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穿通样痣一例

2017-11-02 05:03岂红娇徐薇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胞质黑素细胞左耳

岂红娇 徐薇

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

·病例报告·

深部穿通样痣一例

岂红娇 徐薇

100050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

患者女,45岁,因左耳后结节30余年就诊。患者30余年前左耳后发现与肤色一致的圆形丘疹,之后缓慢增大,无明显自觉症状,无破溃出血史。否认局部外伤史,既往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检: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检查:左耳后可见一0.6 cm×0.6 cm肤色圆形隆起的结节(图1A)。皮肤镜检查:中央蓝白结构,周围多发黄白色球状结构,呈环状排列(图1B)。皮损组织病理:低倍镜下皮损呈楔形,界限清楚,对称分布,底部较宽位于真皮上层,其余部分从真皮上部沿血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向下穿透真皮深部,其下部有一个尖端(图2A)。高倍镜下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小灶状黑素细胞增生,位于真皮深部的黑素细胞呈梭形或纺锤形,胞质丰富,内含大量黑素颗粒,并有异形性,但未见有丝分裂象。真皮深部的胶原纤维束之间可见单个黑素细胞散在分布(图2B)。皮损免疫组化:黑素细胞胞质S100蛋白强阳性,且真皮深部黑素细胞巢的周围有许多散在分布的噬色素细胞,黑素细胞胞质HMB⁃45蛋白强阳性),ki⁃67(<1%+),P53(-)。

图1 深部穿通样痣皮损 1A:患者左耳后0.6 cm×0.6 cm肤色圆形隆起的结节;1B:皮肤镜示中央蓝白结构,周围多发黄白色球状结构,呈环状排列 图2 皮损组织病理 2A:皮损呈楔形,界限清楚,对称分布,底部较宽位于真皮上层,其余部分从真皮上部沿血管、神经和皮肤附属器向下穿透真皮深部,其下部有一个尖端(HE×20);2B:表皮与真皮交界处有小灶状黑素细胞增生。位于真皮深部的黑素细胞呈梭形,有异形性,未见有丝分裂象(HE×100)

诊断:深部穿通样痣。

治疗:手术切除皮损。

讨论 深部穿通样痣又称丛状梭形细胞痣,由Seab等[1]于1989年首次报告,本病临床和组织病理上易误诊为蓝痣和黑素瘤。发病年龄3~64岁,好发于20~30岁,女性多见,好发部位为头颈部,其次是四肢和躯干,皮损多为单个直径<1 cm的蓝色或黑色丘疹。本例患者表现为肤色圆形隆起的结节,与传统报道的黑色或蓝色不一致,但是皮肤镜下仍可见中央蓝白结构,考虑可能与本例患者病程较长,结构退化有关。深部穿通样痣主要与皮肤黑素瘤、普通型及细胞型蓝痣、先天性黑素细胞痣鉴别[2]。本病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皮损切除后复发、恶变和发生转移者极少见。

[1]Seab JA,Graham JH,Helwig EB.Deep penetrating nevus[J].Am J Surg Pathol,1989,13(1):39⁃44.

[2]Luzar B,Calonje E.Deep penetrating nevus:a review[J].Arch Pathol Lab Med,2011,135(3):321⁃326.DOI:10.1043∕2009⁃0493⁃RA.1.

徐薇,Email:2403649155@qq.com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7.02.017

2016⁃04⁃13)

(本文编辑:吴晓初)

猜你喜欢
胞质黑素细胞左耳
“点痣”有风险 爱美须谨慎
高温胁迫对棉花不同胞质类型恢复系花药散粉和产量的影响
异欧前胡素对人表皮黑素细胞酪氨酸酶和Rab27a的调节作用
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IDH⁃突变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新月体肾炎治疗反应及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凡高的左耳
你的话像花,开在我的左耳
多细胞系胞质分裂阻滞微核细胞组学试验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