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来根
摘 要: 弗罗斯特的《波士顿以北》这本诗集展现了十九世纪后期新英格兰地区的时代风貌。诗人主要采用戏剧性质的叙事诗,刻画了许多在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忍受孤独的生命。这些叙事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以独立的姿态进行反思和求索的精神
关键词: 弗罗斯特 《波士顿以北》 孤独;叙事诗
【中图分类号】 I10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 (2017)20-0006-02
罗伯特·弗罗斯特于1914年在英国出版了他的第二本诗集《波士顿以北》(North of Boston)。该诗集中的大部分属于戏剧性质的叙事诗,它们通过简洁生动的对话或者独白,展现了“十九世纪后期新英格兰地区现实主义的生活画卷”(黄宗英 190)。这本诗集使得弗罗斯特在伦敦文学圈内的名声继续提高。庞德这样评论道:“弗罗斯特始终热爱新英格兰人民……他始终是诚实而认真地刻画他们的生活。他从来没有改变主意而去取笑他们的生活。他把他们的悲剧当作剧,他把他们的倔强当作倔强”(Pound 384)。在成名之前弗罗斯特在故乡过了二十年清贫的生活。他一边务农,一边阅读写作,成了“农民诗人”。新英格兰地区的农村风景优美,树木葱郁,当地农民以经营农场为生。但是,在这种表面上宁静的田园劳作之外,却有着来自外在世界的威胁和侵蚀,即美国当时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商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电力和机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改造和破坏自然的同时,间接导致劳动关系紧张,劳动伤残或死亡的风险不断增加;商品经济向农村席卷而来,农产品价格贬值,农民的消费能力降低;城市生活嘈杂混乱,人与人之间相互戒备。诗人的故乡距离波士顿等大中城市都不算远,因而也避免不了卷入其中。弗罗斯特的诗歌在其优美简约的外衣下,透露出来的是萧条的农村生活面貌,例如,破败的农舍、残损的篱笆、弃置不用的田地、日益消退的森林、冷漠的邻里关系和濒临破裂的婚姻。所以,昂特迈耶于六十年代认为这本诗集中的绝大多数诗歌是“被孤立的生命的戏剧化描写”(转引自黄宗英 355)。
《波士顿以北》中间的《雇员之死》(“The Death of the Hired Man”)、《谋求私利的人》(“The Self-Seeker”)以及《规矩》(“The Code”)三首诗最为直接地呈现出工业化背景下农场工人面临伤残或死亡的情景。下面简要分析前两首。在《雇员之死》中,年迈的赛拉斯回到以前的雇主华伦家中,希望为他的草场挖沟排水,但是却在当天晚上死去。由于华伦付不起任何固定的工资供他买点烟草,所以他经常在华伦最忙的时候离去。别人总是“在设法用一点零花钱哄他过去”(53)。农场工人只能憑借自己的体力去维持自己的生存,在他们年老体弱的时候,大多免不了被社会抛弃的悲惨命运。赛拉斯代表的是农村文明,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勤劳、落后和贪小便宜等特点;而诗中的大学生威尔逊则代表了都市文明和中产阶级的生活趣味。传统农业生产的衰落、都市文明的侵蚀以及社会阶层的变动等现实状况已经超过了赛拉斯的理解能力,带给他的也只有困惑、孤独、贫穷和死亡。《谋求私利的人》讲的是一个的工人在伐木的时候,不慎被轮轴压碎了双腿,公司派律师过来和他签合同,该工人无奈地合同上签了字,获得了五百美元的医疗费。该工人特别喜欢采摘兰花,他认为“它们绝不会为我赚一个美分/因为失去了它们金钱也无法弥补”(131),所以在他听说公司要为自己的伤残进行赔偿时,他宣称道 “我要卖我的灵魂,准确地说是卖脚”(128)。审美需求和物质需求、美好的梦想和残酷的现实之间的对立充分地体现在这个不幸的工人身上。该工人的话语也很幽默,但是背后实则是梦想破碎之后的沉痛和虚无。这首诗歌的标题本身就很讽刺意义:一个伤残的工人不为自己追求物质上的利益,而一个律师则努力维护波士顿股东们的利益。由此可见,功利的考量已经剥夺了人的情感。
