其依靠自身力量,发挥比较优势,利用自身的长板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以实现共赢。
2017年4月初,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进一步加快。雄安新区地处京津保腹地,且有华北最大淡水湖白洋淀在域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23]。因此,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意图不但在于疏解北京压力,更是想要带动冀中南乃至整个河北的发展。在改变京津冀三地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差问题的基础上,有力地提升河北省的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河北省走出一条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的新路。
当前京津冀地区在政府和市场机制上还存在着很大程度上不协同的地方,现有体制下三省市对于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边界地区各持己见,同时发展经济所需的类似于道路、管道等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太完善,很多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明显不足。因此,在区域协同机制刚刚起步的情况下,行政区域基础设施配套的不够完备对各要素之间的跨区域流动造成了一定影响。区域间壁垒及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不完善致使河北省的产业规划缺乏协调,区域间合作仍存在着一定阻碍。各地虽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出台相关地方优惠政策,但协作力度仍然不够,政策制度不够完善,因此使得市场机制作用受到削弱,使项目选择标准和审批监管的力度降低,造成地方利益损害和生态环境受损,最终使河北省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与京津相比,河北省长期存在着难以引进优秀人才的问题,不仅表现在缺乏先进科学技术、资金支持、自身产业结构欠佳上,而且在现阶段承接转移产业上仍存在结构过于单一、行业相对集中的弊端。同时,还存在产业技术水平低端化、经济发展较滞后的问题。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新兴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依托和发展保障,这却正是河北省的弱势所在。现阶段,河北省对京津产业承接大部分还以工业、重工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为主,而对传统产业却立足于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上。这就使得河北的产业结构升级堪忧,造成河北省产业缺少科研能力,技术落后,市场竞争力低,环境污染严重以及可持续性差等方面问题,使得区域内跨省市流动和开放共享程度偏低,而且在参与协商过程中京津冀三方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在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问题治理等方面并未起到实际期望效果。
京津冀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水平导致三地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京津冀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共享还远远不够。由于在京津地区周围存在着环京津贫困带,其大部分地处于河北省北部以及京津冀接壤地区,这里脆弱而敏感的生态环境极其容易遭受到人为破坏,日后更是难以得到恢复。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粗放发展,对区域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其趋势在逐渐恶化且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同时,京津冀地区在新增土地流失面积、自然供水、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等方面的问题都较突出,这就使得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态势紧张,并且逐步威胁着京津冀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改善以及供水安全,因此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同问题上任重而道远。
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三地之间的产业应该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果只是通过每个地区的自我交换来实现其产业功能和作用是不行的,只有加深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得以实现。从目前来看,京津冀之间的产业同构化严重,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情况明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作用,因此三地之间的合作竞争并不理想,行业互补性也并未充分表现出来。同时,各个地区都较注重眼前利益,只想发展和扶持对本地经济和财政收入有巨大帮助的产业或项目,这就极易造成对资金以及资源的不当争夺。有些行业本身对承接地的资源与环境具有较大影响,因而当京津的外迁产业向河北省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转移时,就难以避免会对这些地区的资源与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是相当程度的破坏。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间的开放程度提高,区域内的经济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河北省的产业体系属于自我配套,缺少统一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更没有突出重点、明确分类,这就造成产业体系综合实力和产业发展配套条件存在一定差距。同时,由于京津冀三地之前就缺少实质性合作,投资环境较差而难以吸引优质要素资源,再加上产业转移的体制障碍较多及产业的聚集度有限等因素,造成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较被动,城市建设的未来规划也不够完善,使得河北省产业规划局面失调。这种空间规划的失调致使有效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环境承载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
目前,我国单位GDP能耗得到了持续下降,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绿色发展理念,这也是严格履行国家承诺的表现。当一个地方能够具备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优势时,其也就具备了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省在未来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时要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前提,调整产业结构并划分区域功能布局,为河北省承接之路的未来发展带来持续良好的驱动效应。
