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高海
(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浙江 三门 317100)
三门青蟹健康养殖水质调控技术研究与试验
郑高海
(三门县海洋与渔业局,浙江 三门 317100)
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俗称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洋经济蟹类之一,也是浙江省六大优势产业带中“虾蟹产业带”的核心养殖品种。三门县是浙江省青蟹主要产区,共有青蟹养殖面积近8万亩,2016年总产量3 800余吨,实现产值7亿多元,养殖面积居全省第一位,产量占省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九分之一,该区域所产青蟹以个大、体壮、色泽鲜艳、肉味鲜美驰名闽浙沪。全县有10万余人从事青蟹相关产业,青蟹养殖成为三门当地渔民转产增收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日益严重的青蟹病害对青蟹养殖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已成为影响青蟹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三门县目前发生的青蟹疾病,有多种原因,其中养殖池塘整体水质环境质量下降是造成青蟹发病率和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改良养殖塘水质条件来减少青蟹病害的发生成为目前青蟹病害防控的重要措施。
由三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有关技术人员组成的锯缘青蟹病害防控项目组经过2年的研究和试验,探索和总结出三门青蟹健康养殖最适水环境指标和水质调控技术,为青蟹健康养殖的发展提供参考,现简介如下。
青蟹养殖池塘位于三门县蛇蟠岛,2口试验塘相邻,其中1#塘面积22×667 m2,共放养苗种2万只,2#塘面积30×667 m2,共放养苗种3万只。养殖管理2014年为常规养殖,2015年采用水质调控养殖。
1.2.1 水样的采集 采水的要求为养殖塘水位较深处,采水深度为离表面0.4~0.5 m,要求远离食台和进出水口等,采水时间为8:00,采水器用所采区域水充分洗涤后再用于采水,采水时同时记录水色及青蟹活动情况。
1.2.2 水质指标的测定 实验室水质指标测定:主要包括养殖水体盐度、pH值、溶氧(DO)、氨氮(NH4+)、亚硝酸盐(NO2-)等水质指标测定。
pH值和溶氧:pH值采用比色法测定;溶氧采用现场固定后带回实验室测定。温度、盐度、透明度现场测定。氨氮、亚硝基氮:取水样带回实验室分析,所有采集样品均在当天完成实验数据测定。养殖塘快速水质测定:通常测定的指标为溶解氧、pH值、盐度、氨氮、亚硝态氮等。采水和测定可根据季节、天气、水色、吃食情况的观察(“四看”)等综合决定。
1.2.3 水质调控 在建立青蟹养殖水质实验室和现场快速测定的基础上,于2015年开展了养殖池塘水质调节措施的探索试验。选用三门县内能比较容易采购的或使用比较多的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肥水素、净水剂、有益微生物制剂等制剂改良水质,肥水剂:恒亨牌氨基酸肥水素、德普牌益生菌团、中仁牌速肥宝;净水剂:精博牌绿水精灵、威科牌EM菌;底质改良剂:恒亨牌多氧底净王、精博牌增氧型底质改良剂。整个养殖周期测量透明度、pH值、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等指标,分析比较使用效果。
2.1.1温度、盐度 根据数据统计和青蟹行为观察显示,青蟹在水温15~30℃、盐度10~27时均能适应和生长;在水温18~25℃,盐度13~20时,青蟹最为活跃,表现为活动频繁,摄食量大,蜕壳集中,生长迅速。但青蟹对温度、盐度的突变的适应能力较差。2014年8月初,三门县持续高温天气,加上8月中旬出现的大雨天气影响,使水温、盐度急剧变化。8月14日、8月15日大雨,同时气温也从36℃下降到29℃,引起了青蟹的应激变化,一星期后试验塘青蟹出现了一次较为严重的持续死亡,该期间青蟹死亡数占全年死亡总数的64.49%。