工业化的进程不仅威胁到男性的生命安全,也给妇女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正如1911年《农村生活委员会年报》所报道的那样:“艰难生活的担子往往更重地压在农场主妇身上, 而不是农场主身上。一般说来,不论是在穷人家庭还是在富人家庭,主妇的生活更加单调、更加孤独”(转引自何庆机 53)。在这本诗集中最能反映主妇生活状况的诗歌应该是《仆人们的仆人》(“A Servant to Servants”)。这首独白诗是由农场主莱恩的妻子给到访的朋友讲述的:女主人随着丈夫来到湖边定居下来之后,非常喜欢“那一片明净可爱的水”(90),但是由于丈夫不断地包揽事情和招工,所以她“有一屋子饿着肚子的男人要喂”(89),就这样她成了仆人们的仆人。女主人公心力憔悴、麻木不仁、诚惶诚恐而且看不到生活的出路。女主人公孤独命运的隐喻性在诗人描写她那发疯的叔叔被囚禁家中最后惨死的场景时被推向了极致。正因为如此,这首诗歌的基调算得上本诗集中最恐怖的了。如果我们联系到诗人有三个孩子患有精神病的事实时,我们应该对于这首诗有更加深切的体会。
在美国,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是“消费活动与消费机构迅速膨胀期”(转引自何庆机 34)。商业化的浪潮以城市为中心,向农村地区铺开。但是,正在衰落的传统农场生产方式不足以支撑农场主进行足够的消费活动。《当家人》(“The Housekeeper”)中的约翰这样的农民。他不喜欢艰苦的农场劳作,却把养鸡、牛、猪等动物作为自己的爱好,还喜欢把精心侍弄的鸡拿去展览。他名义上是当家人,实则无家可当。他的那些爱好也得不到情人的理解,以致最后两人分手。他只能在孤独和贫困中迷恋那只花了高价钱买回来的伦敦狼山鸡。诗人很同情那些无力消费、但是又受消费文化束缚的农村人。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诗人对于商业化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实际上,相对而言弗罗斯特是比较认同商业主义的。他曾经在一封信中说,假如他是在成名的时候写成《波士顿以北》并且寄给以前拒绝过他的出版社,他可以赚得1000美元;并且几天之后,在另一封信中对于那些没能慧眼识英才的出版商,他显得更加的怨愤(伯科维奇 12)。他的愿望是成千上万的人买他的书,以便自己“单以一个诗人的身份实现独立”(伯科维奇 13)。《当家人》主人公约翰的原型是诗人在德瑞农场期间的一个熟人,这个人是一个饲养家禽的好手,但是他这样做是出于喜好,而不是为了利润(Rotella 256)。诗人引用生活中的事例,触及到了商业化环境下人们如何兼顾爱好和事业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叙事诗中《泥泞时节中的两个流浪工》(“Two Tramps in Mud Time”)进一步地凸现出来。诗人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我生活的目标是要让我的兴趣/与我所从事的职业合二为一”(352)。
诗人采用的戏剧对白或者独白犹如一块镜子,不仅照到了孤独和贫困的农村人,也照到了闯入农村的外来者。《恐惧》(“The Fear”)中的无名氏女主人公和情人乔尔为了躲避丈夫的追捕,私奔到了乡村,但是他们并没有享受到浪漫和美好,相反只有惊恐不安。伴随着他们的是阴暗的房子,“那座房子的窗户全都黑洞洞的”(123)。在诗中,碰巧散步路过的父子发出的一点点响声也让他们惊恐不已。这对私奔的情人冲破了夫妻间的伦理准则,面对的是恐惧、无助和隔膜。坚守传统伦理准则的诗人在这种戏剧性的场景背后实则批评了此类现象。他曾说过:“每个人都知道家庭外的爱多于家庭内的爱, 不过我却是个守规矩的人”(转引自何庆机 52)。多年的乡村生活使得传统的价值观已经流淌在他的血液里。他虽然认识到乡村的衰落和艰辛,但又表现出维护传统的价值观的倾向。
诗人的视野也投射到乡村以外的城市,他的复杂性则更加明显。该诗集中唯一的一首以城市为背景的诗歌《一百条衬衫领》(“A Hundred Collars”)就是一例。出生在小镇的马贡教授离生养过自己的小镇日益疏远,那些“难以亲近的朋友”(65)也无从知晓他的民主精神;在 “充满了喧嚣、浮动的灯光”的城市留宿时,他则发现抢劫横行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报纸推销员莱夫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说要把自己用不着的衬衫领送给教授,却把政治宣传视为捞取钱财的手段。