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蔚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爱护,更渴望教育者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人加以尊重,教育理论界意识到并强力呼吁要尊重学生人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很多矛盾需要解决,有诸多误区需要跨越。
【关键词】班级管理;尊重艺术;体会
自古以来,教育就非常强调“师道尊严”,正所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随着时代的变迁,又提倡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然受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桎梏,教师自有足够的权威要求学生尊敬,而爱生方面更多的是一种偶然的高高在上的施予。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凸显,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他们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师的爱护,更渴望教育者把他们当成独立的人加以尊重,教育理论界意识到并强力呼吁要尊重学生人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很多教师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很多矛盾需要解决,有诸多误区需要跨越。
1 尊重学生没有先决条件
我们面对的这群中学生,他们的生理与心理均未成熟,认识还非常片面,思想观念不沉稳,可以说他们对自己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所以他们的很多言行是不可理喻,无法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到底还要不要尊重他们呢?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教师的职责之一是“传道”。在各人心中,尊重他人有个先决条件,得对方也尊重自己。而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处于成长阶段的未成熟的人,他们的“自重”尚处于朦胧的摸索期,那么此时教师给予他们的尊重就没有了选择,没有了它的先决条件。“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尊重”不也是其中之一吗?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通过自身身体力行的尊重学生,从而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懂得并实践尊重与自重。
在某学校的校报上曾读到这样一则报道:说为了尊重学生,食堂门口设有校报的无人销售点,大家可自取一张,并投一毛钱于旁边钱箱中。开始的两天,大家很踊跃,并主动投币,但很快就开始有人不交钱了,于是这项措施也很快停止了。读后细想,这确实是一项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友好举措,但被我们尊重的人刚开始也被感动过,很快又做出不值得让人尊重的行为来。难道他们不需要尊重了吗?肯定不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在智力发展最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 正因为这样,很多时候,我们要抱着极大的宽容之心来尊重他们。这时尊重就没有了它的先决条件。
其次,心理学规律揭示了尊重一个人是他真正成长的重要力量。在一个人中学求学期间,教师这个角色对学生仍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很多名人的传记中可以看到,在他们的少年求学时代受到了一些师长的影响,极大地左右着他们的理想和追求,而从真正意义地去尊重一个人,让他在你这里得到了充分地理解和鼓励,他会从你这儿寻求信心、力量和支持。可见,尊重的力量、价值都非常大。
2 班集体与个人兼顾,尊重学生有策略。
或许当我们在尊重一个尚未懂得尊重的人时,这份尊重有些沉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已有所觉醒,然在班集体建设上仍延续着大包大揽、伪民主的管理模式。
2.1 人本管理——尊重前提下的班级管理新模式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育对象是健全的、完整的人,人的认知行为和情感是紧密,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教育必须把人作为一个有思想,有情感的统一体加以研究,强调培养“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重视人的价值、情感和潜能。班级人本管理是指班级管理者首先要确立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围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培养学生健全个性而展开的一切管理活动。它正是基于尊重学生个体,张扬学生个性这一前提下产生的班级管理新模式。
为了给学生创设人本管理的平台,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心应由“管”转为“理”,充当班委会顾问,总领其纲。班委会中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发挥管理的最佳职能。同时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陶行知先生就曾提出从教育出发培养学生的“自动力”。“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的培养,使之贯彻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
从上述可见,只有实施了班级人本管理的新模式,才真正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的尊重。
2.2 沟通与交流——尊重学生个体必要的途径
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有位老师以为自己所作所为对班中某个学习上有障碍的孩子相当尊重,不伤害他的自尊心,非常简单的问题提问他,回答正确给予表扬,回答错误也從不批评,连做题也是选择难度低于其他同学的。却未曾料到如此做法不仅得不到学生理解,反而影响了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学习的信心。
这位老师之所以犯下如此错误,关键正是在于她在采取自以为是尊重学生的行为之前,少了与学生内心的必要沟通与交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的话:“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与追求,他们希望得到外界的信任与尊重。作为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根本未与之沟通交流,在尚未真切触摸到学生内心世界,不知其需求到底是什么的情况下,就盲目采取自冠名为“尊重”的行为方式,当然只会给对方造成更大的伤害。
沟通与交流,没有既定的模式,可以通过对话、写信等各种方式进行,它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师生双方敞开心扉,对对方真诚的倾诉,接纳,在相互接受和倾吐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相遇
2.3 理解与宽容——尊重学生个体不变的妙方
教师与学生成长在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的阅历深浅不同,于是很多教师非常不理解今天的学生为什么那么流连游戏机,那么喜欢歌星、影星,其实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痴迷武侠小说那样,他们的心理需要和成长规律仍然和我们一样,只要我们多想想自己年少时一些荒唐的事情,我们就能感受到今天的学生和我们年少时并没有多大区别,同样是可爱的。因此理解与宽容是可以做到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于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说,老师多给他们一点理解与宽容,他们就会多一点自尊,多一点自信,多一点积极与主动。理解与宽容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种度量,一种滋养,更是一种品德。学生在宽容中,才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尊重。
3 尊重的上限是“惩罚”
综上所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确实可以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发展,但它不是唯一的目的。作为思想道德尚未成熟的教育对象,教育者身体力行的尊重行为也是对他们的熏陶、感染,最终达到师生的互为尊重。
与此同时也必须强调的是尊重和理解,决不是溺爱与放纵。当教师的尊重与引导都丧失其最大效用,学生仍继续恶劣行径时,惩罚显然是必要的。我们不提倡滥开罚戒,但也不赞同,姑息迁就就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就是体现人性、人道。对学生必要的惩罚能使其看到犯错误的结果,明确应负的责任,从而达到改过的最终目的。师者作为传“道”者,难道不应该对他们的未来负责吗?而如此作为不也正是对未来的他们的尊重吗?
一个国家不仅要对自己的公民进行道德教育,也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制裁违法乱纪,危害社会的人。而作为教师,深知学生的复杂性,因此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们也是一个是非曲直权威和纪律的执行者。
尊重是一门艺术,在尊重学和惩罚之间得有一个平衡,真正能掌握这个平衡术的人才是教育的艺术家。
作者单位
江苏省无锡市洛社初级中学 江苏省无锡市 2141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