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上京、辽中京的选址和规划建制看中华建筑文化传承与融合

2017-11-01 14:39杨学军邯郸市国土资源局
河北城市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宫城上京辽国

文/杨学军 邯郸市国土资源局

从辽上京、辽中京的选址和规划建制看中华建筑文化传承与融合

文/杨学军 邯郸市国土资源局

以辽上京、辽中京为例,从都城建制理念、都城选址、都城布局、都城架构等方面,论述了中华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融合。这两个都城是中原华夏文明和草原少数民族游牧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传承与结晶。

辽上京及中京 选址布局 架构

辽国,是由契丹族在公元916年建立起来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共传9帝,长达210年。

自辽太祖在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巴林左旗林东镇南建都上京临潢府以来,隨着辽兵的南侵与东扩,为控制因战争而获得的疆土,又先后兴建了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西京大同府,历史上称其为“辽代五京”。

在这“五京”中,除上京是都城外,其余四京都是陪都。然而,在辽宋“澶渊之盟”,结束了两国之间长达百年的疆土争夺战结成兄弟之邦后,辽国兴建的中京大定府,成为辽圣宗以后的统治中心,其政治地位远远超过了其他三京,直逼上京临潢府。

为此,本文仅以辽上京和辽中京的建制理念、选址和规划布局为例,试论中华建筑文化的传承与融合。

(一)

辽上京始建于公元918年,是辽建国后第三年所建。当时,该国在向中原大地扩张时,对其所占领的疆土,实行的是汉人和契丹人分治的“两院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太祖受中原大地各朝都有都城的影响;同时,为安置所占疆土的汉人,遂产生了建设皇都的动议。但是由于他们是游牧民族,“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没有建设城市的习惯,遂任用汉臣韩延徽、韩知古、康默记、卢文进等,仿照中原都城的建制和形态,开始兴建辽国第一座都城——辽上京。因此,在《辽史》中就有“太祖初元,庶事草创,凡营都邑,建宫殿、正君臣、定名分、法度井井,徽力也,为佐命功臣之一”的记载。

上京位于广阔的草原南部,平面呈日字形,由南、北两部分组成,城墙均为黄土版夯筑,可能有包砖。北部的一座城,呈方形,东、南、北三墙均是直线,长度均在1500米左右;西墙中段位于小土崗顶部,南、北两端向内曲折,长度约1850米;该城周长6398.6米,残高5至9米,城墙中部有残存的门址,并加筑瓮城,城墙上有残存的马面,城址面积达225平方米,规模宏大、䢖筑水平高超,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从现存遗址來看,应是辽国早期所建的“皇城”。

在皇城中央略偏东北的高崗上,有一个正方形的小城,周边长约2000米。据史书记载,此城是皇城中的“大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宫城”。宫城有三门,现宫城墙基己残毁,内有宫殿、门阙等建筑基址。

南边的一座城紧挨皇城的南城墙而建,其北城墙即皇城的南城墙,呈矩形,周长5800米,城址面积210万平方米,比皇城略小,为安置汉人所建,称之为“汉城”,这应是皇城外廓城的内廊。东、南、西三面城墙均系后建,墙身较皇城低窄,残墙最高3米,无马面。

据《辽史》记载:在“皇—汉”城之外还建有“郛郭”,“辐员二十七里”(注3),这很可能是一般居住区和城防区,应是廓城中的外廓。

辽中京位于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境内,是宋辽“澶淵之盟”后,于统和二十一年(公元1003年)开始建设的一座新城,历经五年基本䢖成。这时辽、宋两国争夺疆土的战争已经停止,南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民族交往更加频繁,辽国的封建政权制度已经形成,辽圣宗经常在此接待宋朝使臣、亲理朝政,其母萧绰太后长也居于此,该城己成为辽国事实上的都城。

该城以上京为依托,整个布局仿照北宋汴京开封府而建,分为外城、内城、皇城。城墙均为黄土版夯筑,残迹最高约4米。外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4200米、南北宽3500米,南墙正中有朱夏门遗址,筑有瓮城,四角有角楼遗址。从朱夏门至内城阳德门之间有一条宽64米的中央大道,两旁有石砌排水沟,沟用木板覆盖,穿越南城墙入河,城墙下有石砌涵洞。在中央大道上残存一马鞍形土包,残高4米,考古人员推测是市楼遗址。大道两侧各有对称的4个里坊,各里坊都筑有坊墙,坊墙临街开门。里坊北面的大道两侧各有250米的廊舍遗址,应是物资交换的场所。此外,还有官署、驿馆、寺院等遗址。在外城西南隅的一处25米高的山崗上,自东麓到山顶分布有许多寺庙遗址。

