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患者联合用药、单独鼻用激素维持治疗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1-02 01:38:04
关键词:白三烯变应性布地

沈 梓

(广汉市人民医院,广汉 618300)

AR患者联合用药、单独鼻用激素维持治疗对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沈 梓

(广汉市人民医院,广汉 618300)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R)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及单独鼻用激素维持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9例中重度A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联合组42例患者采取布地奈德+孟鲁斯特联合治疗,治疗1周后采取布地奈德维持治疗1个月,对照组37例患者仅采取布地奈德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喷嚏、鼻痒、流鼻涕、鼻塞、鼻部体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的1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R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及鼻用激素维持治疗效果更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变应性鼻炎;联合用药;激素;维持治疗;生活质量

变应性鼻炎(AR)属于临床常见的疾病,指的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IgE介导介质释放,同时具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与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病变,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过敏性鼻炎发病率逐年升高,全球范围内有10-25%左右的人群受变应性鼻炎困扰,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主要是固有的免疫在促发并维持Th2反应偏向中作用,参与到变态反应炎症细胞、炎症因子和遗传因素表面了发病的复杂性,目前临床治疗方案较多,传统的单纯西药治疗特别是免疫抑制药物会引发患者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因此如何选择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我院采用布地奈德+孟鲁斯特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纳入排除标准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9例中重度A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联合组42例患者、对照组37例患者。

联合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18~60岁,平均33.9±15.1岁,中度患者31例、重度患者11例。对照组,男16例、女21例,年龄18~60岁,平均35.8±16.2岁,中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9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AR患者的诊断参考《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3];(2)患者具有明确的变应原接触史、典型症状及临床表现;(3)患者病程>3个月、最近一次发作>4d/周、连续发作4周;(4)患者进行变应原点刺实验至少一种常年变应原(++);(5)在本院医生指导下规律治疗。

排除标准:(1)近1个月以内患者服用抗组胺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2)哮喘发作的患者;(3)合并全身感染性疾病、肿瘤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布地奈德(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987)治疗,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每侧鼻孔1次,64μg/次,2次/d,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治疗效果。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孟鲁司特(Merck Sharp & Dohme Italia SPA(意大利)(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分装)生产,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54)治疗,孟鲁司特钠10mg/次,1次/d,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喷嚏、鼻痒、流鼻涕、鼻塞、鼻部体征,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评分,满分3分,最低分0分,得分越高病情越严重。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简表中文版SF-36进行评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个维度,各个维度均为满分100分、最低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越好[4]。

临床疗效:参考VAS评分结果,疗效指数=(治疗前VAS-治疗后VAS)/治疗前VAS×100,疗效指数≥66%为显效、65%~25%为有效、≤25%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SD)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VAS评分 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喷嚏、鼻痒、流鼻涕、鼻塞、鼻部体征VA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喷嚏、鼻痒、流鼻涕、鼻塞、鼻部体征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项目评分 治疗前,联合组和对照组的SF-36量表8个维度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生理职能、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1个月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P<0.05),(表3)。

2.4 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组患者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感到口干、鼻干,4例患者表现为嗜睡,对照组有2例患者感到口干、鼻干,2例患者表现为嗜睡,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的10.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63,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VAS评分(±SD,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VAS评分(±SD,分)

鼻痒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联合组 42 1.76±0.42 0.41±0.26 1.80±0.47 0.36±0.18对照组 37 1.80±0.45 0.66±0.24 1.87±0.52 0.73±0.22 t 0.409 4.796 0.336 7.29 P 0.729 <0.001 0.895 <0.001续表1组别 n 喷嚏流鼻涕 鼻塞 鼻部体征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1.32±0.33 0.35±0.20 1.96±0.61 0.59±0.27 1.87±0.55 0.62±0.25 1.41±0.42 0.67±0.25 1.92±0.57 0.82±0.25 1.90±0.51 0.94±0.29 1.104 7.752 0.438 6.927 0.886 5.384 0.261 <0.001 0.684 <0.001 0.341 <0.001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项目评分(±SD,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F-36项目评分(±SD,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5

SF-36项目 联合组(n=37) 对照组(n=37)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生理职能 68.1±7.9 82.2±6.7* 69.5±8.1 78.2±6.6生理功能 70.4±8.1 84.1±7.5* 69.8±7.9 80.1±7.1社会功能 81.4±7.5 86.8±6.9 82.0±8.2 84.5±8.2活力 69.5±8.2 80.5±7.6* 70.4±7.9 75.6±6.6总体健康 72.6±8.4 84.2±7.8* 73.9±8.0 80.0±6.5躯体疼痛 78.5±7.5 85.7±7.8 77.8±7.8 83.9±7.0精神健康 75.4±8.0 88.0±7.0 75.7±7.7 86.7±7.3情感职能 80.6±8.1 87.4±6.9 81.2±8.0 85.2±7.1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临床也称作过敏性鼻炎,伴随着现代环境的不断污染发病率逐年提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变应性鼻炎占到了全部鼻炎患者的五分之二,患者主要以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为主要症状,影响了患者生活、睡眠和工作质量[5-6]。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属于I型变态反应,主要是由IgE和肥大细胞介导,患者在外界的变应原刺激下产生了特异性IgE抗体,后者结合在肥大细胞的表面,让其致敏。当被致敏肥大细胞再次暴露在同一变应原时就会诱发脱颗粒的反应,释放所含的介质[7]。组胺是引发变应性鼻炎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主要介质,肥大细胞还会分泌一些别的介质,其中一部分原已储存在肥大细胞颗粒中,一旦释放后就会迅速的发挥作用,其他一些介质在原发性介质作用下形成像激肽成为继发性介质,产生作用会更慢且持久。此外肥大细胞会释放一系列趋化因子,可以将各种炎症细胞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引到反应发生部位,这些细胞所释放介质就会引起组织产生炎症反应,造成患者出现上皮损伤、血管炎以及纤维化,这些损伤很可能是无法恢复的[8-9]。目前临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通过抑制炎症细胞活化与介质释放阻断相应的受体,一般来讲介质阻滞剂智慧抑制临床症状,无法有效的控制炎症反应,因此传统治疗方式在基于复杂炎症反应并非单独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因此一线用药主要采用抗组胺药物和局部的糖皮质激素[10]。

