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带一路”战略看全球经济失衡的治理路径创新

2017-11-01 11:12赵儒煜肖模文王媛玉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经济

赵儒煜, 肖模文, 王媛玉

从“一带一路”战略看全球经济失衡的治理路径创新

赵儒煜, 肖模文, 王媛玉

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及成因错综复杂,根本原因在于长期形成的全球生产体系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各国在产品价值链与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不平等,造成了国际贸易、金融、资产等多个市场的结构性失衡。2014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与建设,恰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治理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产业分工格局改善、金融资本融通和国际贸易畅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带一路” 全球经济失衡 治理 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以区域经济异质性为前提的世界经济空间格局分化态势逐渐加剧,全球经济失衡的问题愈加突出。全球经济失衡在本质上是世界市场的失衡,其首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失衡。以中美两国为例,中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作为中国最大出口国的美国则呈现持续的贸易逆差与赤字。中美贸易仅为国际贸易失衡的缩影,其他主要经济体之间均存在着失衡现象。全球经济失衡已成为现阶段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对各经济主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恶化。国际贸易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失衡,强化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失衡的严重危害。贸易逆差方因持续的贸易赤字导致债台高筑,加大了本国经济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蔓延全球, 2010年起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欧盟国家发生债务危机,均与长期贸易逆差积累外债密切相关。当前的贸易顺差方则多为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其出口扩大主要由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所致;长期的贸易顺差带来外汇储备的不断扩大,在世界经济疲软、主要发达经济体低迷的背景下加大了贸易顺差国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

正由于全球经济失衡潜藏着巨大危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求治理路径。发达经济体试图摆脱进口依赖,促进本土产业与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则试图打破当前国际市场中的经济不平等格局,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实力。2014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与建设,恰为治理全球经济失衡打开了新的局面。

“一带一路”战略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载体,倡导高层次、深领域、广覆盖的区域经济合作,旨在为实现要素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与市场深度融合提供新平台。2016年,在世界市场需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达6.3万亿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在促进国际贸易复苏、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从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入手,分析全球经济失衡产生的原因即形成机制,并从“一带一路”战略的新视角出发,梳理在区域经济、产业格局、金融市场和国际贸易等方面治理全球经济失衡的创新思路。

二、全球经济失衡现状

(一)国际贸易失衡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长期以来由贸易主导的世界经济增长势头减缓,各国纷纷采取措施限制贸易而转向保护本土产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估算,2017年全球贸易增长率将低至1.8%到3.1%,*WTO:《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恐将放缓至金融危机来最慢》,华尔街见闻,2016-09-28[2017-05-27],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265081。持续低于GDP增长率。尽管国际贸易增长趋势有所减缓,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失衡状况依旧严峻。

从世界各国商品进出口总额看,国际贸易格局呈现明显的分化状态。一是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为最大的贸易逆差国,2015年的贸易赤字为8 030.32亿美元,远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均在贸易逆差之列;德国是发达国家中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美德贸易失衡体现出发达国家之间潜在的贸易矛盾与冲突。二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持续的贸易顺差,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口高速增长态势,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逆差并不匹配,多个国家的贸易顺差总额仍远低于美国一国的贸易逆差。

表1 2015年世界主要国家贸易顺逆差情况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

图1 1976-2015年美国贸易赤字率

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贸易逆差对国际贸易失衡的形成有重要影响。1976年至今,美国经历了长期的巨额贸易赤字,贸易赤字率一度高达6.4%(2006年, 见图1),历任政府采取的各项缩减或弥补赤字政策措施成效甚微,利用资本账户盈余填补空缺的举措更是进一步扩大了外国资本对美国重要产业的投资控制权,不利于美国的经济安全及国防安全。*Peter Navarro: Why the White House Worries About Trade Deficits. Wall Street Journal,2017-03-06[2017-05-27],https://www.wsj.com/articles/why-the-white-house-worries-about-trade-deficits-1488751930.