内城在外城中部偏北,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城墙没有马面, 有䅗墙,墙内大都是空地,少有固定建筑物,通过考古勘探这里是守卫宫城的士卒搭设毡帐的地方。

宫城位于内城北部中央,平面呈正方形,宫城的北墙也是内城的北墙,每面城墙的长度均为1000米;在东、西城墙的南端仍可看到角楼遗址,南城墙有三门,正中的阊阖门已经毁没,仅在其东、西两侧180米处,有宽15米的豁口,应为东、西掖门的门址,三门内都有宽8米的道路进入宫城。阊阖门的道路直达一座大型宫殿基址,东、西两掖门各通向两重宫殿遗址。

(二)

辽上京、辽中京,虽然地处我国北部草原,但它作为中原大地上的汉文化和草原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大融和的产物,无论是在建设理念上、城市选址上、规划布局上、道路架构上都遵循了我国古代的传统定制,同时,也有本民族的特色,是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结晶。

首先,从都城建制理念来看,它与中华文明一脉相承。

我国古代在生产力低下,交通联络不发达的情况下,对其所属的广柔疆士和领地的管理,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秦统一全国后,实行的是郡县治。在众多郡县的基础上,按照所处地域方位,由皇帝授权分设“五京”,分片管理,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独有的思维方式。这种体制起源的因由,虽然学术界尚无定论,但早在西周时期出现的“陪都”制,应是“五都”制的肇始。史载,周武王灭商后,建立了周朝,为了控制东部的广大疆土,在东部设置“邑”作为陪都。到春秋战国时期,其陪都形式就更为普遍。因此,有的学者称其为“双都”制。

在我国最早实行“五都”制管理的国家,是战国时期的齐国。齐国对其疆土的管理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又设置了“五都”,即将全国分成五个大区,每个大区都有一个都城,都有一支常备军,分别为临淄、高唐、平陸、即墨、莒,实行军政统一,临淄为全国的首都。为什么齐国实行的是“五都”,而不是“四都”或“六都”,有的学者认为这与我国古代的五行思想有着根深蒂固的内在联系。因为早在夏商时代,我国就产生了“阴阳”和“五行”的说法,认为人类社会的变化和自然界一样,也是受士、木、金、火、水等五种物质元素的支配,也是按照士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的规律运行,这一说法对中国古代人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齐国有一个道家代表人物叫邹衍,人称“谈天”,邹衍是齐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他在阴阳说、五行说的基础上创建的以“五徳终始”为核心的五行学说,认为“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必胜”,受到齐宣王、齐闵王的高度重视,“是以邹子重于齐”,被齐王赐于上大夫。也可能是受此影响,齐国才在管理体制上实行了“五都”制。

而到三国曹魏时期所设置的长安、谯、许昌、邺、洛阳等“五都”,除管辖功能外又赋于了众多的政治含意。谯乃曹操兴起之地,许昌乃汉亡之地,邺乃魏兴之地。到汉代在国都长安之外也设过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等“五都”,但这五都指的是全国五大商贸中心城市。

到唐朝中期,以长安为京师,也先后按东、南、西、北、中等自然方位,设置了西京凤翔府、南京成都府、中京京兆府、东京河南府、北京太原府等。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当时位于东北边陲的渤海国也像唐朝一样,实行的也是“五都”制。

因此,辽国建国后,随着其领土的扩张、疆域的扩大,实行的“五京”管理体制,就是向中原地区都城学来的,这也是华夏都城文化的传承。

其次,从都城选址來看,它是华夏文明和少數民族文化之融合。

我国古代对于都城的选址有着严格的定制。“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从商朝早期在贾鲁河、金水河、须索河附近建商城开始,到殷商建都安阳洹河之畔,从西周丰、镐二京建在丰水东、西两岸,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燕下都、赵邯郸、齐临淄、曲阜鲁城、郑韩故城、楚都郢和秦汉隋唐宋元各朝各代,不论是统一的王朝,还是割据的封建政权,凡建都城的,都是按上述定制选址。能靠山的必有河流,有险可守,有水可用;不能靠山的就依河而建、高台筑城。这固然和当时生产力低下、封建割据不断有一定关系,但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古代,古人认为:水主财來,山主丁矣;水可以聚气,山可以增势,空气流动而成风,加上阳光的作用,可以影响大地的气候和万物生长。因此,它也是我国古代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天人合一的产物。

