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闻标题(headline)是新闻的“题眼”,在新闻报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则好的新闻标题通常短小精悍,生动新颖,能让读者在有限的版面和时间里阅读更多的信息。本文结合大量实例,从英语新闻标题的词汇特点、语法特点、修辞特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关键词】英语新闻 标题 特点
一、引言
英语新闻是一种独特的文体,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个部分。其中标题最为醒目,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标题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作者的立场态度,通常具有简约、醒目、概括、风趣的特点。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新闻工作者应首先把握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以生动简明的文字吸引读者,从而扩大新闻的影响力。
二、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
1.词汇特点。
(1)简短词。为了缩减新闻报道的版面,提高读者了解信息的速度,新闻工作者在撰写标题时,往往使用小词和短语,这些小词和短语被称为新闻体词语。比如用“firm”代替“enterprise”;用“attend”代替“participate”;用“biz”代替“business”;用“soar”代替“increase dramatically”;用“laud”代替“applaud”,这些简凝练简短的词汇,不仅引人注目,还可以节约版面空间。
例1:40 Anhui-Based Firms to Attend ICIF in Shenzhen
40家皖企将亮相深圳文博会
例2:Sino-Russian Venture Expands Biz in Russia
中俄合資企业扩大在俄业务
例3:Tokyos Grain Price Soars
东京粮食价格飞涨
例4:State Council Lauds Local Fiscal Work
国务院表扬当地财政工作
(2)缩写词。缩写词(abbreviation)通常指一个多音节的词语删去一个或几个音节变成的词语,比如“earthquake”缩写为“quake”,“national”缩写为“natl”,“laboratory”缩写为“lab”,或者取词组中每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新的缩写词,比如“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I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缩写为“OPEC”,“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缩写为“R&D”等等。
例1:5-Year FDI in Anhui Province Exceeds US$ 60 Bln
安徽省5年吸引外商投资逾600亿美元
例2:USTC Professor Solves World Puzzle Again
中科大教授再次解决世界难题
例3:CSV Listed on Natl Innovation Demonstration Bases
中国声谷入选国家创新示范基地
上述三个例子中的FDI,USTC,CSV 分别是“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及“China Speech Valley”(中国声谷)的缩写形式。
(3)新词。“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标题除了讲究简洁,还十分注重创新,比如使用“网络新词”(network new words),这些新词通俗易懂,在读者中广为流传。比如“knock-off”(山寨),“foulsbal”(中国足球),“social bubble”(人际泡沫),“phubber”(低头族),“budget wife”(经济适用女),“abenomics”(安倍经济学)
例1:Yarn Bombing in Los Angeles(洛杉矶毛线大爆炸运动)
该标题中的“Yarn bombing”是牛津词典的新晋词汇,指一种由编织爱好者们发起全世界范围的街头编织艺术行为。
例2:Can Japanese Women Save Abenomics(日本女星能否拯救安倍经济学?)
该标题中的新词“Abenomics”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出的经济新政策,被人们称为“安倍经济学”。
2.语法特点。
(1)时态。“请君莫揍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在媒体高度发达,竞争激烈的时代,新闻非常讲究时效性,鲜活性。虽然大多新闻介绍的是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按照语法规则应当使用过去时态,但过去时会给人明日黄花之嫌。因此,为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标题的时态通常以一般现在时,将来时和现在进行时为主。
新闻学中有一种时态叫新闻现在时态(journalistic tense),即用一般现在时态表示过去发生的新闻事件。比如:Li Guoying Meets with BOE Chairman Wang Dongsheng(李国英会见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此外,新闻标题很少用“will”+动词原形表达将来时,而是用联系动词“be”+动词不定式的结构,其中联系动词“be”通常被省略,以缩减标题的长度。比如:China to Help Disabled Person(中国将帮助残疾人);还可以用“be”+现在分词表示正在发生的事件,其中“be”通常被省略,比如:Tourism Sector Growing Rapidly(旅游业迅速增长)。endprint
(2)省略。新闻版面往往是有限的,为了让标题简洁明了,新闻工作者在思想表达清楚的情况下,通常省略没有实际意义的冠词、连词、联系动词、代词等等。此外“and”通常被逗号代替,“speak”通常被冒号代替。
例1:(The)10th Expo Central China Opens in Hefei Today
第十届中博会今日在合肥开幕
例2:Eight (are) Missing after Quake
地震后八人失踪。
例3:VW,JAC to Launch First BEV in 2018
=(VW and JAC to Launch First BEV in 2018)
大众和江淮将在2018年发布首款新能源汽车
(3)非谓语动词。英语的非谓语动词(non-finite verb),主要包括动名词、不定式、现在分词以及过去分词。当表示被动语态时,常使用“be”+过去分词,其中“be”通常被省略,用过去分词直接表达被动含义。
例1:14,776 New Trademarks (are) Registered in Our Province in Q1
第一季度我省新增14,776注册商标
例2:7th National Green Games (was) Held in Chizhou Again
第七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再次在池州举办
3.修辞特点。为了让新闻标题更具有吸引力和可读性,新闻工作者可以在标题中灵活运用不同修辞手段,比如比喻、对比、借代、讽刺、双关、夸张、套用典故谚语等等。修辞手段增加標题的审美性和创新性,从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1:Anhui becomes a Bellwether of National Innovative Development(安徽领跑全国创新发展)
这则标题想表达安徽在全国创新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将省份比喻为“bellwether”(领头羊),摒弃了“lead the national innovative development”这种生硬的表达,从而产生了令人回味的艺术效果。
例2:To Invest or Not to Invest(是否要投资?)
这则标题套用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Hamlet)中的经典名言“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套用名句以后标题非常引人注目,让读者过目不忘。
例3:2017 International Half Eco-Marathon Kicks off(2017国际生态半程马拉松开赛)
该标题中的“kick off”是美国俚语,原指足球比赛“开赛”或“中线开球”,在这里套用俚语,可以营造出比赛生动风趣的氛围。相比之下,“begin”,“start”等就不够鲜明生动。
三、总结
总而言之,英语新闻标题一般凝练生动。词汇上,单词简洁明了,以小词、缩略词、新词为主。语法上,无论是句型还是时态都与日常所学语法有所不同。修辞上,各种修辞格的运用让标题更加形象幽默。新闻工作者要深入了解英语新闻标题的特点,把握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差异,考虑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而达到传播信息和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段云礼.英美报刊高级阅读教程[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0:45-45.
[2]刘金龙.英语新闻标题中的修辞格及其翻译[J].北京:中国科技翻译,2011,24(2).
[3]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4-134.
作者简介:蒋雪婷(1991-),女,安徽合肥人,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15级英语笔译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英语笔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