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有效性和趣味性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

2017-10-25 00:28贾亮彭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6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有效性

贾亮+彭娅

2.河南省淮滨外国语学校 河南淮滨 464400)

摘 要:小学阶段是人们一生中重要的学习阶段,在此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打下坚固的基础。数学是小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科目,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者家长都在此科目上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所获得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需要采取措施来提升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将有效性和趣味性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探讨,先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有效性 趣味性

引言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小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为了能够采取措施将趣味性和有效性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文章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由此能够了解到,现如今不仅在教学模式上存在很大弊端,教学和学习任务也较为繁重,无法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将趣味性和有效性融入到其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从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来看,其存在很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首先,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便是数学科目的学习较为平淡,常常造成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失去兴趣,再加上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使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沉闷与压抑,学生本身很难在数学上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相对较差。

其次,小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由于我国一直以来所采取的人才选拔方式为应试选拔,虽然该制度在近些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依然还应用于我国教育中。我国人口基数相对较大,中考和高考的形势较为严重,这便要求学生从小学就能够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为了能够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绩,常常压迫学生进行学习,这使得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承受很大的压力,从而不断厌烦学习[1]。在这种学习状态下,小学生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不会感受到学习任何的趣味性。

最后,教学任务繁重。我国人口数量非常多,学生也相对较多,但是教育资源却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为集体教学。集体教学使得教师拥有非常重的教学任务,其无法根据每一个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无法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大部分学生为主,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相对较为理想,但也限制了小学生在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上的发展。

二、将有效性和趣味性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措施

1.重视学生想象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其最为重要的问题便是要求老师与学生能够达到某种程度的默契,教师所需要做的事情便是不再束缚学生,将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有关于旋转、对称以及平移等方面知識的学习,需要让小学生自己去学习和领悟相关知识,从而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在该内容具体教学中,教师常常使用板书来对其进行讲解,但是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相对较差[2]。而当利用学生通过自身想象力,将其在游乐场中所玩过摩天轮等设施进行举例,让学生将这些设施进行分类,可以将该方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清晰的印入到学生脑海当中,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视数学实践

针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数学知识简单的图形计算和数字罗列,但事实并非如此,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如果小学生要想从小就打下较为良好的基础,便需要充分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要重视数学实践。例如,在讲解铅笔长度此节数学知识时,教师可以借用身高、书本长度等让学生对长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生在生活中类似的生活经验对铅笔的长度进行测量,而且还可以借用该关系使学生了解到米、分米、厘米以及毫米之间的数量关系[3]。通过具体的数学实践不仅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能够拓宽小学生的知识范围,能够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3.掌握学生学习心态

从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来看,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均为教师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只需要负责听讲与笔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没有拥有主动权,而且也不需要拥有自己的思想,学习相对较为被动。如果教师在教学时,采取疑问的形式进行教学,那么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习心境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好。例如,在讲解有关于东南西北的知识时,一般情况教师只会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知识,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较差,很少有学生能够记住这些知识,但如果采用疑问的方式进行教学,那么效果则会产生非常大的不同,并且能够受到气氛的感染激发自身在数学知识上的学习兴趣,所产生的教学效果更是事半功倍。

4.合作与交流

为了能够改善当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始采用小组讨论或是合作教学等形式,利用这些教学形式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们能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独立进行思考,其不仅能够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智力,而且还能够有效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例如,在对图形与变换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课前教师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分组制作各类图形,通过这种活动实践,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并能够将自己获得的成果分享给其他人,而在该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指点,做好相应工作即可[4]。

结语

总之,小学阶段是人们步入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如果想要激发学生在小学数学上的学习热情,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本身的有效性和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如何能够将有效性和趣味性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重点思考。文章从四个方面对融入的具体内容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洁,邓玉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探索[J]. 改革与开放,2009,(07):193-194.

[2]姜敏.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 科技展望,2014,(20):60.

[3]郭荣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教学[J]. 学周刊,2017,(25):35-36.

[4]刘玉平. 如何加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07):163.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有效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