从辽上都、辽中都的选址来看,它既符合我国古代都城选址的传统定制,又与该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情有关。因为辽国是契丹游牧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其转徒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皇帝实行的是巡狩制。在信仰上,他们崇拜祖先,据《辽史.》记载:“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潢河(今西刺木伦河)之西,土河(今老哈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他们认为潢河与士河是先祖繁衍和生活的地方,是该民族的中兴之地。为此,该族在潢河与土河汇流处的木叶山上建有祖庙;辽建国后,此地又成为辽国各代帝王即位前必须行使“柴册仪”的神圣之地。这就不难理解辽建国后始建第一座都城时,为什么要将都城建在潢河之畔,而起名也叫“临潢府”。而在辽鼎盛时期兴建中京时,不是将中京建在其所辖疆土的中心,也是建在潢河与土河汇合处之北、木叶山之下的冲击平原上,起名叫大定府。同时,此地又位于草原南部边缘,离中原地区较近,也是南农北牧经济社会形态的结合部,客观上也便于对中原地区扩张的控制。

因此,从辽上京、辽中京的都城选址来看,它既符合我国古代都城选址的传统定制,又契合了该国的信仰与国情,是中原华夏文明与北方少数民族地域文化融合的结晶。

再次,从都城布局来看,它传承和延续了我国古代都城的传统定制。

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由于受儒道哲学影响,是在维护和巩固皇权贵族封建统治阶级权威基础上产生的,具有严格的等级观念和不正不威的秩序感。在《周礼.考工记》中就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之定制,在空间布局上也有“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为之城,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利民”的祖规。这种礼制制度下产生的城市规划思想,不但对我国古代都城空间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影响着辽国的都城建制。史载辽开国皇帝辽太祖崇拜孔子,上京建成后,该国在皇城内建有国子监,在其所占领的府、州、县建有孔子庙,设学养士传授儒家学说,举办科举取士参与治国理政。在都城建设中由于本民族没有建设城市的经验,又是使用的汉人。因此,无论是辽上京,还是辽中京全部是按中原地区都城的规制执行。

“方九里”是指城池的规模和形制。先秦时一里相当于现在的415.8米,唐宋时期一里相当于现在的430米。因为辽上京、辽中京都是在平坦的草地上所建,地势开阔,发展用地充足,为此,在建辽上京时较少受到用地的限制,但到辽中京时己基本与“方九里”相近。而辽上京的皇城和宫城,辽中京的宫城都是方方正正的四方形,这种方方正正的宫城布局,彰显的正是不正不威的皇权观念。

“旁三门”指每面城墙有三座城门。辽上京和辽中京是否每面城墙上都是三座城门,史书文献上记载很少,有待考古勘探来验证,但据《乘轺录》在对辽中城的宫城的描述中有:“自阳德门入,一里到内门,内阊阖门,凡三门,街道东西无平民。”因此,《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认为:“宫城是中京的核心……门制上符合三门之制,其规划大致与中原宫城典型模式相符”。而通过考古勘探,也发现了这三座城门的遗址,其中阊阖门已毁,两侧有15米的豁口,应是武功门、文化门的基础,向内各有一条8米长的道路通向三座宫殿。

从空间布局上来看,都城作为一个地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它彰显的是君权为核心的伦理观念,这种观念被称为“礼乐”精神。按照萧然先生解釋,礼是根本、是目的;乐是派生、是手段。两者配合起来,再辅以刑、政,求得长治久安。何为“礼”?出生于赵国的儒家三位奠基人之一、后圣荀子解释为:“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它表现在都城布局上,就是“三里之城,七里之廓”、“内为之城,城外为之廓”、“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利民”。在这种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下,都城的布局理念以封建政权为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皇帝所在的宫城,它都位于都城正上方最显赫的位置。

从辽上京、辽中京來看,都是完全按照中原地区都城布局的建制实施,规制结构明确,皇权思想突出,三重城垣布局,一条城市主轴(中央大道)连通;但在实施中也保留了本民族的一些特征。二个京城的皇城,都在轴线上方最显要的位置,宫城位于主轴的顶端,全城以主轴为轴线,对称布局,功能清晰。但在辽上京的宫城内和辽中京的皇城中都发现有部分空地,上面没有建筑基址,考古人员分析,这里应是守卫宫城的士卒搭设毡帐的地方,仍保留着契丹族固有的民族传统。从二个京城的宫城来看,都位于皇城之内的显赫位置,是都城的核心;宫城内都建有三大殿,中间为正殿,两侧为偏殿;但辽上京居中居高,三大殿偏置于内院西部;辽中京居上居中,已初步出现内外朝之区分,但不明确是前朝后寝;但二个京城中宫城内的三大殿排列却是平行,这与中原地区的宫城前后排列不同,这可能与该民族“东向拜日”有关,还保留有该民族的信仰传统。关于宫城中的三大殿布局最早出现在何朝何代?中国社科院主席团成员、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大师通过对邯郸赵王城遗址中西小城宫城中的三个大形宫殿夯士基址布局的研究、和“龙台”居中、居前、居高的分析,首次提出了对以后历代“大朝正殿”布局设计影响深远。如汉长安城未央宫的前殿,北魏洛阳城宫城的太极殿,唐长安城宫城的太极殿和大明宫的含元殿,北宋东京城大内的大庆殿,隋唐洛阳城宫城的乾元殿,元大都宫城的大明殿,明清北京城故宫的奉天殿和太和殿等。

