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云+刘光平
摘 要: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一些非遗项目传承空间日益萎缩,非遗传承出现了人才“数量寡、文化底、创新平”的现象,许多非遗项目濒临消失。学校的职业教育既能保证学徒数量稳定而广泛,又符合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特点,能够科学、规范、持续培养传承人才。因此,本文立足高职院校培养有学术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素养的非遗人才目标,从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分层模块化课程设置和多元化“非遗”师资队伍建设三方面探索非遗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遗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6-0194-01
一、非遗传承发展中面临的人才问题
“在5000多年文化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①因此,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基因,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然而,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一些非遗项目传承空间日益萎缩,非遗传承出现了人才“数量寡、文化底、创新平”的现象,许多非遗项目濒临消失。
非遗传承发展中出现的人才窘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形式不可持续。当前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主要有大师个人培养、家族传承、企业培养等形式,这些形式或多或少的都存在不足。大师个人培养学徒能够口头传授,但学徒难觅且不稳定,财力支撑不了长期学艺;家族传承是亲属间传授,但学徒各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企业培养能保证长时间学艺,但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学徒往往只掌握一道工艺就进入生产过程,掌握不了全面的技艺。
由此看来,传统的非遗培养形式已解决不了出现的非遗传承人才危机,目前只有学校的职业教育既能保证学徒数量稳定而广泛,又符合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特点,能够科学、规范、持续培养传承人才。因此,积极探索新的高职院校非遗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大意义。
表1: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形式
二、高职院校非遗人才培养的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职专业教育水平为标准,以非遗产业需求为依据,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可持续发展潜质的非遗复合型人才。那么,这样的非遗人才既要懂非遗技艺又需懂保护与管理,以此适应非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实现非遗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非遗复合型人才具备的能力素养可以认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术素养的培养
由于非遗产业是一门研究领域广,涉及内容丰富,交叉性强的综合学科,非遗人才首先需要具有深厚的非遗工艺文化底蕴,从非遗相关理论知识、非遗相关专业知识、基础文化知识及应用知识展开教学。培养除了非遗相关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外,还要设置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以及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方面相关课程,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类的实践性知识。
(二)职业素养的培养
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非遗保护与管理以及营销推广方面,将“应用”环节凸显出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运作方式、与非遗保护的相关部门的职能归属等基本的业务知识,掌握相关产业的政策和法规、典型行动模式或最终推行和解决的方案等。
(三)创新素养的培养
学术素养可以通过知识的学习获得,职业素养也可以通过应用实践来掌握。而创新意识素质具有高难度的培养特点,且是所有素质培养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我们需从三方面来进行侧重培养。首先,培养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其次,具备优秀的团队领导与协调能力;最后,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敢于突破常规,具有创意、创新、创造意识。
三、高职院校非遗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阶梯式人才培养体系
根据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和职业人才成长规律,我们采用“精工艺、丰内涵”阶梯式培养。即前两年侧重于“精工艺”,注重技艺实践与文化基础素养的培养,最后一年“丰内涵”,注重艺术素养与设计水平提高,进而对非遗进行再创造,与新时代融合,赋予新的内涵。再好的工艺设计都是以掌握全面的工艺技能为基础的,靠亲身实践操作来落实,因此,技能训练是非遗人才培养的基础和重要阶段。一个“复合型”非遗人才不仅要掌握精湛的工艺技能,还必须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与较高的艺术修养。如果只注重技能培训而缺乏相关理论知识、文化发展脉络的全面把握,那么培养的人最多只能成为“工匠”,传承的非遗会变得越来越浅薄,从而失去非遗传承的真正意义。由此,“丰内涵”是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关键阶段。
(二)分层模块化课程设置
深度剖析调研人才需求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依据“精工艺”教育的“实践性”“基础性”特征,将课程结构设计为“技艺实践类课程”和“技艺基础理论类课程”两大模块,其中技艺实践类课程占专业核心课程结构的80%。依据“丰内涵”教育的“艺术性”“发展性”特征,将非遗类专业的课程结构设计为“艺术设计类课程”和“艺术素养类课程”两大模块,两大模块课程所占课时比例大致相同。科学制定教学计划进程与人才培养方案,深挖非遗历史渊源、专业文化涵义、系统分析专业技艺中的历史传承、文化特色、美学特性、文化认同、教育价值,以现代职业教育的方法传授传统工艺绝技,培养具有一定学术素养、职业素养和创新素养的“复合型”非遗传承人才。与此同时,根据专业特点,与民间文学、地方历史、民俗文化、民间音樂舞蹈等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开设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业必修或者选修课程,建设一批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精品课程。
(三)多元化“非遗”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的需要,采用校外聘任或校内培养的方式,不断壮大学校非遗师资队伍。制定相关优惠政策,聘请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遗传承人作为职业院校的兼职教师、专业带头人、学校顾问等,在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鼓励大师将有关具体项目带入职业院校,通过真实项目的形式,引领整个非遗专业的课堂教学工作,参与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学习相关技艺,通过口传心授、现场讲解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积极性,深刻体悟当地“非遗”文化精神;引进行业企业的优秀师资进职业院校,让人才与市场接轨,适时更新非遗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校内教师进修培训、挂职锻炼,培养骨干教育和专业带头人、打造专业教学团队、提升非遗教师素质。
四、结语
探索非遗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培养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创新能力的非遗人才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我们在培养非遗复合型人才的问题上,既不能使原生态非遗失去特色,又不能墨守成规止步不前,要追溯其本土文化根源,增强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既保持传统特色,又要努力提高接班人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基于以上研究和实践,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非遗复合型人才。
注释:
①引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参考文献:
[1]鄂甜.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的最有效路径:中高职衔接阶梯式培养[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0).
[2]单丽琼,刘昭.对“非遗保护”文化产业化发展中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考[J].文化产业,2015(05).
[3]李凡.非遗传承创新视野下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转型探析——以蜀绣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