目前,京津冀各地为深化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的合理对接,都相继颁布了很多相关政策。河北省也为科学有效地实现京津地区产业承接制定了许多政策,但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土地供给和税收减免与优惠这两个方面,而且河北省各地方政府在承接企业时考虑更多的是获取更多税收收入,以此提升政绩。较少从长远考虑产业承接后的可持续发展,更没有顾虑本地的产业基础和产业集聚效应,致使各地引入的产业之间具有明显的趋同效应和竞争现象[24]。因此,针对目前在承接京津产业发展路径上存在的问题,政府应颁布相应的产业集聚政策的法律法规,配合建立完善生态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并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创造政策环境来吸引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流入,以引导产业健康、有序、长远发展,为今后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制度化承接之路打下良好基础。
经济发展归根结底靠的是人才、是技术。河北省作为京津的“大后方”,一直以来以高污染高能耗的第二产业为支柱产业,居于人才、技术与资金劣势,极大影响了河北省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因此,河北省应当有选择地对承接产业进行筛选,将科学性、创新性、技术性以及环保性这四个特性,注入产业承接与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将具备优势的产业链进行改造与升级,将创新型绿色思维模式与科学技术充分应用到各产业的各环节中,提升技术类员工的技术研发以及应用实力,以此增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的创新性、科学性与环保性。同时,为防止高素质人才的流失,还要加大对人才计划经费的投入,逐步改善员工工作环境与待遇,支持技术投入引进与创新,使河北具备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强大实力。通过引进京津高新技术成果、吸引高技术人才、进行科研项目的合作等举措并积极实施“借脑工程”,带动河北省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促进河北省经济的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大力发展工业园区,这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集中治理污染并集约利用土地,利用低碳生产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无污染或少污染,以缓解并逐步摆脱环境贫困带的制约。虽然近年来河北省各地市工业园、产业基地广泛出现,可普遍存在规模不大、布局分散以及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与京津相比,河北省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在承接产业布局规划上不可能做到遍地开花,因此就必须扶持重点区域的重点产业,发挥工业园区的特色产业,明确工业园区发展的重点,进一步进行统筹规划。立足于当地的发展情况及比较优势,将工业园区与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科学合理地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以重点园区为首,周边园区为配套的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产业配套齐全的工业园区。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科学且合理的工业园区建设规划;其次,对原有的传统园区重新进行规划改造,明确产业的发展目标,大力倡导生态经济的发展,淘汰园区内的“三高”产业、过剩企业及重复性企业,为贫困带的缓解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承接新的产业,将生态工业园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为园区注入新鲜的血液;最后,要将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的关系处理好,积极树立低碳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环境的好转,进而提高产业园区的承载能力,以此实现工业园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京津贫困带的缓解和消除奠定基础。
定位往往决定着一类产业的兴衰和未来发展。不断建构新定位并围绕新定位合理科学地配置资源,从而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并以新供给引领新需求,这是目前各行业各领域持续保持生机与活力的一种规律。想要走生态化承接之路,就要通过构建新定位来调整产业结构。在此之前,东部很多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往往实行的是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传统承接模式。这样的承接模式从短期来看的确会为产业承接地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从长期看势必会为产业承接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河北省在承接过程中,就必须不断调整自身产业结构,顺应时代趋势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逐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寻求承接的切入点和对接点进行产业定位。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河北省首先应在自身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为日后合理与京津产业的对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要对所承接的产业进行全面而合理的评估,这种评估应该包括经济贡献度、生态环境影响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技术进步性和市场需求力等几方面。进而促使其产业结构由工业为主、服务业与农业为辅的格局逐渐向工业与服务业并重的局面演变,不断优化承接产业转移方式的生态化承接之路,真正实现由传统的承接模式向以生态化为主导的承接之路的转变。
雄安新区的建设规划无疑成了当今社会的聚焦点,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借势雄安新区的发展,势必会更科学有序地推进承接之路。河北省目前的产业规划布局失调,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要想大力调整和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存在一定难度。而雄安新区目前开发程度较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充裕,这就有利于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这对于河北省和雄安新区都是互利共赢的。在未来产业转移的发展过程中,绿色发展将成为其根本要义。由于环境承载力较差,河北省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担了较重的环境治理责任,而雄安新区在建设规划中将生态环境和绿色发展置于突出位置,对现有产业进行评估,大力调节产能过剩的产业,禁止高耗能高污染以及低附加值的产业迁入,使其能够早日形成集聚、集群、集约的发展模式。河北省借势雄安新区的发展规划,有助于进一步确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带动河北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以逐步提升环境承载力,从而进一步绿色科学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三地间仍存在着多方面的差距与矛盾,传统的承接之路使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25]。京津冀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既要响应国家大政方针,更要进一步彰显产业间的互补优势。河北省要在不断完善升级自身产业结构的基础上,走上一条有着高效科学的产业对接之路。
