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报栏不该在校园消失

2017-10-21 21:15季广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大众日报阅读写作报纸

季广花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阅览设备的普及,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到各学校调查发现,很多学校硬件建设都是高大上,有花有草,有树有荫,环境也很优美。然而曾经是师生最新信息来源的阅报栏却没有了踪影。

其实,尽管电子设备发展迅速,但以“正能量”“干净”的报纸呈现的阅报栏,仍然是师生赖以获得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窗口,广大师生也有尽快恢复阅报栏的强烈愿望。

学校是育人的地方,育人离不开先进的文化和优美的环境熏陶。在合适的地方设置阅报栏,花钱不多,占地面積和空间也不大,但承载的内容却丰富多彩。一是有了阅报栏,学生课外就有驻足了解天下大事的地方,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内外时事,及时了解国家政策的习惯;二是有了阅报栏,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三是阅报栏也是学校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

一个学校需要有良好的文化氛围,这对学生有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记得八十年代初我在滕县一中上学时,教学区中央由当年德国人建造的小洋楼周围,设置了一圈阅报栏,张贴着《人民日报》《解放军日报》《大众日报》等报纸,还有师生自办的校报,琳琅满目,五彩缤纷。每当课间或活动时间,众多的师生都驻足看报,人头攒动,你来我往,大有裨益。

中小学应尽快恢复师生阅报栏,教育引导师生爱护阅报栏,并安排有责任心的教师负责此项工作,每天及时更换报纸,能为大家了解世界打开一个有益的窗口。

阅报栏虽小,但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阵地,如何抓紧恢复应该成为学校领导思考的问题。■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市第二十九中学)

猜你喜欢
大众日报阅读写作报纸
探源《大众日报》红色基因
抓好课前自主预习,提升阅读写作能力
少年宫阅读写作社团:为有梦的孩子插上翅膀
报纸
《大众日报》区域观察报道特色浅析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构建文言文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