(二)国际金融市场失衡

主要经济体之间的金融市场差异也是构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部分。

一是全球储蓄投资结构失衡,储蓄投资正缺口过大。2015年,世界总储蓄占GDP百分比达到25%,为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当前的储蓄投资失衡以发展中国家储蓄过剩、发达国家储蓄过低为主要特征,这与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差异有着密切关系。储蓄过剩的国家往往也是贸易顺差国,双顺差格局实际上反映出发展中国家未能很好利用外国储蓄为本国投资提供融资支持,反而因经常账户盈余成为资本输出国,*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载《世界经济》2006年第3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各国投融资结构发展的不平衡。

二是全球外汇储备失衡,外汇储备增长率过高。全球外汇储备自2000年以来呈现大幅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约20%,远高于同期GDP增长率和贸易增长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测算,2016年全球外汇储备估值高于11万亿美元,且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尽管在人民币贬值及政策维稳的影响下,2016年中国外汇存底同比减少10%,但从总量上看仍占全球外汇储备的三分之一。*数据来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国际金融数据(IFS)计算所得。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外汇储备激增,一方面与出口导向引致的汇率维稳、干预外汇有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预防进入国际市场可能面临的融资困难等情况。然而过高的外汇储备增加了本国货币升值、储备成本以及通货膨胀的风险,从长期看将对本国经济发展起到负面作用。

三是发达国家主权债失衡。2010年起,欧盟国家希腊、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发展陷入停滞。2015年,世界发达经济体中仅德国的政府债务负担率低于60%的警戒线,英国、法国、西班牙超过80%,美国达到97.8%,葡萄牙、意大利超过100%,日本和希腊的政府债务负担率更是分别高达193.9%和180.6%。*数据来源: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债务数据(IDS)与经济总量数据计算所得。一国的政府债务负担率为当年的中央政府债务总额与GDP之比。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债务负担率普遍较低,中国仅为14.8%,远低于45%的发展中国家警戒线。发达国家潜在的主权债务危机对世界市场的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尤其是美国、日本两个经济大国正面临着债务与贸易赤字双高局面,使得世界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欧盟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则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复燃,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不平等进一步恶化。

(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失衡

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虚拟经济市值达到94.17万亿美元,*数据来源: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公布的2016年末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外汇交易量及2016年第三季度国际债券余额等数据整理所得。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同年世界GDP总量为75万亿美元,经济虚拟度达125%(由于各国统计口径不一,房地产资产未计入虚拟经济市值)。历史多次证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衡最终导致资产泡沫破裂,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失衡一方面表现为发达国家虚拟经济价值过高,而没有本土实体经济的基础性支撑。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早期的大规模工业开发和产业结构升级之后,大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传统制造业向更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转移,本国实体经济逐渐萎缩,出现了“产业空洞化”。很多发达国家都陷入虚拟经济通胀而实体经济萧条的窘况,本土产业凋零、就业困难、资产泡沫化等几大问题并存。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传统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面临着供求严重不匹配的局面,实体经济的大规模亏损倒闭使得投资多涌向泡沫经济行业,尽管制造了短期的虚拟经济繁荣,但从长期来看对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全球经济失衡的形成机制

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作出解释,主要观点包括储蓄过剩、汇率操纵、经济发展差异性、美国扩张性财政政策等。本文认为,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活动本身所处的现实的不完全竞争条件。而其直接原因在于长期形成的全球生产体系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各国在世界产品价值链和产业分工系统中的位置决定了本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选择与产品种类,进而体现于国际贸易、金融、资产等多个市场的结构性失衡。

(一)失衡是市场经济的本来特征

按照经典理论提出的市场经济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围绕商品供求关系的价格表现由消费者的竞争传递到生产者的竞争中,最终形成价格与商品价值一致,市场出清,资源在社会实现了最佳配置。然而,现实中的经济活动,自倡导自由贸易的资本主义初期阶段以来,存在频繁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现象,市场价格与商品价值一致前提下的市场出清从未出现,甚至瞬间的市场出清也没有。对此,马歇尔(Alfred Marshall, 1920)*转引自:[英]约翰·伊特维尔、[美]默里·米尔盖特、[美]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第360,540—543,540—543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耶格尔(Yeager, 1986)④转引自:[英]约翰·伊特维尔、[美]默里·米尔盖特、[美]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第360,540—543,540—543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都提出了相关的质疑,而凯恩斯(Keynes, 1936)*转引自:[英]约翰·伊特维尔、[美]默里·米尔盖特、[美]彼得·纽曼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三卷,第360,540—543,540—543页,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则指出,古典理论的假设仅仅适用于一种特殊情况而非一般情况,它设想的情况,只是各种可能的均衡状况中的一个极限点。

