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问题的探究

2017-10-25 09:42许开明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衔接问题对策

【摘 要】本文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实际,分析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面临对学习内容的不适应、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物理学习中的不适应、学生的理解能力差等制约因素,进而提出高一做好目标规划、缩短学习适应期、多层次教学、注重渗透物理方法等相应策略。

【关键词】初高中物理 衔接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B-0027-02

高中物理难学、难教,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一直是物理教师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笔者在长期的物理教学中发现,由于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综合性比较强,在学习物理知识、研究物理问题时,会经常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物理概念描述言简意赅,学生往往理解不透彻,也就是说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等等。所有这些,都阻碍着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

一、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现实障碍

笔者结合物理课堂教学实际,对高中学生物理学习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高中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面临以下现实问题:

1.学生对高中物理学习内容不适应

初中的物理教学主要以现象教学为主,多以日常、直观了解的物理现象为主,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物理现象也不难,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与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是相同的。因为难度有限,所以对数学能力的要求也比较低。例如:初中学习时要求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但一般只做同一个物体上并且是二力平衡的受力分析,也就是两个同一直线上力的分析,这时,只需要学生知道二力平衡应该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了。到了高中物理的学习相比于初中来说就复杂多了。例如:同样是受力分析,高中就要求多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就是说要对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进行分析,甚至还要对连接体进行受力分析。而更为重要的则是高中物理知识相互关联性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中的物理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打好基础,将所学知识层层积累,逐步提高。这就要求高中学生要有更高的逻辑推理和归纳演绎能力,而这些提升了学生思维上的台阶,造成学习困难。

2.学生的数学基础差和将数学知识迁移到物理学习中的不适应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具体表现在:基本数字运算能力差,解方程能力弱,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不会或不熟练,数学表达式的含义不清,文字运算就更是不能理解了。例如:运动学中 V-t 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表达式是 V=V0+at,类似于数学中的 y=b+kx,但具体到图像问题中学生就不能理解。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初中数学中虽学了这个内容,但却没有用来解決问题的实际应用,斜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也没有明确要求,学生对此一时很难适应。

3.学生的理解能力差

物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除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应用有较高的要求外,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是制约学生学习的一大因素。具体表现在:①学生整体呈现比较浮躁的状态,不能认真阅读试题,分析题目叙述的模型及含义,题目稍长就不能做到认真阅读。②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弱,关联词含义不懂。比如:“只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正确理解应为“发生弹性形变是产生弹力的前提,是必要条件”,因此这句话是对的,而学生却不能理解这一点;又比如“不管物体是否受空气阻力,只要物体下落的高度相同,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就相同”,这显然是一句错误的叙述,而学生理解为“不管物体是否受空气阻力”就是“忽略(不计)物体所受的空气阻力”,因而认为是正确的。③读题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前读后忘,读完题脑子里一片空白。④读题抓不住关键词,分不清语法结构。

4.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

调查发现学校学生对物理学习普遍兴趣不浓,认识不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没有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和意识,再说远一点,对自己的高中生活没有规划,没有目标或目标不是很明确。少数学生虽然喜欢学物理,但迫于思维能力及数学基础薄弱,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时间久了,也就失去信心了。

二、针对初高中物理教学的不同做好教学衔接的应对策略

充分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做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策略,要提升学校学生的物理成绩,就必须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最大限度地排除障碍,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从目标规划做起,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重塑学生自信

升入高中,学生的心智发育更加成熟,更加懂事了,也更明确自己要干什么了,学习上也要由初中的“要我学”转化为高中的“我要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心中要有明确的方向,准备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要考入该大学该专业高考成绩需要达到多少,每门课成绩要达到多少,所有这些,从高一开始就要有所思考和规划。细节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我们要把学生的习惯养成作为高一学生教育的重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生活习惯,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记好笔记,课后要按时完成作业,还要有计划地进行章小结、周小结、月复习。而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的学习生活更是高效学习的保证,从细节做起,消除障碍,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重塑学生自信。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缩短高中学习的适应期

俗话说:“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新时代的高中生来说,他们对新鲜事、新思想的猎奇心理是非常强的,这些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在某些方面也是有积极作用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的猎奇心理,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通过各种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例如讲到惯性时可以结合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分析事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讲到圆周运动时则可以引导学生试一试、做一做“怎样使碗中的水在碗口向下时不倒出来”,之后老师再播放水流星视频,讲解其中的原理。这样联系实际教学,使学生觉得学习不再单调乏味,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不自觉地就适应了高中的学习。

(三)多层次教学,放缓坡度,增强延续性,促进知识螺旋式上升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各方面都面临着过渡与适应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一蹴而就地掌握,做到一步到位,而应该从学生的实際情况出发,放慢教学进度,放缓学生学习的坡度,循序渐进。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就要在用到相关数学知识时进行补充讲解,如讲到运动图像时,要复习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及其图像;讲到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则要设计解直角三角形的专门练习题进行练习,并结合物理问题讲解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在讲解物理问题的解决方法时,则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循善诱,由浅入深。例如在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就要注意控制教学的进度,先分析物体受一个力的情况,再逐渐拓展到物体受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练习水平面上的动力学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问题;先研究单个过程的动力学问题,再逐渐深入到多过程动力学问题等。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例题和练习题,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进步,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四)渗透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教学,使学生尽快入门

学好每一门学科入门都很重要,物理是一门逻辑严密、规律性很强的自然学科,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时刻渗透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准备。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建立和训练,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进行大量的练习和解题。

现在的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会分析物理情景和过程,只会生搬硬套公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讲解习题时要重点讲清楚解题的思路,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并把所讲解的知识用示意图的方法模型化、具体化,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解题思路。教师示范性地写出解题过程和步骤,切忌认为问题简单,就直接在黑板上写出公式。除此之外,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作图习惯。我们都知道静力学要作受力分析图,运动学要画出运动过程图,动力学则要求以上两点都要具备,所以,要尽可能形象直观地放映物理过程。例如传送带上物体的运动问题,就要分段解析,哪一段是加速,哪一段是匀速,教师要示范性地详细板书说明并讲解解题过程,做到图文并茂,清晰明了,这样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归纳。

总之,要充分析认识物理学科的特点,了解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实际情况,正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多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跨过初高中物理衔接过渡的台阶,突破高中物理教学的现实障碍。

【作者简介】许开明(1972— ),男,大学本科学历,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讲师,研究方向:高中物理教学。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衔接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试论新课标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
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