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艳
(南乐县人民医院 河南 濮阳 457400)
循证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
宋艳
(南乐县人民医院 河南 濮阳 45740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EBN,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BN可以有效缓解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循证护理;围手术期;心理状态;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术中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可能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且不同疾病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也不尽相同,术后并发症发生因素也不一样,因此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极其重要。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一种在循证医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护理模式[1],可以为患者提供科学、优质、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近年来,EBN在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研究发现,EBN应用于围手术期患者,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1]。本研究通过将围手术期患者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旨在探讨循证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效果。
1.1一般资料选取南乐县人民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00例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150例。观察组男82例,女68例,年龄15~65岁,平均(38.6±13.3)岁;观察组男93例,女57例,年龄14~66岁,平均(39.2±14.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EBN,包括:①术前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访视,包括了解患者病情、心理活动等,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针对患者不同情况制定相应解决方案;介绍手术过程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倾听患者想法,解答患者疑问,掌握患者心理动态,缓解患者术前紧张情绪。②术中护理。调整手术室温、湿度,备齐药品、器材及手术用品,降低出入手术室的频率;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医师进行麻醉诱导;注意询问采用局部麻醉进行手术的患者术中感受,密切观察气管插管患者术中有无误吸,观察术中导尿患者导尿管是否通畅;选择合适静脉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静脉通道通畅,确保麻醉和术中补液、输血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术后用温生理盐水将患者皮肤上的手术残迹擦拭干净;协助患者尽早在床上做翻身等活动,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注意引流管和手术切口等的护理工作。
1.3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分数越低表示情绪越好;②采用自制问卷对两组患者及家属做护理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③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2.1SAS评分和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70例,满意66例,总满意率90.7%;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51例,满意62例,总满意率75.3%。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6例,感染8例,出血7例,并发症发生率14.0%;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12例,感染18例,出血13例,并发症发生率28.7%。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手术是外科主要治疗手段,同时手术对于患者来说也是一个强烈的应激源,接受手术治疗患者,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有可能会影响患者术中应激性及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完整、全面、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围手术期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在手术室的工作主要是配合主刀医生,但同时也要严密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各种护理措施均应以患者为中心,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减轻手术对患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带来的应激反应。EBN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能够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为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并根据手术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将手术室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相结合,为患者提供最为优质的护理服务。通过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了解手术治疗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关注患者心理活动,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缓解术前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术中强调团队合作性,护理人员通过明确工作内容,配合麻醉师和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操作,减少术中意外情况的发生,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疗效[2]。术后密切关注患者手术切口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加强各类引流管、导尿管等管道的管理,同时为患者制定合理康复计划并督促患者执行,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本研究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说明,采用EBN可以有效缓解择期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1] 林红,顾珊菱,赫子懿,等.循证护理在骨盆骨折患者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s1):31.
[2] 孙园园.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218-219.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0.124
2017-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