事实上,需求总量不可能因供给的扩大——也可以称之为经济增长——而产生等量的扩大并实现市场出清。这是因为,其一,从经济增长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供给市场价值总量一直是大于需求总量的。在现代经济运行体制下,特定商品供给的市场价格总量为商品生产成本(包括物质成本和劳动时间成本)与资本的剩余价值(利润)的总和。其中,劳动时间成本即工资,作为劳动者(包括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报酬在商品得以实现后支付,成为需求方的市场支付能力。因此,不可能出现市场价格总量中只占一部分的支付能力在总量上超过市场价格的情形。其二,参与分配的工资和利润部分并不是平均分配到每个市场消费者手中的。资本的拥有者往往占绝大多数,经营管理者、脑力劳动者、一般劳动者所得则只占很少部分。这些支付能力针对特定产品市场,也不会全部投入其中,这更使得市场中支付能力远远低于供给的价格总量。其三,基于区域异质性的需要异质性客观存在,这使得特定产品的供给并不必然在所有的区域市场都能得到足够的需求响应。特别是,在社会化大生产体制诞生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需求的心理预期被需求方有限的支付能力压制,不能对抗现有技术水平下的供给。这使得供给方坚信他们所提供的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相信供给能够创造需求。

正因如此,传统市场理论探讨“市场失灵”,在方法论上仍然是基于其关于市场经济可以实现自我均衡的理论思维方式,是不科学的。市场上供给必然出现结构性的生产过剩,决定了市场失衡的必然出现。*赵儒煜:《关于市场原理的讨论》,吉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学术报告会,2017-05-18.

(二)全球生产体系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从进出口产品的技术结构看,发达国家贸易顺差项多为高技术产品,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资源大国初级产品顺差居多。这初步说明了当前贸易顺差的形成是国际分工背景下各国主导产业不同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形成源于各国比较优势不同。1970年代后期,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强,国际贸易进入高速发展时期。1980年代价值链理论兴起,为建立全球生产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后,由于原材料资源日渐枯竭,以及土地、劳动力等生产成本的大幅提高,开始将本国制造业转移至工业化刚刚起步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这一“去工业化”的进程中,国际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则开始向服务业倾斜。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60年的25.3%,下降到2015年的12.0%,英国由1980年的25.5%下降到2015年的9.8%,日本由1980年的27.2%下降到2015年的17.0%。发达国家中,除德国始终保持20%的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之外,其他国家均呈现出持续的制造业萎缩态势(见图2)。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萎缩使得发达国家更多地依赖产品进口以满足国民社会发展需要,因此造成持续的贸易逆差。此外,“产业空洞化”加大了发达国家陷入资产泡沫和经济危机的风险,造成国际金融市场的失衡。

图2 1996-2015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美国经济分析局(BEA),分产业数据。

在全球生产体系建立、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东亚、东南亚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借助产业承接之力加快了本国工业化进程,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亚洲范围来看,东亚、东南亚地区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生产成本低,地理位置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区位优势更为明显,因此吸收了更多外资。图3为近年来亚洲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区域分布,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不包括高收入国家)明显高于东欧及中亚、南亚地区,外商投资的不平衡对地区产业发展差异也有着重要影响。

图3 亚洲各区域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总量(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

东亚、东南亚各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有先有后,根据自身特点的产业引入和选择也有差异。1960年代,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率先引入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纤维、服装、鞋类、玩具、钟表等传统制造业并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1970年代中期,韩国、中国台湾开始选择性地引入钢铁、化学、船舶等资本密集型产业,以及电子、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第二次升级;新加坡、中国香港引入银行和金融业,也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再升级。1980年代起,中国和东盟国家同样经历了类似的产业承接与结构升级过程,只是时间上晚于先进国家。*安忠荣:《现代东亚经济论》,第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全球生产体系的建立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形成推动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逐步成为“世界工厂”,初级产品的大量出口使其在国际贸易中获得了持续性的顺差地位。然而,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的利润份额极低,国内附加值不及总价值的一半,更多的利润仍由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发达国家攫取,很多出口导向企业的部分利益也由外资方获得。换言之,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顺差地位并非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表现,而主要由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所致,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不平等地位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资本积累和利润获取上的失衡。

