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琳艳
摘 要:文章从将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多读题、多思考,提高对题中字词的理解能力和语感,学会选择条件解决问题,把条件读完整、找出隐藏的条件几方面,研究提高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读题;审题能力;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9-0041-01
如今的数学教学不再只注重“算”,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感知和分析数学语言和问题,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内化,准确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发现数学中的“文字游戏”,使其变得有趣而又充满挑战。所以,如何“读”好数学也日益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读”好数学的目的,其实就是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一、将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
在所有的数学题型中,数学应用题用到的机会比较多。解决应用题也就是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便是读题,通过读来理解题意,然后才能理清数量关系,并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这就得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例如,同学们去植树,四年级比三年级少植一些,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植一些。植树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个年级?低年级学生的言语发展还不充分,在全面理解问题题意上还是有障碍的,所以,很多同学都感到理解困难。正因为他们还不善于全面分析条件和问题,这便涉及数学的“读”。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将“文字”转化为含有数学符号的语言,也是数学中玩好“文字游戏”的一种重要技能。
二、多读题,多思考
低年级学生年龄段的思维自觉性发展还不完善,学生之间的差异很大,大部分孩子无法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在解题时,应要求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多读几遍题,并从中寻找关键字和词来帮助解题。例如,芳芳的身高是135厘米,豆豆的身高比芳芳矮37厘米,豆豆的身高是多少厘米?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通常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从总数中去掉一些,第二种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第三种就是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本题就可转化为“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情况,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矮”就是和“少”结合,此题便理解为“求比135少37的数是多少”。很多學生碰见这个问题,都不愿意去细细“读”明白题意,以致此类题错误率很高。
三、提高对题中字词的理解能力和语感
一般的数学题比较短,信息都集中在少数条件的只字片语中,从字里行间归纳出有用的数据信息来解决问题是玩好数学中“文字游戏”的关键。新课标中提及的1年至3年级的学段目标要求:“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中的简单现象。”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不可或缺的便是学生阅读数学的理解和归纳能力,这就需要提高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能力。例如,某停车场小轿车每小时收费8元,面包车每小时收费12元,某辆小轿车停了12个小时,某辆面包车停了4个小时,轿车和面包车各应交多少元的停车费?题中的“各”字影响着整个题目的解题过程。教师在讲解时,要引导学生理解“各”字的意思,并将这个问题拆解成两个小问题,即“轿车应交多少元的停车费”和“面包车应交多少元的停车费”。这个“各”字在数学题中并不少见,它和“分别”是一样的,都是需要将问题分开解答。对阅读和理解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应当进行耐心仔细的教导,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信心。
四、学会选择条件解决问题
如今的数学教学,更重视孩子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很多题型都是诸如“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再提出一个问题,并解答”之类的开放性习题。学生不再是解题工具,而是要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所以,学生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应用知识。这样的目标,则对孩子们“读”好数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一棵树苗原来高35厘米,生长7周后,高度是原来的3倍,7周后这棵树苗高多少厘米?此题中已知条件有三个,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7周”这个条件其实是多余条件,有的学生在读题时就会错把7周也用上,导致简单题目复杂化而出错。
五、把条件读完整,找出隐藏的条件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注意力无法时刻集中,所以经常会出现马虎粗心的错误。他们思考问题时并不全面,无法整体来“读”好题目。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训练孩子,让其把条件读完整,尤其是要找出没有直观表达出来的条件。例如,幼儿园小朋友参加跳绳比赛,小芳和小文都跳了24下,小华跳了31下,他们一共跳了多少下?教师引导提问:“问题中的他们包括三个人,你知道是哪三个人吗?”学生的积极性被这个问题带动起来,马上仔细地找出题目中出现的三个人“小芳、小文和小华”,这样就使问题简单化了,题目也便迎刃而解。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如何“读”好数学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带领学生玩好数学中的“文字游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只有培养会“读”数学的学生,才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杨凤安.刍议数学教学中的证明[J].教学与管理,2010(06).
[2]谭劲,李光树.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4(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