现今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进程缓慢,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因此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任重而道远。由于京津地区对河北省的“空吸”作用明显而经济辐射作用较小,因而河北省要有效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就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促成跨区域的深度合作,加速资源共享与流通。同时,要在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走一条生态可持续的承接之路,在承接企业产业的过程中把好关,严进严出。政府和企业要共同负起责任,在政府积极引导和积极作为的基础下,企业高度配合并合理进行生态行为建设,在社会生活中向公众提倡低碳环保式的生活方式,以增强公众生态意识的建设。在未来发展中,河北省要努力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生态特色好路子,与自然环境做好朋友,真正做到互利共赢、和谐共生。
[1]周生贤.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J].环境经济,2008,(1):10-15.
[2]邱耕田.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J].福建论坛,1997,(3):24-26.
[3]李景源,杨通进,余涌.论生态文明[J].光明日报,2004.
[4]毛明芳.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与地位——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综述[J].中国浦东干部学学报,2010(9):92-97.
[5]喻包庆.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及其解决路径[J].新视野,2013(6):179-183.
[6]孙慧明.迈向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J].求实,2013(9):40-43.
[7]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2.
[8]赤松要.我国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以机械仪表工业为例[J].一桥论丛,1956(36):5.
[9][10]孙乐.京冀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
[11]何明珠.生态文明视阈下重庆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路径研究——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D].2014.
[12]杜思明.生态文明视域下贵州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研究[D].贵州大学,2015.
[13]张贵,王树强,刘沙,贾尚键.基于产业对接与转移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4,(7):14-20.
[14]郭凡生.何为“反梯度理论”[J].争鸣与动态,1986(6):39-40.
[15]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6]陈建军,叶炜宁.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4):28-31.
[17]张贵,贾尚建,苏艳霞.生态系统视角下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校报,2014,(4):105-112.
[18]邓丽.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承接产业转移模式探索[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106-111.
[19]祝尔娟,齐子翔,毛文富.京津冀区域承载力与生态文明建设——2012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观点综述[J].生态经济,2014,(2):57-61.
[20]宫敬雅,段胜利.对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方向的探析[J].法制博览,2016(6):266.
[21]李小波,苏怡莲.河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现状、问题及对策[J].区域经济,2013(21):92-93.
[22]谷聪,王晓晶.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金融经济,2013(14):92-100.
[23]马骥.雄安新区发展的战略思考[J].统计与咨询,2017(2):40-41.[24]夏诗园.河北省承接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5):83-86.
[25]金浩,隋萌萌.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省产业承接力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5(1):1-9.
The Countermeasures of Hebei Province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Beijing-Tianj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ANG Min-da1,ZHANG Xi1,ZHANG Xin-ning2
(1.Institute of Marxism,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130,China)
From the angl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using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cross-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study method,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Beijing and Tianjin in Hebei provinc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ebei Province to undertake industrial transfer of Beijing and Tianjin advantage,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and challenges,puts forward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suggestions on reasonable acceptance of Beijing-Tianjin industrial transf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is most in line with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Beijing-Tianjin-Hebei region;industrial transfer
F0-0;F061.5
A
1674-7356(2017)-03-0001-08
2017-04-09
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15454211D)
王敏达(1971-),男,辽宁绥中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京津冀一体化、环境管理。
时间:2017-09-20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396.G4.20170920.1146.004.html
10.14081/j.cnki.cn13-1396/g4.0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