从二个京城中的廓城来看,都位于下方的位置。但奇特的是在辽上京的廓城内、与皇城一墙之隔建有一个专门安置汉人的内廓,其位置非常显要,这在少数民族政权中非常少见,可见汉人在辽国中占有这的重要地位和汉文化对该民族之重要,它对传播华夏文明,改变契丹少数民旅游牧生活,繁荣都市经济,促进民族大融合起到了有力的推动。而辽上京的外廓因流经该城的潢河自城西南穿过,己将城内文化堆积层冲刷殆尽,只在史书文献上还有记载。辽中京的廓城,就比辽上京进步多了,根据考古勘探资料来看,在廊城内发现有道路,排水沟,有居住的坊区、坊墙、坊门,有廊舍、库府、官署、庙宇、园圃、驿站等遗址,这些遗址都对称布局、次序井然,这表明到辽国鼎盛时期,廓城已成为居住、交易、行政、公共流动、民族交汇的中心,实现了民族的大融合。

最后,从都城架构来看,它实行的我国古代都城特有的路网传统。

城市道路作为城市的骨架,它不但是城市的交通命脉,也决定着城市的架构特色。在儒家文化思想影响下,我国的古代都城的路网结构都是以皇宫王室为中心展开,采取棋盘式布局,运用纵横交错井字形结构,经纬龙骨,严谨方正。它既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不正不威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感,也形成了我国古代都城的传统特色。这种结构形式产生于何时,《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指出:“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心的规划思想,改进了汉代长安宫城与闾里相参,布局分散的状况,是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的城市,主要道路正对城门,干道丁字相交于宫门前,把中国古代一般建筑群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手法扩大应用到整个城市。这种布局形式对此后的都城规划,如隋唐长安城等都有很大影响。”

从辽上京、辽中京的道路框架结构来看,它们和邺城以及中原都城一样,也是以宫城为中心、中轴对称,在宫城前丁字交汇,按照其所处的位置和功能,宽窄长短各不相同,呈棋盘形网络布局。辽上京从宫城前的承天门开始,向南有一条64米宽的大道,笔直地穿过皇城和汉城之间的大顺门,直达汉城南城墙上的顺阳门,把宫城、皇城和廓城连接在一起;宫城前一条东西走向的道路与大道北端相接,在宫城外形成丁字交汇,两条平行的东西向道路和大道相交,分别构成了皇城内与汉城内典型的十字干道的变体;然后在皇城和汉城中,又有多条垂直的或横向的小街构成网状道路骨架,把城区分割成许多不同的坊区。辽中京也是以宫城前的64米宽的笔直大道为中轴,把皇城和廓城连接在一起,在大道两侧,有南北向的经路3条,东西向的纬路5条,道路等级主次分明,路宽分别为64米、15米、12米和8米,路面为黄土、灰土、砂粒铺成拱形,路旁有排水设施,城墙下有涵洞,这些特征的出现更接近或等同于中原都城。

(三)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隨着北方契丹游牧民族建立辽国、南侵扩张的过程,也是一次民族大迁徙、人员大交流、文化大融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北方少数民族在吸收了中原地区汉民族华夏文明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同时,也逐漸建立了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形成了集权式的封建政权,兴建了以都城为代表的城市萌生。辽上京、辽中京就是这些城市的典型代表,它们无论是在建设理念上、都城选址上、规划布局上、路网架构上,它既是是中原华夏文明和草原少数民族游牧文化相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传承与结晶。 ▲

猜你喜欢
宫城上京辽国
辽上京遗址
《宫城·红色印象》
宋朝官员:公费出国也不去
宋朝官员为什么不喜欢出国
王安石为何不愿出国
金初上京新城琐议
“神智体”里奥妙多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辽上京博物馆藏花押印选介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宫城指挥家辽阳渤海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