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海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苏州 215316)
无痛电子肠镜下EMR术切除肠道息肉安全性及疗效观察
李 海
(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江苏 苏州 215316)
目的探讨分析无痛电子肠镜下EMR术治疗肠息肉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7年03月收治的肠息肉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予以无痛电子肠镜下EMR术切除肠道息肉,对照组予以普通电子肠镜下EMR术切除肠道息肉,随访观察一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率(97.1%)明显高于对照组(91.4%),手术时间及及出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肠镜下行肠道息肉EMR术,可提高息肉切除治疗的治愈率、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无痛电子肠镜;EMR术;肠息肉;疗效;安全性
肠道息肉主要由各种原因引起局部粘膜增生肥厚而形成的粘膜隆起样病变[1],也可以是腺瘤或错构瘤。主要见于结肠和直肠。可单发生长,也可以是数个、数十个甚至更多生长,带蒂生长较为多见,少数是广基的。息肉较小时,无明显症状,仅在因其他疾病做肠道X射线造影检查、电子肠镜检查时偶然发现[2]。息肉较大时可出现大便出血或带有粘液情况[3]。肠道息肉为良性病变[4],但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达9%-20%[5-6],应及时行相关切除治疗[7]。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肠息肉患者为观察对象,无痛电子肠镜下EMR术切除结直肠息肉疗效及安全性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7年03月收治的肠息肉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通过电子肠镜检查确诊,所选取息肉均小于2.5 cm,并获得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协议书。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5~69岁,平均(50±6)岁;单发息肉25例,多发息肉15例,最多息肉者6枚;直径0.2~2.4 cm,平均(1.0±0.5)cm。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6~71岁,平均(49.5±5)岁;单发息肉26例,多发息肉14例,最多息肉者5枚;直径0.2~2.4 cm,平均(1.1±0.4)c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息肉数量、息肉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术前准备:术前患者行一系列检查如三大常规、生化全套、心电图、凝血功能等,诊断患者一般脏器情况,充分术前评估;手术开始前一天,常规进行术前宣教,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术前一天晚10点后禁食水,10 h后进行手术,给予聚乙二醇(恒康正清,江西恒康药业有限公司)行肠道准备。(2)手术中治疗:麻醉药物为力蒙欣(丙泊酚,陕西立邦制药),患者取左侧卧位,用力蒙欣缓慢注射0.6~1.5 mg/kg,患者安静入睡后观察睫反射,反射消失后进行手术。在Olympus-260肠镜直视下,根据肠息肉的位置、形态、大小、数量进行EMR手术治疗。术中丙泊酚维持(1 min维持剂量为0.1~0.3 mg/kg)。对照组患者,不进行药物麻醉,在在Olympus-260肠镜直视下,行息肉切除手术,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组相同。术后,所有患者常规禁食6~12 h,给予适量补液及止血治疗,必要时行抗生素预防感染,随访观察一年。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远期效果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产生并发症情况之间的差异。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愈率(97.1%)要优于对照组(9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愈与复发情况比较 [n(%)]
分析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时间与术中出血量都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比较(±s)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实验组 40 51.4±4.5 120±20.6对照组 40 62.3±7.6 150±21.7 t 7.805 6.341 P 0.000 0.000
分析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肠道息肉首选行肠镜下EMR手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可靠、创伤小等优点,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既往消化内镜下行肠道相关息肉EMR手术切除时,经常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如恶心、腹痛、腹胀等,对手术操作和术后恢复均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在使用电子肠镜行肠道息肉EMR手术时所带来的疼痛,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最终会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产生一些不良影响。采用无痛技术下行EMR手术操作,使得手术的成功率在某种程度上进一步提高,无痛技术的应用,使得术中患者肠道蠕动减慢,术中电子内镜的视野及清晰度得到改善。并对治疗产生了显著效果。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无痛电子肠镜下行EMR术治疗肠道息肉,有助于提高该手术的治愈率,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实验组在相关疼痛、腹胀、出血等并发症方面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结以上所述,无痛电子肠镜下行EMR术治疗结肠息肉,在治愈率、降低术中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不适感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1] 石 兵,江吕琳,等.胃肠息肉切除术后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1):70-71.
[2] 倪俊勇.胃肠息肉352例临床及病例特点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1)55-57.
[3] 彭 霞.胃肠镜下电治疗结肠息肉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22):167-169.
[4] 单雪梅.无痛结肠镜下治疗肠息肉电切除手术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26-127.
[5] 詹雪乳,赵劲枝,宾建平.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外医疗,2014,33(29):92-93.
[6] 谌林杰,胃结肠息肉应用胃肠镜下电凝切除术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184-185.
R616.1
B
ISSN.2095-8242.2017.48.9373.02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