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班主任工作平凡又伟大。这是因为班主任承担着全面育人的工作,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影响较大。同时班主任工作琐碎又繁杂,从班级建设到对每一个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班风、学风的营造到对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关注,班主任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倾注大量的心血。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个体独立自主意识和权利意识逐渐增强,使薄弱学校的班主任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学困生的转化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任务,艰巨但不能求快,否则将会欲速则不达。新时期薄弱学校的班主任在面对学困生的转化时,一定要树立大的教育观,可以从浸润学生心灵、建立良好关系、改变行为习惯和提高学生学力四个方面逐步进行,讲究慢的艺术。
一、薄弱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薄弱学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学生普遍文化课成绩差,学习习惯和日常行为习惯不良,人际关系紧张,加之家长对学生学业期望值不高,教育观念落后,给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目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校教育评价方式单一,导致薄弱学校的班主任身心俱疲,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
二、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
那么,薄弱学校的班主任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呢?笔者认为,要树立全面育人观,慢节奏逐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全面育人观就是以全面、动态和终身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慢节奏就是顺应现实,以科学的态度逐步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1.浸润学生心灵需要时间
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说过,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的教育,阳光就无法照进学生的心灵。爱是教育的基石,也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的教育首先要从关爱出发,尤其是对学困生。因为与优等生相比,学困生在学业过程中受到的冷落和偏见更多,教师爱的缺失会使他们的思想行为更偏激,更不服从管理。
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小新,在高一刚入学时发型古怪,衣着和他的学生身份和年龄也极不相符。而且当笔者在台上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他在教室后面发出怪异的附和声,这让笔者一下子就记住了他。从此笔者就特别关注这位学生,发现开学一周以来,他一周早上有四次迟到,课堂上睡觉、嚼口香糖,严重影响班风。于是,平日只要有机会,笔者就会和他进行聊天式的谈话,让他慢慢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慢慢地,他也向笔者打开了心扉。笔者让他慢慢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但没有强行要求,而是用激励的语言感化他,使他从内心深处真正发生改变。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学期后,他的转变非常明显。
所以对学困生更要从关爱入手,尊重他们的人格,浸润他们的心灵。同时要让他们懂得,教育不单单是提高学业成绩,更重要的是关乎爱与责任的领悟和传递。通过教师的爱,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而这一切的建立,都不是一蹴而就实现的,都要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
2.建立良好关系需要时间
中国教育报记者张贵勇说过,无数的事实证明,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没有信任的关系便没有教育发生的可能。也就是说,教育的转化作用唯有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上才会发生。那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要尊重学生。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个性等。其次要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业情况、行为习惯和思想动态等,因为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教育的抓手。最后要亲近学生。唯有亲近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也便于让学生有机会了解和理解教师,而不仅仅把教师当成一个生硬的标签。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
笔者所带班级学生小亮现已大学毕业并参加工作,他就像朋友一样和笔者一直保持联系相处到现在。犹记得他刚进入笔者所带班级的时候,笔者发现他是一位自尊心非常强的孩子。有一节课上,他睡着了,笔者让他站起来听课,结果他没有直接站起来,而是直接说:“老师,我清醒了,不想站!”当时笔者想:如果当面批评他,可能会发生冲突。为了尊重他的选择,笔者说:“那好吧,既然清醒了,就好好听课。”课间,笔者找他谈了話,告诉他:“你当时本应该尊重老师,不应该用强硬的语气顶撞老师,但老师为了尊重你,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你。你应该明白,尊重是相互的,以后你也要懂得尊重别人。”通过这个事件,他把笔者当成了朋友,于是笔者和他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3.改变行为习惯需要时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受其成长环境和思想的影响,并且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所以要改变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一,班主任要以身作则,树立学生做事的标杆。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教育的基本常识。其二,班主任要制定可行且有一定弹性的班级制度,大力培育班级文化。没有制度就没有规则,但薄弱学校的班级制度不宜苛刻,而应该有一定的弹性,更重要的是通过班级文化来引领学生发展。其三,班主任要按青少年发展规律实施教育。青少年的成长有阶段性、反复性等特点,在某一个阶段会集中表现出某一特征,同时教育效果也会出现反复,所以班主任需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
三、提高学生学力
学力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受人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规律的制约,提高学困生的学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用说快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了。为此,在教育管理中,要树立大教育的观念,不以成绩论成败,而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追求目标,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愿景;要改变单一的评价观,采用多元全面的评价,同时也要从重终结性评价向重过程性评价转移。须知,鼓励和支持才是学生内心持久的动力,也是不断提高学困生学力的动力。只有当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我和信心,找到学习和存在的意义时,他们才会爱上学习,也才会花时间和精力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哲理以及大量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应该是一门慢的艺术。教师用爱浸润学生的心灵、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时间,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学力需要时间,所以对于学困生的转化绝对不能操之过急,而要尊重客观规律,当然也要敏锐抓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促进他们快速转化,这是不矛盾的。
(责任编辑 张慧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