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探究

2017-10-26 14:57林娟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本教育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林娟

[摘要]“生本教育”是一种一切为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视学生为独立的生命个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生本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建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小立课堂,大做功夫”。这种教学形式,真正实现了语文课堂的高效,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

[关键词]生本教育;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习惯于将活色声香的文章硬是肢解得血肉模糊,上课讲得唾沫横飞,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厌。这一缺点完全不能适应大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应该是最有生命力的学科,作为母语学科,语文教学革新也应该走在前列,应该用最简单的操作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一、转变观念。革新思想

大胆的还权给学生,包括:把课本研读权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活动的空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体验权还给学生。曾经我很勤快,每节课都力求讲全讲满讲深,以至于即使借助扩音器声音也处于沙哑状态。而现在,我变“懒”了,通常情况下,讲授时间不超过15分钟,甚至整节整节的课全丢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折腾”。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已经会了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只讲重点、难点,只讲易错、易混、易漏点,只讲规律和方法。近两年的课堂实践,让我和我的学生获益匪浅。

二、改变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自主学习

生本课堂没有预习,而是学生在课堂的前一部分时间自主学习,确保学习的真实性。没有独学的深入,就没有群学的高效!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前提和保障,只有独学的深入,才有群学的高效。语文自主学习包括:自主阅读,自主梳理基础知识,自主总结问题,这是学生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讨论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已知、已会的知识心中有数,对疑惑、障碍聚精会神,听课有了侧重点,学习新知就不会盲从。

(二)小组合作

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在这个环境中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大胆说出所想、所感、所悟、所疑,问题自己提,答案自己辩,结论自己找,“人人有点,点点有思”。

教学中,教师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常情况下4-6人为宜,组长(副组长):负责讨论过程中的组织和裁判,检查本组同学对所讨论问题的掌握情况;记录员记录整理讨论过程中小组成员发言,要求组织能力强,下笔快的同学担任;汇报员负责汇报小组中的讨论结果,要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担任;操作员负责小组中的操作工作,要求心灵手巧的同学担任。值得注意的是,小组内各成员分工不分家,都需要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对组内结论进行更正或补充,求同存异,开放心态学习。合作时也可根据教学需要采用“组内异质,组问同质”的两次合作方式。

组长在这一环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组长需带动本组学生发现问题,学会质疑,然后归总本组问题,互动解决问题,对于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展示环节中全班互动,最后教师通过诱导鼓励解决问题。

(三)交流展示

课堂展示是课堂上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是点燃学生智慧的重要抓手。为展示营造氛围,要让学生“敢展示,会展示,能倾听”。

所谓的“敢展示”,就是指教师注意建立一种良好的生生、师生关系,积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精神上自由,有表现的欲望。配以适当及时的激励机制,发挥优生的辐射作用,为差生“治懒”。在学生展示过程中,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所谓的“会展示”,就是回答展示什么和怎么展示的问题。展示不仅仅是展示一个结果或一个结论或对错,展示内容包括诸多方面:展成果(知道、理解、明白),展问题(不解、不同、疑惑),展思路(依据、论证、结论),展过程(步骤、要点、规范),展观点(看法、见解、理由),展方法(多样、发散、迁移),展规律(一点、一类、一片),展体系(梳理、穿线、建构),展意义(教训、感悟、启发),展质疑(异见、批判、建议),展发现(盲点、疏漏、生成)。这些内容一篇课文或一节课不可能都展示,根据文章具体情况和学生学习实际问题与收获有所选择;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又能灵活变通,形成学习策略。要达到展示的效果,一方面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找到带有普遍意义和近似性的“问题”进行展示,让学生找到容易混淆的或者核心的知识问题才拿出来做展示,而另一方面,则需要老师教给学生必要的展示的技巧,比如思维导图,更形象和具体等。

所谓的“能倾听”,就是交流展示时,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做好笔记。对展示的内容其他组可以举手质疑,也可以补充完善或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老师可在学生外围巡查,以督促不认真的学生。

(四)适时点拨

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和展示后,学习材料的重点、难点、疑点和易混点暴露无遗,这时候教师的“后教”就不会盲目,教学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的放矢,达到“以学定教”的目的。先学后教不仅是先后问题,更是突显和落实教学核心,解决教学重难点和疑点的问题。

点拨的过程就是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学生点评时,老师要聆听每句话,关注每个细节,根据情况给予恰当点拨,可以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联想质疑,也可以就某个问题启发学生拓展深化并提炼出规律性的结论。老师的点拨、强调要从效果出发,点重点,点规律方法,点透,点到位,注重整合,要有单元整体教学思想。

三、全员参与。达标巩固

一节课的效率高不高主要看达标率,要组织学生认真反刍当堂学习内容,构建清晰的课堂知识网络,当堂内容当堂清出底子,迅速、独立完成当堂检测。教师在设计练习题时应注重梯度,基础题,较难题和挑战性题三种类型,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提升。做到“步步清、堂堂清、篇篇清”。课后尽量实现“零作业”,“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如需布置,只布置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提升学生能力的拓展作业。

学语文,课下功夫和课上功夫一样重要。调动学生个体参与的积极性,每个学生心里都应该有一个愿景,那就是“学‘活学‘实语文,老老实实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强调组长参与的力度,做好检查督促工作,包括:组员学习笔记、听背默情况、字迹书写等。起好协调帮助作用,包括:协调组员关系,架起师生桥梁,跟踪帮助学困生等;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言传身教,从自己出发重视语文,并带领阅读,帮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监察指导,周末分配好各科学习时间,特别是语文学科,协助老师抓听背默过关。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通过研究表明: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也就是说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習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所以,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不要讲得太多,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学习,与其讲得唾沫横飞眼冒金星收效甚微,不如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做智慧的懒老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本教育合作探究高效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