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有效衔接对策研究

2017-10-25 16:35范何勇
广西教育·B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有效衔接高中学生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衔接存在的问题,从人才培养机制、课程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实现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有效衔接的对策,以此推动实现高中教育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关键词】高中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 高校自主招生 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8B-0006-02

随着高校自主招生的发展,普通高中在人才培养机制、课程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出现了教育资源的突发性短缺,这在短期内对普通高中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提出了巨大挑战。

一、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衔接存在的问题

本文结合近年来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题,针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目标相互适应的人才观、课程观、评价观等项内容进行问卷设计,并对 2016 年的高三在校学生、普通高中的学校领导、任课教师、职员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显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的衔接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高中教育育人的效果与高校自主招生对人才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自主招生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对自主招生招收对象有具体规定:“招收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目前的高中教育,受制于升学的人才培养途径,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关注不够,这很难适应高校自主招生对人才的要求。

第二,高校自主招生测评内容与高中课程呈现一定脱节现象。高校自主招生笔试、面试内容存在大量“超纲”现象,让中学教育有些无所适从,在课程内容上与高中知识缺乏有效衔接,高中阶段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缺乏一定针对性,高校自主招生对高中教学引导作用有限。

第三,高校自主招生主要看分数,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高校自主招生的参考意义有限。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除了“学业水平”外,其他绝大部分内容都带有主观性和可人为操作性,很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目前尚缺乏诚信有效的监督机制,这些都导致它在高校自主招生录取中难以起决定性作用。

二、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有效衔接的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普通高中应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的对策,以此实现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有效衔接。

(一)构建新人才培养机制以促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培育

目前,普通高中在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方面缺少系统性,学科竞赛辅导仍是学校培养这类人才的主途径。普通高中应从理念、资源等方面加强探索与建设,以促进新型人才的培养。

1.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高中教育应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有后劲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高中教育除了传授一般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应传授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论证、判断等思维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把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

2.加强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一流的师资是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关键。加强师资团队建设的举措包括:引进一批富有研究型、学术型的师资;有计划地引导普通高中教师参与企业和科研院校的研究活动;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校的人员到普通高中任教;改革目前普通高中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同等待遇。

3.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实验室。实验室是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重要平台。普通高中应加强实验室建设和投入,建立数学和文科实验室,引进和更新专业化的仪器设备;鼓励普通高中与企业、科研院校合作建设专业实验室;有条件的学校直接引入“中外合作”建设实验室模式。普通高中应充分发挥实验室作为科研基地的作用,以推动新型人才的早期培养。

4.鼓励学生参加学术类课外活动。学术类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深化和補充,它不仅是考核学生不可量化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实现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学生可参加的学术类课外活动包括:奥林匹克科学活动、演讲与辩论、学术团队、艺体活动、报刊编辑、航模、高校组织的科技营和体验营等。

(二)加强新课程建设促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培养

目前普通高中在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课程建设等方面缺乏针对性,还需要从课程观念、课程开发与设计、课程实施等方面加强探索与建设。

1.树立正确的校本课程观。普通高中要贯彻国家课程的价值取向,厘清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样本课程观。校本课程开发必须首先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其次立足于本校学生发展实际需要,从真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优势发展、个性发展、创新发展的高度,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科学整合设计,进行持续性的课程设计。

2.加强精品课程的开发。普通高中应积极开发能激发学生对某一领域产生研究兴趣的课程,开发培养学生项目研究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基本思想和经验的课程,开发指导学生开展某一领域真实问题、挑战性问题的能力的提升性研究型课程,开发基于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人文素养类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鼓励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与高中学校联合开发研究型或学科实验性课程。

3.构建有深度教学的课堂。深度教学是一种发展取向的目标定位。它从学生的生成与发展出发,围绕着学生的知识获得、品格塑造、德行养成和价值观形成来处理知识问题和开展教学活动。深度教学强调深度理解知识,强调符号理解、逻辑学习、有意义学习的统整,强调知识的转化和个人意义的建立。教师善于将技术使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高层次思维技能整合进来,实现如何改善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结构,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endprint

4.大力贯彻实践教育。高中教育应认真落实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必修综合实践教育课,加大常规实验、创新实验、社会调查或科学考察、军政训练、劳动实践、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职业体验等实践教学的总学时,适当开展技能实训、企业见习、专业见习、生产实习、创新实践等活动,以突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新的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培养

目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还没有专门引导培养“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评价机制,还需要在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方式、评价监管等方面加强研究和突破。

1.树立正确的学业评价理念。普通高中应树立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科特长的学业评价理念,通过探索“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培养目标导向的学业评价标准,将学业评价作为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人格的一种手段,评价突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为“适合学生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支撑环境。

2.加强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在评价范围上,在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还应深入到学生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评价,从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创新思想、发表文章(作文、论文)、获得专利、作文竞赛、课题研究、参与调查研究、实践活动等多个维度全方位对学生做出评价。

在评价方式上,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高利害测验应突出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探究与解决问题、创新意识等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和思维发展状况。过程性评价应主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

在评价基准和测量工具上,大力倡导个体内差异评价,慎用相对评价。编制和开发基于学科或跨学科课堂的深度教学的形成性评价工具,编制和开发基于学科或跨学科实验的测量工具。

3.引入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第三方评价机构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独立、专业评价,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评价中扮演着方案制订的设计师、过程跟踪的裁判员和结果反馈的咨询师三重角色。第三方评估机构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具有相对稳定的专业评估人才队伍,内部管理规范,社会信誉良好,以此确保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发挥积极作用。

4.加大评价监管的力度。评价突出写实记录、公示审核等,建立全省统一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电子信息系统,实行高中学校、区(县)教育局和市教委三级管理,并完善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只有评价的信息材料真实可靠,高校自主招生才会大量使用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質评价的信息。

总之,从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新课程建设、构建新的教育评价机制入手以促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类学生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素质教育评价结果和信息在高校自主招生中的作用,实现高中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有效衔接,并以此推动实现高中教育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尚 星.核心素养与深度教学[J].大观,2016(2)

[2]张铭凯.第三方评价机构参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可能、角色与运行[J].教育发展研究,2014(20)

[3]范何勇.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衔接存在的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新课程,2017(6)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研究课题“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高校自主招生的有效衔接研究”(GDJY-2015-E-b002)。

【作者简介】范何勇(1975— ),男,四川宜宾人,广州市第七中学教师,中学历史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评价。

(责编 刘 影)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有效衔接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解析中高职贯通班级语文课程的有效性衔接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终身教育背景下中高职英语类课程有效衔接途径探究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小学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