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丹娜++杨卫军
摘 要: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率下降,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关键要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然而,更加依赖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变化的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很高、就业压力大、创业教育不到位、教育经费仍存在缺口等问题,高等职业教育面临转型挑战的巨大压力。在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只要科学地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学会适应新常态,主动服务新常态,高等职业教育才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高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28-0180-02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总量平均年增长率达9.8%,2012年开始进入7%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所谓新常态经济,一般是指某经济体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后,进而增长乏力,转变为经济增速下行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通常状态[1]。中国处于新常态经济的初期,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多个因素,但最为关键的是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并且研究发现,要从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成为高等收入国家,教育质量、高等教育、高级技能水平具有更重要作用[2]。处于经济新常态下的我国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提升教育质量,发展高等教育,提高高级技能水平。
作为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职业院校从的6所发展到今天的1 300多所,“暴增”200多倍,就在于其满足了中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对职业人才的需要[2]。但新常态经济下,因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使一线劳动者内涵发生变化,迫切需要中高端人才。而我国中高端人才的培养任务一般由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承担,但我国大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升格而来,各院校在发展建设的实践中,首先关注的是生源,其次是教学资源,再就是就业率[3]。所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不是很高、专业特色不鲜明,高职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必须高度重视内涵和质量的关键期。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新常态经济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影响。
二、我国经济增长率变化
据统计,中国经济由1991—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11%下降至2014年增长率6.9%,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发展趋缓,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需找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世界银行前副总裁、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内地在“新常态”下仍有8%的经济增长实力,实际经济增长率应达7%~7.5%;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这些变化揭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速换挡只是表象,转型升级才是实质[4]。面对我国新常态经济,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影响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相对来说更依赖于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模式变成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拉动”,从“劳动力密集型”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就业、创业、经费三方面。
1.对就业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产业升级速度加快,“工业4.0”“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都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和更高的要求。截至2013年6月底,根据湖北省人才市场、17个市州人社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以及前程無忧、华中、智通等4家专业人才服务机构提供的《人才供求信息统计表》样本数据,形成上半年人才市场供求信息报告。首先,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比例如下:研究生,占比为2.86%;本科生,占比为37.85%;专科生,占比为59.29%。2014年《教育蓝皮书》指出,高职高专院校初次就业率为78.1%,“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为44.3%[5]。高职教育的高就业率仅体现了就业“量”的高低,却无法体现就业“质”的好坏。高职招生却出现了“零投档”现象,说明高职教育吸引力低,就业质量不高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切实回应新常态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不仅要以提高就业率为目标,更要关注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培养出适应我国新常态经济发展的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2.对创业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发展动力,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为创新驱动。党中央、国务院适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高职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教育,高职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麦可思《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9%,比本科毕业生高2.1%,说明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较多[6]。同时也说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更易于适应当前我国新常态经济的发展。本科院校培养科技型创业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更重视生产力的转化能力,把实用性作为创业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向。
3.对经费的影响。教育成本越高,经费投入越多;教育成本越低,经费投入越少。发达国家以澳大利亚为例,高职教育的单位成本是普通本科教育的2.62倍;发展中国家以马来西亚为例,高职教育生均培养成本是普通本科教育的2.84倍。因为培养专业型、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需建立大量先进的实习实训基地,所以其培养成本高于学术型高等教育。并且,高职比普通本科培养教育成本高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而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却远不及普通本科,2014年普通本科学校经费投入为6 523亿元,生均教育经费29 533.45元,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只有1 452亿元,生均教育经费16 845.12元。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生均费与普通本科教育投入增长相比,普通本科教育总投入是高职教育总投入的4.49倍,生均教育费是1.75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偏低。因此,在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要想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的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以回应当前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必须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促进高职院校发展。endprint
四、结论与建议
1.提升就业质量。高职教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推动人才向中高端发展,符合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常态经济下其作用越发突显。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清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明确自身任务,变化培养模式,寻找发展动力,转变办学发展模式,全面转入内涵发展,以提高就业质量,培养出适合新常态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
2.构建以创业素质为特征的教育教学体系。创建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7]。高职院校应根据创业教育具体目标、要素等,科学、系统地整合、提炼。创业教育教学内容设置应从单一的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并重的要素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创造力与创业力。衡量创业教育教学内容的质量,应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为标准。交替发展学生创业能力与创业素质,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目标,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8]。
3.构建多元化教育经費机制。教育经费是高职教育培养中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和基础保障。构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多元化经费机制,继续加大政府经费投入力度,拓宽经费来源渠道,统筹各省区经费投入以及校企联合等,以保障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更好地为新常态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何玉长.结构调整与分配改革:新常态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之路[J].学术月刊,2015,(47):27-32.
[2] 姜大源.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对世界教育的独特贡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0-18.
[3] 章永刚.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的构架与运行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5):37-40.
[4] 杨卫军.农民增收:人力资本视角的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0.
[5] 黄碧珠.提升高职就业质量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J].中国高等教育,2015,(2):33-35.
[6] 超过半大学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EB/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16-06-13.
[7] 刘海燕.高职创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及动力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5,(8):4-6.
[8] 匡增明.我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7):27-29.
[责任编辑 陈 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