诗中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对话。莱夫认为推销报纸“这是公事,但我不能说它没趣”(72),接下来就是大段对乡村进行田园牧歌式的叙述:农场掩映于青山中,人们春种秋收,暮色时分炊烟袅袅,农民们热情好客……听完莱夫的大段讲述之后,教授质疑道:“一般人会认为他们并不像你/喜欢见到他们那样喜欢见到你。”(72-73)听到这个问题,推销员的回答是:“因为我要他们的钱?我并不想要/他们拿不出的东西。/我从不催债。/我来了,他想付就顺便付给我。/我上哪儿都不为收款,只是路过”(73)。推销员的叙述是不可靠的,因为假如他不重视金钱,那么为什么还要想从政治宣传中捞取好处呢?莱夫关于乡村的叙述是从一个非农业劳动者的视角出发的,从浅层次上说,反映的是都市人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中渴望回到田园的思绪;从深层来说,这种叙述方式如同华兹华斯《孤独的割麦女》一样,割裂了诗意的劳动和劳动的声音,并且距离(实际距离或沉思距离)象征着阶级差别(伯科维奇 31)。如果联系到《割草》(“Moving”)一诗的名言“真实乃劳动所知晓得最甜蜜的梦”(34),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对他的嘲讽。
弗罗斯特作为20世纪的一位很难被划入某个流派的重要诗人,沿着一条人迹罕至的创作道路,在传统的形式和简洁的风格下,表达了自己对于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理想和现实、爱好和职业、男性和女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在他的诗歌里,我们看到的是在工业化、商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中诸多孤独的人们。面对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他自己也是孤独的求索者。《波士顿以北》这本诗集最后一首诗是自然诗《美好时分》(“Good Hours”)。第一句“我独自漫步在冬日黄昏——”(140)就出现了一个求索者的形象。在散步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邻居家闪亮的窗户和“年轻的身影和年轻的容颜”(141),听到了小提琴声,但是等我转身回来的时候,“我看见所有的窗户都是黑洞洞的”(141)。欢乐和孤寂、光明和黑暗都存在世界上,诗人要做的是面对和探索,用诗歌实现对人生的一种澄清,对混乱的一种抑制。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1] Pound, Ezra. Literary Essays of Ezra Pound[M]. T. S. Eliot. Ed. New York: New Direction Book, 1918.
[2] Rotella, Guy. “Synonymous with Kept”: Frost and Economics[A]. Robert Fagge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obert Frost[C].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 黃宗英:弗罗斯特研究[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 何庆机:弗罗斯特诗歌中夫妻关系的伦理解读[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 50-54.
——:文学市场、商业主义与弗罗斯特诗歌的杂合性[J].外国文学研究,2008(6): 33-41.
[5] 罗伯特·弗罗斯特. 弗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戏剧作品(上)[M]. 曹明伦译.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6] 萨克文·伯科维奇.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五卷)[M]. 马睿等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