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娟,邵海燕
(招远市精神病医院,山东 烟台 265408)
综合长期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洪娟,邵海燕
(招远市精神病医院,山东 烟台 265408)
目的探讨综合长期护理对患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搜集100例入住我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实验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实验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护理。结果治疗12个月时间以后,实验实验干预组GQOLI-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长期护理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病情、显著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实践中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综合长期护理;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
精神分裂症初次命名于1908年。由Bleuler大夫在为德国精神病学协会的一次报告中正式提出。他认为精神分裂症既不是一种老年呆滞,也并不具有早老的特点,因此他就用希腊语schizein(分裂)和希腊语phren(灵魂、精神、心灵)的联合,来表达生理成果的断裂,从而更精确的来形貌症状[1]。这些年来,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认为这是一种综合症,一种症状和体征。它的主要方面是被观察到的精神病症状所定义的:如贪图,幻觉。认知和感情的停滞。通常环境下该病发于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全球大概在1%左右,但是它给社会,给家庭,给患者带来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的医院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全面和长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2016年1~8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共100例病人,入组尺度为: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2)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3)年龄在18~70岁之间,无严重躯体障碍和以及其他明确的脑器质性疾病;4)出院时达到临床痊愈得标准,患者及家属愿意配合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家庭中至少有1人能不断与患者本人生活在一起(从出院后至研究全过程结束),并且对患者的病情比较了解,病情没有波动及不稳定因素,无其他明确的躯体障碍性疾病;随机分为实验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干预组年龄29~65岁,平均(45.12±8.78)岁。对照组年龄30~65岁,平均(44.28±9.51)岁;两组患者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入组前首先进行综合评估,对照组给予常规普通护理,实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综合长期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提供家庭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打扫卫生等等,洗洗衣物等以增加生活情趣,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疾病知识教育和指导,减少对家庭成员的依赖;可以宣传精神疾病知识,以消除家庭社会因素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刺激;鼓励患者适当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②进行个体化护理:与家属加强语言等多方面的交流,让病人感到受尊重和重视;向病人寻求建议和建议,并对病人的问题给予耐心和准确的答案,这样病人就能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和护理。鼓励病人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加强自我训练和培训。③进行健康教育:关于课堂讲座的流行科学知识,精神疾病和其他健康知识手册,以及对有心理特征和要求的病人的健康教育,提供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对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的解释,治疗措施以及治疗进展,必须按时服用药物,不按时用药可能带来的危害性等。
两组均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等四个方面。
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见表1。由表1可见:综合长期护理12个月后,实验干预组患者4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GQOLI-74评分比较
精神分裂症是慢性重型精神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诊断后,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是阻断多巴胺d-2受体。第一种药物是在上世纪50年代发明的,如氟哌啶和氯丙嗪。在过去的10年间,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问世,如利培酮、奥氮平等。曾一些人认为,这种药物不仅能提高积极症状的治疗效果,还能改善阴性症状的结果,改善阴性症状的效果。但事实上,尽管它们对积极症状有显著影响,但是对阴性症状并无明显改进[2-3]。这些药物显著低沉了活动成果方面的副作用,但是却会有较高危害引发代谢方面的不良反应。因此在治疗进程中是否采取药物必要根据潜在的收益危害和耗费来综合慎重思量对付精神破碎症的治疗不能仅仅寄托药物大概单纯药物。可以实行在相应的生理和社会支持下,药物治疗才气充实发挥作用[4]。而最新研究发现,在药物治疗和社会照顾合理的情况下,80%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对于精神分离症的疗效评价,不能单纯从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评价其治疗效果,尤其对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如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我们可以从每个患者出发,与患者建立互一定程度信任感,这样才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时间的推移,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病情的长期稳定,进一步培养患者自信、自爱等心理状态,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家庭和社会还可对应激起到缓和作用,对预防精神分裂的复发意义重大,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康复环境。因此,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打交道是非常有益的,因为他们已经住院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结合了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了他们的病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它可以在精神病病房进一步推广,从而进一步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恢复。
[1] 张凌云.循证护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康复疗效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7,(15):160-162.
[2] 刘继超.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实施院外延续护理的临床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17,(06):112-113.
[3] 张玉娟.多元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09):184-185.
[4] 谭凤玲,崔 倩,汪云芳,谢继群.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7,(08):1167-1168.
[5] 林群花,陈秀意,陈 晔.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长期护理需求及对策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20):59-60.
R473.74
B
ISSN.2095-8242.2017.48.9400.02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