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晶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预后的影响
刘晶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 内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血压、生活质量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个性化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血压;生活质量
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严重危害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1]。当前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但因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因人而异,应给予合理的个性化护理干预,以保证患者的血压水平稳定[2]。本研究旨在分析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60~85岁,平均(71.50±6.82)岁;平均病程(7.02±3.09)a。观察组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59~87岁,平均(72.61±7.13)岁;平均病程(7.08±3.46)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如遵医嘱、定时查房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个性化护理,具体如下:①环境护理。掌握患者的个人情况,对照患者的性格、喜好等给予病房的分配、调整,确保患者满意;指导患者及家属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安全,及时消除破坏环境的因素。②护理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理念和责任感,主动关怀患者;加强巩固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求其掌握个性化的护理内容、要求、目的,并落实护理工作。③病情护理。a.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知识,重点说明主要影响因素,缓解患者影响疾病的不良情绪,并向患者介绍已康复病例以增强患者治愈信心。b.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低脂低盐、富含蛋白等清淡健康的食物,多食新鲜的水果蔬菜,同时禁烟酒。c.睡眠护理。保证充足睡眠,在患者失眠时,可通过少量镇静药帮助睡眠,并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d.运动护理。鼓励进行适量运动,避免运动过量。e.院外护理。在出院前掌握患者现状,并制定院外护理计划。指导测量血压的方法和院外内容,以保证护理工作完成。定期通过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用药、血压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情况调节护理计划。
1.3观察指标检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包括舒张压、收缩压;依据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3]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给予评价,包括物质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水平与量表得分呈正相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脑卒中及心绞痛等。
2.1血压干预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干预后,观察组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并发症对照组出现心律失常3例(6.25%),脑卒中2例(4.17%),心绞痛3例(6.25%)。观察组出现心律失常1例(2.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6.67%)高于观察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表2 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水平比较分)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发病隐匿,治疗时间长,易造成严重的后果,促使患者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影响患者的依从性[4]。个性化护理干预针对患者的具体现状及影响病情发展的因素等给予护理干预,有效调节患者的血压水平,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取得显著效果[5]。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是依据患者的临床现状、个人及家庭信息,通过干预环境、培训护理人员、心理、饮食、生活、运动及院外指导方面展开个性化护理措施[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压、物质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将个性化护理干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预后。
[1] 狄桂双,陈长香,李淑杏,等.城乡高血压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8):4626-4627.
[2] 任海静,刘同分.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2):3476-3478.
[3] 莫绍琴.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7):932-934.
[4] 陆秋英,杨丽芳.个体化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z1):254-255.
[5] 桑甜,丁淑贞,路岩,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3):401-405.
[6] 唐慧贤.个性化护理针对老年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018-2020.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125
2017-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