我院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前者属于长效的非卤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以通过增加鼻黏膜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与溶酶体膜稳定性,减轻了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以及吞噬细胞的炎症介质的浸润,减少了组胺等介质生成与释放,降低了抗体合成并抑制了免疫反应的发生,起到了抗水肿消炎效果[11]。同时布地奈德主要经鼻喷雾剂给药,全身生物利用度低,不良反应相对轻微。近年来随着对变应性鼻炎研究的深入,白三烯瘦腿拮抗药物在本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菲激素类的抗炎药,属于新型抗炎药物,能够有效阻断半胱氨酰白三烯作用,半胱氨酰白三烯会参与到人体变应性炎症反应,可以诱导嗜酸性粒细胞朝向鼻黏膜迁移、黏附与浸润,属于引发鼻痒、大喷嚏等临床症状的重要介质[12-13]。孟鲁司特钠属于强效、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药物,可以高选择性的结合人体气道中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阻断了炎症发生过程中白三烯通路,抑制了变应原引发炎症反应,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14]。孟鲁司特钠属于口服剂型,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的耐受性更好,以往鼻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炎症介质产生于释放,抑制了细胞因子产生,但是无法抑制所有参与到变应性鼻炎发生过程中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而孟鲁司特钠则可以抑制内白三烯合成和释放,抑制了白三烯通路,作用途径和鼻用糖皮质激素不同,两者合用发挥了协同的作用,为变应性鼻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15]。

本研究显示,采用布地奈德+孟鲁斯特联合治疗患者喷嚏、鼻痒、流鼻涕、鼻塞、鼻部体征VAS评分治疗后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采用布地奈德+孟鲁斯特联合治疗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提升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提升生活质量。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61.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84%,说明采用布地奈德+孟鲁斯特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患者仅出现口干、鼻干、嗜睡,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应用安全。

综上所述,AR患者采取联合用药及鼻用激素维持治疗效果比单独鼻用激素维持治疗更好,同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1] 张静, 孟令民.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4, 43(23):3065-3066.

[2] 王任霞, 张春晖.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和枸地氯雷他定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29(23): 2041-2042.

[3] Zheng, Liu Nan, Wang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children[J]. Journal of clinical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2015, 29(3): 199-201.

[4] Shiho, Murakami Sayuri, Nakayama Makoto, et al. Establishment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murine model for pollen allergy[J]. 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15, 79(9): 1447-1453.

[5] 殷勇, 陆青云. 苏中地区青少年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症状分析[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51(2): 86-89.

[6] 谢薇, 张汉钟, 陈剑, 等. 冲击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8): 641-645.

[7] 邱昕, 王洪田. 奥马珠单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50(2): 166-168.

[8] 陈志凌, 钱亚昇, 刘素琴, 等.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起效时间和疗效观察[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 50(8): 622-626.

[9] 罗志红, 李彬, 万浪, 等. 变应性鼻炎集群免疫治疗与常规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 50(2): 105-109.

[10] 朱汉平, 孙文忠, 李纪辉, 等. 孟鲁斯特钠联合吸入性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中重度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 22(22): 2433-2434.

[11] 赵勇, 石青彦.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近期疗效观察[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 14(6): 388-390.

[12] 朱迎霞, 王玉. 孟鲁斯特钠治疗成人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4): 625-627.

[13] 梁美君, 徐睿, 许庚. 变应性鼻炎研究新进展[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 29(3): 202-206.

[14] 陈肇臻. 孟鲁斯特联合鼻用激素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 21(13): 1877-1879.

[15] 郭丽敏, 孙希才, 杨娟梅, 等. 鼻内联合用药改善持续性非变应性鼻炎鼻塞症状的临床研究[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5,29(3): 243-245.

Effect of combined therapy of AR patients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on the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nasal steroids

Shen Zi
(Guangh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han 618300, China)

ObjectiveStudy of allergic rhinitis (AR) were treated with combined therapy and maintenance therapy withnasal steroids influence on treatment effect and quality of life.MethodsTake budesonide Select January 2013 ~ June 2015 in our hospital 79 patients with severe A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cluding the joint group of 42 patients taking budesonide+ montelukast combination therapy, 1 week after treatment Germany maintained one month of treatment, 37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take budesonide a month,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symptoms,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ResultsAfter one month of treatment, the combined group of patients with sneezing, itchy nose, runny nose, nasal congestion,nasal signs 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combined group of patients, physical function, general health, vitali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the combined group of patients was 61.9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37.84%;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combine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16.67% 10.81%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AR patients taking combination therapy and nasal maintain better treatment with hormones, but also has better security.

allergic rhinitis; combination therapy; hormone; maintenance therapy; quality of life

R765.21

A

1673-016X(2017)06-0151-04

2017-08-25

沈梓,E-mail:380474363@qq.com

猜你喜欢
白三烯变应性布地
支气管镜下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1例
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Fuzi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变应性鼻炎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淮海医药(2015年1期)2016-01-12 04:33:08
哮喘治疗中白三烯调节剂的应用观察
白三烯对患儿发生迁延性肺炎的影响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结核分枝杆菌及抗原ESAT-6、Ag85B对中性粒细胞白三烯B4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