2.1.2 透明度 试验期间,养殖水体透明度在20~50 cm之间,对青蟹生长的影响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据报道,透明度及遮蔽物对青蟹养成造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项研究显示,由于青蟹有好斗的习性,水体透明度太大,会增加青蟹打斗的机会及蜕壳时被残食的概率;透明度太小,则表示水体浑浊,容易腐败,可引起青蟹缺氧及抵抗力下降。
2.1.3 pH值 试验期间,养殖水体pH值在7.8~8.4之间,都在青蟹生长的正常范围内。pH值的变化并不会直接对青蟹造成影响,但pH值过高,将使水体中氨氮毒害作用加剧,给青蟹生长带来不利和威胁;而pH值过低,则水体呈酸性,溶氧含量降低,可导致腐生细菌大量滋生,败坏水质。
2.1.4 溶氧(DO) 试验期间溶氧基本维持在3~5 m g/L之间,2个养殖池没有太大差异。养殖初期池塘溶解氧浓度稍高于水温较高的中期阶段,这和大多数池塘规律一致。溶氧量直接影响青蟹的生存生长,观察发现短期缺氧时(如大暴雨来临前的低气压天气),青蟹会浮出水面。
2.1.5 氨氮(NH4+) 养殖前期,2个养殖池氨氮浓度相近,基本在0.5~1.0 m g/L。与大多数养殖池塘一样,随着池塘投喂量的增加和水温上升及代谢的增加,2个养殖塘的氨氮浓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1.6 亚硝酸盐(NO2-):随着养殖季节的推移,亚硝酸盐浓度逐渐上升。亚硝酸盐含量控制在0.1 m g/L以下,2个养殖塘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氨氮、亚硝酸盐指标超标,可引起青蟹抗病力下降,容易发病。
根据养殖各阶段青蟹的环境需求、气候、残饵及水质情况,确定了改良剂在青蟹调控措施上的使用过程为:养殖前期以生物肥水为主,养殖中期以净水剂为主,养殖后期以底改型为主,同时根据养殖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试验结果表明:从水质指标来看,相关制剂可以有效改善水质。
通过天气晴朗时池塘中联合使用氨基酸肥水素与速肥宝,结合使用益生菌团,可使水体育肥快、肥效佳,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速肥宝和益生菌团。一般3 d可见效,一周后效果最佳,水体透明度维持在50 cm可达10~15 d(1#塘养殖前期),如前期未有效清除浒苔,水体的培肥见效慢、效果差(2#塘)(表 1)。
比较了EM菌和绿水精灵对养殖中期水质改良效果以及药效持续性,以氨氮和溶氧指标作为水质评价标准。试验表明:使用EM菌和绿水精灵后对水质均有积极影响,其中绿水精灵效果更加显著,天气晴朗时使用后24 h氨氮下降73.7%,EM菌使用后氨氮下降51%,但使用后48 h氨氮含量有所上升,说明药物的药效持续性不长。使用这类改良剂溶氧上升不明显,说明用药后不会显著改善养殖塘缺氧状况(表2)。
表1 生物肥水效果比较表
表2 EB菌、绿水精灵对水质的改良mg/L
养殖后期采用多氧底净王和增氧型底质改良剂,对水质调节、残饵分解、池底有机物分解效果相近,天气晴朗时2 d可见效,1#试验塘未出现死亡现象,但2#塘因放养前未充分进行清塘杀藻,后期藻类大规模爆发,造成青蟹疾病暴发和较大规模死亡,表明养殖前使用育肥技术、养殖中期使用净水技术以及养殖后期的改底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前提是青蟹养殖池使用各种药物前应充分杀藻,以保证水质改良的有效性。
使用水质调控剂后,养殖青蟹规格和产量均有明显上升,其中青蟹存活率从13%提到了16%,平均产量由原来的54 kg/667 m2提高到73 kg/667 m2,亩净效益提高了1 200元/667 m2,总体效益提高30%以上,试验效果十分明显。使用微生物制剂后3~4 d水质显著改善,有害藻类也得到抑制,青蟹的摄食、生长也得到有效提高,具体见表3。
青蟹养殖的适宜水体指标:水温18~25℃,盐度13~20,透明度16~30 cm,pH值7.8~8.4,溶氧3~5 m g/L。
水产养殖的成功与否与水质管理有极大的关系,民间自古有“养鱼先养水”、“养好一池鱼,先管一池水”这样的通俗说法。目前青蟹养殖水质监控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水质评价的主观性。养殖户主要依据观察水体情况、蟹的活动等来判断水质是否安全,对温度、溶氧等的测量也是非连续的,而且是单指标的评价,往往不够科学。因此水质调控的盲目性很大。
表3 微生物制剂修复塘养殖捕获青蟹及产量表
