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勇
甘肃公航旅定临高速公路管理有限公司(743000)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不良地质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和华北等地区,具有结构疏松、孔隙率大、遇水结构会迅速破坏,在自重或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沉降且强度迅速降低等特点[1]。
目前,为改善湿陷性黄土的不良性质,学者们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杜林强、李春霞等[2-3]对湿陷性黄土的地质特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湿陷性黄土公路路基处理方法;周建基等[4]研究了石灰对湿陷性黄土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石灰掺量增大,湿陷性黄土的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呈先减后增趋势,且石灰掺量为7%时,压缩系数和湿陷系数降到最低。 张小辉等[5]提出静压托换桩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方法,发现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地基受力状况,遏制地基不均匀沉降。
从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仅使用一种改良剂对湿陷性黄土的性能进行改良,没有深入对比分析不同改良剂的改良效果。因此,文章以石灰、石灰-水泥和水泥作为湿陷性黄土的改良剂,分析不同掺量的三种改良剂对湿陷性黄土性能的影响,为湿陷性黄土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试验用水泥采用赛马牌普通硅酸盐水泥;石灰产自山东恒旺环保公司;湿陷性黄土取自定西至临洮高速公路段,其颗粒组成见表1。 文章共选取12个试验配合比,其中,石灰改良剂、石灰-水泥(二者质量比为1∶1) 改良剂和水泥改良剂的掺量分别为4%、5%、6%和7%。
对5 组不同改良剂掺量、 不同配合比的试样进行击实试验。 击实完毕后,称取土和试筒的总质量,计算湿密度。 取试件中具有代表性的土样烘干并测定其含水率,计算最大干密度,计算结果见表2。
表1 湿陷性黄土颗粒组成(mm)
表2 不同配比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
由表2 可知,随着改良剂掺量的增加,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增大,最优含水率也呈增长趋势。当改良剂掺量为7%时, 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7 g/cm3和16.0%。
将成型的试样安置在水槽内, 安装百分表并读取初始读数。 向水槽内注水,使水浸没试件顶面30 mm,浸水96 h 再读取百分表示数。 膨胀量试验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配比改良土的膨胀量试验结果
由表3 可知,即使掺入改良剂,浸水96 h 后,改良土依旧表现出一定的湿陷性,故其膨胀量均为负值。 随着改良剂掺量的增大,试件的膨胀量在逐渐减小。 就改良效果而言,水泥改良剂最优,石灰-水泥改良剂次之,石灰改良剂最差。 当改良剂掺量为4%及以上时, 所有试样的试验结果均小于胀缩量限值(0.7%),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基的填筑要求。
试验对4%、5%、6%和7%改良剂掺量的石灰改良土、 石灰-水泥改良土、 水泥改良土进行CBR试验,试验结果如图1 所示。 由图可知,改良土的CBR 值均随着改良剂的增加而增大,且水泥改良土的CBR 值增长最快, 石灰-水泥改良土的CBR 值次之,石灰改良土的CBR 值最小。 当改良剂掺量超过6%时,改良土的CBR 值增长速度减缓。 因此,在满足路基路用性能的条件下,改良剂的掺量不宜大于6%。当改良剂掺量为4%时,其CBR 值均大于规范限值(8%),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基的填筑要求。
图1 CBR 试验结果
文章采用石灰和水泥作为改良剂,对不同改良剂掺量的湿陷性黄土分别进行击实试验、膨胀量试验和CBR 试验,并得到如下结论。
1)随着改良剂掺量的增加,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均呈增长趋势。
2)膨胀量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改良剂掺量的增加,改良土的膨胀量均呈减小趋势;当改良剂掺量为4%及以上时, 改良土的胀缩量均小于规范限值(0.7%), 满足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基的填筑要求。 从改良效果评价,水泥改良剂最优,石灰-水泥改良剂次之,石灰改良剂最差。
3)随着改良剂掺量增大,改良土CBR 值呈增长趋势。 当水泥掺量大于6%时,改良土CBR 值增长不明显。 因此,在满足路基路用性能的条件下,建议改良剂的掺量不宜大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