当前国际分工格局的不平等同样体现在产业垄断方面。尽管发达国家制造业萎缩,但在高科技、高效率、高产品附加值的产业发展上远超发展中国家,具有垄断优势。2015年,美国的知识产权使用收入是中国的124.6倍,其净收入达到851.7亿美元,日本为196.4亿美元,英国64.3亿美元,法国10.1亿美元。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市场国家,以及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均为知识产权使用的净支出国,*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发达国家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使用上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产业垄断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还体现在能源方面。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石油输出国的贸易顺差地位主要由能源垄断所致,燃料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50%以上。③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使得化石能源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加上替代能源开发缓慢,能源安全问题是各国关注的焦点,由此引发了众多经济矛盾与国际冲突,三次石油危机的爆发充分体现了能源垄断与产业单一性的劣势。

(三)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

全球经济失衡集中表现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失衡,两类国家在金融市场效率、金融体系完善程度和金融开放度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差异。*李宏、陆建明、杨珍增等:《金融市场差异与全球失衡:一个文献综述》,载《南开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各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也是全球经济失衡体现于微观金融失衡的重要原因。

储蓄投资失衡普遍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储蓄过剩,发达国家储蓄过低。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不均衡,发达国家具备更为完善的资产市场,在风险资产上有比较优势,因此预防性储蓄普遍较低;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程度低,具有较低的金融资本回报率和较高的无风险资产回报率,因此预防性储蓄高。进一步地,由于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为规避资产风险,发展中国家倾向于输出金融资本而获取发达国家的产业资本,即发展中国家既是贸易顺差国,又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净流入国。发达国家正是凭借这种资本的双向流动,在增加当期消费的同时,以低利率的债券形式为对外直接投资进行融资,这无形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投融资风险。在双向资本流动的作用下,发达国家以FDI输出和跨国公司的形式确立并巩固了自身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发展中国家持续的贸易顺差又使大量非产业资本回流至发达国家。

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也对各国产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相比,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外部融资环境的依赖程度更高。因此,金融市场越是完善的国家,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方面的融资成本越低。这也造成了国际垂直分工差异,发达国家在产业链的创新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则在生产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创新活动的中间产品交易往往通过FDI以内部化形式进行,不计入经常账户,而生产的最终产品交易通常记录于经常账户。由于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这种不易察觉的贸易失衡在短期内是难以消除的。从金融角度来看,当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也可看做金融发达国家与制造业基地国家紧密联系的分工体系,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将使得由分工引致的贸易失衡不断加剧。*陆利香、胡超:《国际分工深化、金融发展与贸易失衡》,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四)美国经济霸权政策的影响

美国是世界经济体量最大的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经济关系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全球经济失衡具有重要影响。一是高消费政策。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呈现低储蓄高消费的发展态势,超前消费、借债消费盛行,过度支出造成储蓄过低,进而导致投资不足,出口能力下降,形成贸易逆差。二是持续的赤字财政政策。不断升高的财政赤字推动了贸易逆差的膨胀,并带来美元信用的过度扩张。三是双重标准的出口管制政策。美国在大量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严格限制本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不可避免地造成双边及多边贸易失衡,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失衡。

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瓦解,美元在国际市场上仍然占据中心地位,美元汇率变动对国际贸易商品相对价格的影响很大。随着美元的贬值,其他国家为维持本国在世界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必须降低价格,提高出口竞争力,这造成了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加重了国际贸易失衡。此外,为保证资金配置的流动性与安全性,贸易顺差国通常愿意获取更多的美元外汇储备。因此,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国更多地承担起其他国家金融中介的作用。一方面,向欠发达国家提供FDI等流动性较低的资金;另一方面,以国债形式从这些国家借入资金,并将其用于高收益资产的融资环节,美国就是通过这样的金融中介活动获取信用溢价。这也充分说明,美国在全球资金流动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全球经济失衡是负有责任的。

四、“一带一路”视角的全球经济失衡治理路径创新

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复杂,涉及贸易、资本、金融等多个国际市场,各国都在积极探求治理路径。如前所述,美国作为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体,所采取的各项经济政策和战略对全球市场的波动有着重要影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已经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不可忽视的新力量。2014年起,中国政府在国际层面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与建设,恰为治理全球经济失衡创新了解决路径,打开了新的局面。