建立实验室水质指标快速测定后,实验室水质数据的测定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有效提高了样品的测定准确性和数据及时性,提高了生产应用指导的时效性。池塘边的常规水质测定数据使得养殖户能及时准确地了解青蟹养殖池塘的水质情况,并根据季节和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水质,减少了水质变化对青蟹健康的影响。
3.2.1 环境因子对青蟹疾病的关系 水体是青蟹的生活环境,水环境中的生物组成、理化性质等与青蟹的健康及生长密切相关。虽然青蟹对水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其摄食情况、生长速度和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都会受影响。这些因素加上气候恶化、病菌大量繁殖,可造成青蟹疾病的暴发。
传统养殖中片面强调投食过程,往往会忽视青蟹摄食后产生的排泄物以及残饵可造成池塘有机物大量沉积,这些有机物的大量沉积将造成池底产生大量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物质,造成水质恶化,引起青蟹的健康水平和抗病力下降,在发病高峰可引起大量非正常死亡。通过养殖前使用育肥技术、养殖中期净水以及养殖后期改底,保证了青蟹养殖全过程水环境的相对稳定,提高了青蟹抗病力,可有效提高青蟹成活率,提高青蟹养殖效益。在现有养殖水环境不能得到系统改善的条件下,通过测水进行水质监测和水质调控技术的应用,有效克服了传统养殖技术的瓶颈。
3.2.2 灾害性气候与青蟹发病的关系分析 试验期间笔者跟踪了气候变化,特别是台风与三门青蟹养殖试验塘疾病的关系。试验表明: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存在密切关系,秋季台风与疾病发生相关性很强。主要原因是灾害性气候引发的水环境突变,使青蟹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易诱发青蟹疾病。应对措施除了及时改水,保持水环境稳定外,还可使用应激灵、免疫增强剂等增强青蟹的抵抗能力。
3.3.1 养殖前期育肥措施 放苗前采用水产专用生物肥(蚌贝肥)与无机肥(复合肥)合用,一般为1~2 kg/667 m2,使水体透明度达35 cm为好。蟹苗放养后,要适当添水,前期加水或换水量不超过10 cm,如出现早晚pH值变化超过0.5时,应考虑马上换水。夏季高温要增大换水量,养殖后期通常不经常换水或排水,以维持水质相对稳定。
3.3.2 养殖中后期水体修复 养殖后期,由于饵料投喂量较大、残饵和青蟹排泄物积累,会使水色变浓。一般青蟹养殖池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标准含量低于 0.5 m g/L、0.1 m g/L,氨氮、亚硝酸盐超标时,应采用活性有益菌分解水体中及底部残留有机质,避免有机质腐烂、产生有毒物质,能起到改良底质、净化水质的作用。常用的有益微生态制剂有EM菌、芽孢杆菌、噬弧菌等,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前、后3 d内应避免使用漂白粉等消毒剂。如出现养殖塘水老化,应同时使用增氧粉,以免有益微生物投放后产生水体缺氧。氨氮、亚硝酸盐过高则说明水质富营养化,有机质含量较高,一般采用微生态制剂或底质改良剂进行调节,常用的有沸石粉25 kg/667 m2、底质改良剂1 kg/667 m2,测定的氨氮和亚硝酸盐高于标准1倍以上则加量使用,夏季高温用的底质改良剂应避免使用以腐殖酸为主要成分的制剂,容易泛塘。
3.3.3 低溶氧的控制措施 养殖塘的溶氧应大于3.5 m g/L。通常夏季凌晨易发生溶氧不足,高温季节、雷阵雨天气或两者同时发生时极易产生溶氧过低。可通过及时换进新鲜海水或开增氧机增氧,无相关设备时,可在凌晨4:00全池泼洒增氧制剂控制缺氧。
低pH值的控制:1日内pH值变化超过0.5时要补充新鲜海水;pH值过低适当减少投饵,并用生石灰12.5~15 kg/667 m2全池泼洒。
3.3.4 合理控制投喂 过量投喂可引起水体污染,引起养殖水质恶化。要严格控制投喂饵料数量,投喂量以投喂后2 h内吃完为好。投喂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点”原则,可根据养殖季节、天气变化、青蟹的活动情况灵活确定投饵数量,再根据检测水质和残饵情况,调整投饵量。
10.3969/j.issn.1004-2091.2017.08.007
201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