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立英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兴趣就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35-01
一、前言
数学与其他的学科不同,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面对抽象的概念,如果老师不进行积极的引导,容易造成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数学老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要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關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单纯的站在讲台上讲解数学知识,然后让学生做习题,导致缺少师生间的交流。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改革,老师从课堂上的主导者逐渐变成了引导者,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老师还要调动自身的积极性,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转变自己的角色,以朋友的方式和学生进行相处。学生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才愿意和老师沟通,老师的价值才能够真正的得到体现,从而使得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老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要把必要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老师要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老师应该在学生面前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积极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如果老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丰富的理论知识、较高的职业素养,容易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以理性因素对学生讲解数学知识,还要适当的结合情感因素,运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小学生,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创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老师在对学生传授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可以运用生活情境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小学生没有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活情境,能够便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比如,在讲“长方体”这节课时,进行单纯的定义讲解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老师可以通过拿长方体的盒子让学生进行观察,理解长方体的概念,再对学生进行提问:“在你生活周围,有哪些是长方体的东西呢?”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方便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而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五、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多媒体教学方式改善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不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讲台上干巴巴的讲解,学生在下面做笔记。多媒体图文并茂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上看到有关的动画,增强对抽象概念的理解[2]。比如,老师在讲“正方体”这节课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了解正方体的组成,加强对空间立体图形的理解,从而培养了小学生学生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是课堂上的主体,但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实行,开始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因此,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在数学课堂上,有的老师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给学生,忽略了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学习数学。此外,老师还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运用生活情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红梅.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7. (2014-05-14)
[2]李艳莹.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3]李金丽.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6):125-126.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