(一)破解世界市场失衡的症结

如前所述,在现实的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活动最终并不能带来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并实现市场出清,相反却导致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频繁发生。从全球角度看,全球经济失衡是世界经济需求和供给在整体失衡基础上存在着区域失衡的结果。

关于市场失衡的治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提出通过社会公共投资的增加来解决危机时期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虽然在一定历史阶段对危机管理有一定功效,但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上存在着局限性。凯恩斯主张以公共投资的扩大来拉动就业、扩大需求,并不能从根本上遏止供给的过度膨胀。而且,以供给扩大解决供给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本身也存在着逻辑上的自相矛盾。

当前,全球经济失衡处于新的历史阶段,凯恩斯的市场失衡治理模式更加不适应现实的需要。第一,当前处于世界产业体系变革时期,公共投资所能带动的需求极其有限,主要消化钢铁、建筑等传统产业部门的过剩产品,推动其扩大再生产进而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乘数效果有限,不能显著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第二,这种政策的目标本非全球经济失衡治理。其实施是以国别形式进行的,主要集中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发达经济体,而处于债务危机、财政困难的国家则较难推进。全球经济失衡的局面不能得到改变,反而愈演愈烈。第三,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处于产业体系高端,公共投资需求有限,受惠于公共投资拉动也较少;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身陷债务危机、财政困难的中等发达国家处于世界产业体系的中低端,亟待公共投资改善经济环境但能力有限。这使得这种方式对于治理全球经济失衡更加力不从心。

正因如此,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更凸显出其在全球经济失衡治理上的路径创新意义。第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思路和主导思想就是国际合作,是将中国经济发展与世界经济紧密结合的战略思想。这一战略思想打破了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传统危机治理思路之以各国独立政策为主导的局限性。第二,“一带一路”战略不止局限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投资领域,而是广泛涉及贸易、投资等多个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关系,比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更具有危机治理效果。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更多地关注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问题,关注那些深陷债务危机、财政困难的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活力问题,因而可以有效地激活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改变世界经济中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严重失衡状态,为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创造有利条件。

(二)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和中东欧发展中国家为主。亚洲部分,中亚、西亚、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及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欧洲部分,中欧、东欧地区国家也多为经济体量较小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的东盟10国GDP占世界总额的3.3%,西亚18国占比4.5%,南亚8国占比3.6%,中亚5国为0.4%,独联体7国为2.1%,中东欧16国为6.1%,东亚的蒙古国仅为0.016%。*国家名单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网相关资料整理,https://www.yidaiyilu.gov.cn/;GDP数据由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计算所得。世界总数近三分之一的国家的GDP总量仅为全世界的20%左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这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一个重要表现。

按照“一带一路”战略的部署设计,北线将连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国家与中国东北地区,东北亚的蒙古、俄罗斯,以及中东欧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向西推进连通北欧、西欧等发达国家,实现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发达地区的资源流通,保证发展中地区能够双向获取充足的生产要素或产品市场;中心线连通中国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亚国家,西亚国家,并向西推进至欧洲发达地区,促进国内资源要素流动的同时,也推动了亚洲内陆国家与资源大国的对外经济合作进程;南线连通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印度洋和南亚地区;北上推进至南欧地区,推动沿线国家港口城市的开发与建设。总的来看,“一带一路”战略作为顶层国际战略设计,能够从国家层面提高贸易、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性,推动资源要素的集聚与扩散,促进更广区域内国家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是推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有力途径。

(三)优化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能源、交通运输、信息技术产业是“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际产业对接与合作的重点。在战略起步阶段以基础设施及相关领域建设为主体,一批铁路、公路、港口、油气管道、跨境光缆、国际海缆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区域互联互通建设初见成效。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核心基础设施领域的项目与交易额达4 940亿美元,GDP增速为4.6%,高于发展中经济体3.6%的平均增速。*钱箐旎:《 “一带一路”沿线基建项目去年投资总额近5000亿美元》,中国一带一路网,2017-02-16[2017-05-29],https://www.yidaiyilu.gov.cn/jcsj/sjrw/7525.htm.上述项目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国有企业,符合东道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中欧班列、中缅原油 管道、中外沿海港口联动建设等一系列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推进,实现了东道国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国际联通,为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推动本国工业化进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刺激下,“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将有能力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凭借较低的土地、劳动力生产成本建设和发展基础产业,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获得全球生产体系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立足之地。

