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雨飞
摘 要:普通高中教育仍以应试为目的,各科学习基本以题海战术为主,特别是数学学科,教师在学生大量做题的同时辅之以简单的讲解,并没有针对性地去总结做题方法和思路。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解题思路,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中数学;答题思路;措施
高中是学生基础教育的提升阶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生在高中时期都被数学所牵绊,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虽沉溺于题海,成绩却提不上去。高考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而数学是高考中极为重要的一科。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战胜数学,主动探究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学习效率。
一、传统数学教学的误区以及解题思路的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先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讲解例题,然后再出练习题让学生解答,最后讲解练习题。这样的过程会让学生很容易得到解题思路,但丧失了解题自主性,教师也忽视对学生的启发,最直接的结果是学生只会这一道题,再遇到稍微不同的题型就难以形成正确思路。
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解题能力,解题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探究的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出题者的意图,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水平,培养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去探索数学,用数学思维和逻辑去分析问题,让学生不仅在学习中,甚至在日常处理各类问题时都能有所帮助才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高中数学解题思路的关键点
1.形成正确的思路
学习数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要有自己的计划,不能盲目求快,应该在制订自身学习计划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形成答题方法。形成正确解题思路的前提是有一个清晰的数学知识脉络,只有在反复研读数学课本、掌握基本原理和公式的基础上,才能在平时的数学练习时反复运用,积累经验,最终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2.认真审题
初中和高中的数学学习有很大不同,相较初中数学来说,高中数学难度更大,学生要针对新知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以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高中数学需要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高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看题,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了解出题者的意图;二是分析题目,在看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确定相应的条件,确定大概的解题思路;三是解题,经过看题和分析后,根据题目的问题和条件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完成相关的解题过程;四是检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将已经解出的答案套入到问题中检验正确性,防止纰漏,同时把做错的和典型的题目记下来,方便日后查看。
三、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1.学会看题并分析题意
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首先要求会看题,看到一道数学题务必先看题,并分析题意,这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一定要非常重視看题和分析题意,如果出了错,后边的解题思路和过程、答案就会错。学生拿到题目后,务必要认真看问题和已知条件,摸清出题者的意图,注意题中的细节,便于正确答题。
2.学会多维度答题
数学是非常灵活且讲究逻辑性的科目,学生需要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发散思维,从不同的维度去答题,去思考,形成答题的方法和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多维度思考问题一般可以得到多种解法,当学生能够主动总结,主动分析,去探究题目的多种解法的时候,数学基础就会越来越牢固。
3.检查并总结
数学学习较好的学生善于总结,一般都有自己的错题本,错题本记录了平时答题时所犯的错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水平,不断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具有典型意义的题目进行总结,可以很方便地将问题分类,将大意做错的和解题思路不对的分别进行整理归类,不但建立了自己的解题思路,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考试前的综合复习。但是要注意,对题目进行总结整理的时候,一定不能认为多了就好,要对典型题目进行收集。
四、结束语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水平,形成正确的答题思路,做题时一定要具备良好的习惯,不断对问题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剖析,构筑完整的数学知识脉络,不断查补薄弱环节,积极乐观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张崇阳.关于高中数学解题技巧的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版,2016(11):52.
[2]陈迎语.关于高中数学解题中有关条件的观察和利用的思考[J].教育:文摘版,2016(11):130-131.
[3]柯秀敬.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