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贾敏敏 孙建萍
当“安宁疗护”遇上“孝道文化”
文/贾敏敏1孙建萍2
古训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孝道文化”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甲骨文中已出现了“孝”字,在历史的长河中,孝在不同的阶段传递着不同的历史内涵。
《礼记·王制篇》说:“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传递着老有所养的孝道文化。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强调了对孝道文化的推崇与崇尚。
在岁月的变迁与历史的轮回中,“孝”常以“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词语来诠释。然而,在老龄化社会迅猛前进、老年人口剧增以及老年人慢病生存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儿女们在恪守“孝道文化”的框架中试图通过各种医疗手段和医疗技术延长老人寿命,却不想是剥夺了老人安享晚年的权利。
1999年,95岁高龄的巴金先生病重入院,经全力抢救后插上了鼻胃管来提供基本营养支持。为了防止胃管堵塞,巴金先生不得不忍受两个月更换一次鼻胃管的痛苦,长长的管子从鼻子直通胃里,每一次更换鼻胃管都会使老先生呛得满脸通红。由于长期插管,巴金下巴脱臼,只好将气管切开,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忍受着冰冷的器械与痛苦的晚年生活,巴金想要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但他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因为孝顺的儿女们想要老先生能多活一天,每一个爱他的人都竭尽全力希望他永远活下去,哪怕是昏迷着,哪怕是靠呼吸机,只要机器上显示还有心跳,似乎所有的人都皆大欢喜。就这样,巴金在病床上煎熬了整整6年,直到101岁去世,令人羡慕的长寿,但巴金老先生却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与巴金老先生有类似经历的人比比皆是。在短暂而记忆犹新的实习生涯中,照顾过这样一位老爷爷:抗战军人,94岁高龄,入住老年病房8年,因肺炎转入重症ICU接受抗感染、抗炎治疗,当向儿女们解释需要气管切开、鼻胃管营养支持时,出于孝顺的儿女们坚定地选择无论如何都要延长爷爷的生命,爷爷失去了选择是否继续治疗的机会,丧失了“优死”的权利,气管切开、鼻胃管、抗生素治疗……每两小时的翻身拍背都可以清晰地看到爷爷满脸痛苦的表情,但却不能表达。爷爷没有决定的权利,儿女们的“孝顺”体现在延长生命,心灵的安慰与关怀却鲜为人见。但这样的举措在外人眼里看来他们就是孝顺儿女的楷模,为那些弃父母于不管不顾的儿女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这或许就是“孝道文化”赋予我们这些儿女们特殊的权利与坚持的力量。
作者单位/1.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2.山西中医药大学
重症监护室(ICU)
庞大的医疗圈中每天演绎着不同的故事情节,有人荣获“孝子”的称号,有人却落下“不孝”的骂名,但这样的骂名属实与否值得我们深深反思与揣摩。
一个医学博士因不忍心看着父亲在陌生、冰冷、弥散着消毒水味道的病房里受罪,毅然决然地将癌症晚期的父亲从医院接回家,在父亲最后的时光中陪伴父亲,可这份良苦用心在其他亲戚眼中落下赤裸裸的“不孝之名”,双方都是出于好意,但结局却不欢而散,博士不知如何向那些亲戚解释什么叫“安宁疗护”,什么是“姑息治疗”。
79岁的著名编剧琼瑶,在给儿子儿媳的一封信中写到:“不论我患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不得把我送进加护病房,绝对不能插鼻胃管,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持生命的管子,尿管、呼吸管各种我不知道名字的管子都不行,急救措施气切、电击、叶克膜……全部不要,帮助我没有痛苦地死去,比千方百计让我痛苦地活着意义更大”,琼瑶的这封公开的类似于生前预嘱的发文给那些竭尽全力挽救生命的人们以深刻的反思与思考,她用“生时愿如火花,燃烧到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的美好意境诠释了生与死的意义。而在琼瑶丈夫是否插鼻胃管的问题上,希望减少病人痛苦的期盼与儿女延续父亲生命的愿望相悖时,引发了轩然大波。儿女想要延长父亲生命的孝心毋庸置疑,但琼瑶尚不知如何解释“安宁疗护”的精髓与真谛,双方的误解产生了不必要的争执与误会,发人深省,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误解与争执在医院随处可见。
安宁疗护始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又称“姑息医疗、临终关怀、宁养服务、缓和医疗”等,它是指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以积极性、全面性的照护。因传统医学注重医学“优生、良活”的本体功能,而忽略“安死”的功能,安宁疗护弥补了这一缺陷与不足,它在维持基本生命的同时更注重人文关怀,让即将逝去的人感受生命最后阶段的美好,让患者感悟对生命的尊重,从而安详而有尊严地离开。让我们共同去感悟安宁疗护的精髓与真谛,从而唤醒那些盲目恪守“孝道”的梦中人,还患者安详、宁静的最后岁月,让人文关怀之光点亮患者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