“一带一路”战略在沿线的能源输出国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建设,一方面,通过投资拉动能源国其他产业的发展,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变能源国单一产业主导局面,实现多元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降低能源需求国家交易成本,可以有效缓解国际能源危机,进而缓解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技术的互通。当今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信息层面的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比实体产业层面更为快捷高效,以信息流调节与引导物质流和资源流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态势。基于信息技术的产业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升级将形成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对世界生产体系产生深刻影响,改变现有的产业分工格局。

(四)提高金融市场服务均衡性

为更好推动金融资本融通,促进“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网络化布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有关机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金融合作。中国政府主导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专项支持亚洲后进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设立丝路基金,首期资本金100亿美元,为“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各项目提供中长期投融资服务。中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设立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规模1 000亿人民币支持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等远东国家的开发合作。中国国家开放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分别设立“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为战略推进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能合作、金融合作等提供支持。此外,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总额达9 822亿元人民币,并建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为境内外金融机构从事人民币业务提供服务。*资料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https://www.yidaiyilu.gov.cn/。

“一带一路”战略由多个中长期规划组成,投融资需求巨大,但沿线国家大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金融市场欠发达。“一带一路”专项资金与贷款项目的设立,从根本上解决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引入外资困难的问题,由中国主导、多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多边金融合作网络正在形成。为方便沿线国家支付结算,降低投资与贸易的风险,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投入使用,为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业务提供便利,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也在逐步提升。加入SDR以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显著成效,“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相关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流通内部化,可有效避免美元币值波动带来的汇率风险,以及国际货币政策分化带来的潜在危机。*陈果静:《金融合作网络正在形成,打通资金通路服务“一带一路”》,中国一带一路网,2017-04-26[2017-05-29],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11745.htm。

“一带一路”沿线金融服务网络的形成将为重点国家与重点项目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支持,进一步推动欠发达国家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发展,改善世界范围内金融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美元贬值给世界贸易、金融、资本市场带来的风险,缓解由美元霸权衍生而来的金融市场失衡问题。

(五)推动国际贸易畅通发展

在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实现稳步增长。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一季度中国与沿线国家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超过16 55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2%。*于佳欣、何晓源:《一季度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增长26.2%》,中国一带一路网,2017-04-28[2017-05-29],https://www.yidaiyilu.gov.cn/xwzx/gnxw/11944.htm。“一带一路”贸易热不仅有效地化解了中国国内产能过剩问题,推动进出口贸易稳定发展,也让一众沿线国家获得了自身产业发展、商贸畅通的好处。

在贸易自由化方面,中国已与沿线11个国家实施自贸协定,贸易总额达20万亿。*《中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11个国家实施自贸协定》,中国自由贸易区服务网,2017-05-11[2017-05-29],http://fta.mofcom.gov.cn/article/fzdongtai/201705/34917_1.html。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区域和跨区域贸易自由化,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完善以开放和共赢为宗旨的多边贸易体系。“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的自贸协定范围更广,涉及多国家多市场多领域的全面合作,有利于沿线欠发达国家冲破发达国家政策性的贸易保护主义与贸易壁垒,进而改善以往自贸协定过于碎片化的“意大利面条碗”困境。此外,中国国内“1+3+7”的自贸区战略部署也将加快推动各区域对接国际市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国内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带一路”沿线贸易的稳定增长与自由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中争取世界经济运行的话语权甚至主导权,摆脱以往不平等地位,推动建立健康的国际经济秩序,在国际贸易失衡治理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成因错综复杂,其解决之道在于从根本上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生产体系和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不平等地位。“一带一路”战略为推动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提升发展中国家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全新平台,从这一视角考虑,或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治理带来新的举措和思路。本文通过总结全球经济失衡的现状与形成机制,从“一带一路”战略倡导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等角度分析全球经济失衡治理的创新路径,就目前战略推进过程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看,是有一定成效的,沿线国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能合作、获取金融资本、对外贸易交流,切实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市场环境得以明显改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必会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带来深刻影响。

【责任编辑:于尚艳】

F113;F125

A

1000-5455(2017)05-0034-08

2017-05-30

赵儒煜,吉林吉林人,经济学博士,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模文,吉林白城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王媛玉,吉林吉林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