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初探

2017-10-25 10:11甘培荣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探究在高中生物课堂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提出“引”“讲”“挖”“用”四种在课堂上实施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B-0051-02

核心素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学科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的框架下,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依学科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实现殊途同归。生物学科也有自己的独特方式,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生命的奥秘,培养学生的科学观与创新意识,关注环境与社会,培养敢于担当的,有国家情怀的合格公民,这是生物学科教师的使命。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教育的意义

2014 年 3 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育人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如何落实。21 世纪初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繁、难、偏等问题,并在培育学科素养方面起到较好的推动作用,废弃了原来的教学大纲,出台了课程标准,对学科教育教学目标达成设计了标准,但对学科知识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要求,也使得课程内容相对偏多;而且课程标准对学科素養、学科能力的具体内容、培育途径及评价要求较为笼统,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教学实践杂乱。也给不少教师有意无意地以“夯实双基”“拓展视野”“训练思维”“培养能力”为借口,在课堂上教授了过多知识、安排超负荷训练。这样的教学,剥夺了学生深度学习、合作交流与体验成功的机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身心健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适应自身可持续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变革、满足国际竞争的需求?教育部审时度势,提出了“要组织研究提出各个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 最终确定把核心素养体系放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放在基础地位。经过专家团队的研究探索,最终形成《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成果报告。

核心素养是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是教育任务使然。人的全面发展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素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我们从事的教育活动,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学科地位与作用,要从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转到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上来;其次,要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以核心素养统领教育行为,以教材内容为主线,根据章节内容的不同,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案,构建具有学科特色、章节特点、核心素养呈现多样的多彩核心素养教育格局,形成有学科鲜明的核心素养教育模式。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策略

核心素养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在学科教学上要有具体的体现与落实,不同学科有自己学科的特殊性,只是殊途同归。比如,生物学的核心素养是学习高中生物学过程中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由四个要素组成,即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学生的发展是教育下的发展,是学科知识的积累,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科教学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需备教材与备学生。这是教师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下面以生物学科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核心素养教育。

(一)引——引导学生探究,引起学生共鸣。引是引入,是激发。传统的教学也有引入,引起兴趣,产生共鸣,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特别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笔者觉得这种“引”,应注重在材料的选择上,生物教师要关注最近发生的生物科技重大事件,从中攫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内容,以此增加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比如在讲细胞工程,可以介绍最近科技部公布的“干细胞及转化实验”,让学生了解国家对科技发展的重视,了解生物科教的前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科学精神与国家情怀,拉近与社会之间的距离,贴近生活的实际,塑造美好心灵,逐渐成为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国家公民。

(二)讲——讲是讲生命的事实,讲生命的规律,让学生体现生命学的味道。传统的教学中,讲就是讲授法,讲授法的特点就是讲,讲也是教师的基本功。现在关键的是讲多少?讲什么?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生命的科学,本身就非常有特色,是研究生命的,生命是灵动的,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如果我们讲的内容是缺乏生命力的,本身就不符合生命学科要求。因此,我们讲的应该是生命事实,从事实中找到生物的原理,再从生命的原理中,寻找更多的未知。从人的思维发展来看,就是创新思维的训练,也是能力发展培养的过程。我们摒弃功利主义,反对大量的机械背诵与题海战术,回归生命课堂本质。

(三)挖——挖掘学生关心的问题,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挖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引向深入,探索知识生成的过程。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很快,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这样看似教师的作用被弱化,实际并非如此,教师主导作用更突出,要求更高。如果教师挖得不够深,生命课堂就失去生命力。大家熟知的中国宇宙飞船的升空,是国人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作为生物教师如何引发学生对航天技术感兴趣,又联系到航天与生命关系?如果教师没有挖的功夫,就不能让学生产生更多的联想。如果挖到位了,学生会有探究的欲望与动力,就能激发学生对遗传育种、对人类失重的生命状态的兴趣,使航天梦与宇宙生命梦结合起来,努力探求生物奥秘。

(四)用——是运用,是运用概念、原理等解释生命现象,并能关注社会,初步学会判断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方案。用是运用,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体现。学科的学习既是知识的积累,也是能力的发展,更是人类思维结构和方式的变化。在综合素质发展中,最重要的就是思维发展的变化。在平常的学习中,很多时候都是以作业练习为载体,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能力的高低。其实不然,对学生的能力发展评价,不应该拘泥这样的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对问题的思考力,特别应注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天都能看到很多的花花草草,面对美丽的花卉,有心、用心、细心的学生可以发现很多生物学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若能通过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分析与判断,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再如,世界上每一次变异的病毒或细菌的出现,如埃博拉病毒、刚开始都会引起疾病的传染,再引发社会恐慌,但最终都会被人类所征服。再次说明,掌握了科学理论与原理,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懂得学以致用,形成良好的理性思维。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学科教育是整体教学的一个方面,如何融入并积极发挥各学科的独特作用,是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每一位教师应该在教学园地中,因地制宜,因科制宜,因势利导,在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扎实推进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

[2]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J].中国考试,2016(10)

【作者简介】甘培荣(1964— ),男,广西容县人,桂林市第五中学校长,桂林市教育学会生物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综合管理。

(责编 韦 力)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