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仙
摘要:每当我捧起各册教材进行教学前,在翻阅的过程中,给予我思考的问题是该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自学能力。以达到2011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我认为,钻研文本,获取信息要从“关注”开始。
关键词:信息;目录;导读;阅读材料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得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每当我捧起各册教材进行教学前,在翻阅的过程中,给予我思考的问题是该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提高自学能力,以达到2011新课标提出的新要求“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我认为,钻研文本,获取信息应从“关注”开始。
一、关注“教材目录”
当学生拿到课本心情是激动的,体验是迫切的,于是引领他们关注“教本目录”为引领,例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通过浏览,学生对全册单元安排及课型设置都能做一个感性理解,在通读的基础上既达到关注文本的总体目标又训练了学生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學生可以从“本册课本有八个单元,每单元有哪些课,包括语文园地来说明,这样的关注学生可以从课内习得词法运用到课外,今后阅读时必先读目录,养成好习惯。
二、关注“单元导读”
把单元导读当课上,它独特形式和魅力丰富了我的教学内容,也是我的教学风格,我认为单元导读在单元课文学习之前要上的一种课,把握好详略程度是我的我们教师教学的一种技巧。如何把握关键在于课前研读教材和设计教法。导读——唤起体验贯穿始终单元整体感知,这种“经验穿透”的目的是以唤起个体亲身经历中的涌现出来的经验与体验为基础,来铺垫整组课文的底色,单元主题犹如一条无形的线。它贯穿着单元教学的始终,它是我教学的隐形抓手,通过导学的单元主题的各篇课文,引导学生说的、读的、写的、练的都围绕这一专题进行,让学生亲身参与感悟,体验单元导读的始终贯穿性,人教课标版的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带我们走近祖国万水千山”,有三首古诗词《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两篇精读课文《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一篇略读课文《七月的天山》和语文园地一组成。在教学这个单元时,我就利用导读提示,用“片段赏读”,把古诗词和课文中优美句段用多媒体展示,在学生朗朗读书声中感受一下祖国的风景之美,感受文本的语言之美,如:《桂林山水》朗读了重点感受了漓江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的特点。加上不同语气的朗读指导,学生很自然喜欢朗读喜欢学习。接下来再读每篇课文,学生很自然的喜欢倾听作者的笔聊了,也就达到了在文本中旅游--身不及,心所欲。同时,在读文学文后被作者的经历,奇妙的表达而折服。激起了自己想去学习,想去积累,想去阅读,想放飞心灵去特殊旅游的情感,这种学习热情的驱动,孩子们会主动奔向想要追寻的目标,更快乐,更高效,更坚决的投入“战斗”。
三、关注“词语盘点”
我发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每个单元前都把单元的词连接起来单独呈现,这又是何用意?很多老师忽略不教,学生自己读读写写就过了,但教学中我欣喜发现其实词语盘点中的词语很多也很有趣,不仅仅是认读会写这样简单。于是,我把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当成一种课型来上。首先,让学生明白“词语盘点”的意思就是清查盘点。盘点精彩,清除疑惑,让词语盘点简约而不简单,教学词语不走过场,要一种兴趣盘点,精彩纷呈,多元整合,用形象描写与理性思考结合的方法来关注。例如,我在教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词语盘点时,这样做,首先指导学生整理归类并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层面,激活学生的思维,给词语找到最好的归宿。共四十七个词语,可以这样整理:
1.找一找词语中的近义词,如:玩赏—观赏、扩散—散开、孔隙—缝隙、攀登—攀爬……;反义词:凉爽—炎热、高耸—低矮……。
2.将词语按特点归类。描写山的词语:峰峦雄伟、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描写水的词语:波澜壮阔、水平如镜。
3.发现特色词。ABB式的:白皑皑、金灿灿、红艳艳;AABB式的:重重叠叠、斑斑点点、枝枝丫丫等。让“词语盘点”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目标,这样就真正实现了“盘点”的意义。
四、关注“阅读材料”
有的课文后安排了相关的阅读材料,但我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被忽略,只是读读而已。其应有的教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解读我发现阅读材料是教材正文的补充和延伸,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不仅仅训练学生的课外阅读,而且可以根据教学和学习的需要训练学生的读写结合,使这些阅读材料作业发挥极致。例如: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课《乡下人家》文后的阅读链接《在天晴了的时候》。戴望舒的这首诗以美丽的象征为对象,象征着人生到了平和的时刻就应该休息和享受生活带来的舒适。先让学生读诗悟情,真切美妙的诗情,轻快和谐的诗韵都给人美的享受。因此,鉴赏过后进行仿写。通过阅读材料的拓展,于是学生就创作了另一些版本的能反映生活带来的舒适和惬意的小诗《在天晴了的时候》、海浪小组创作的《在春来的时候》、笋芽小组创作的《在四季如画时候》……。这次阅读材料我先引领学生赏析,再阅读,后拓展仿写,这种方法把阅读材料的作用发挥到最有效。同时在创作的中海发挥了小组合作的的优势,四人一组,人人参与,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正如叶圣陶先生说:“工具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才能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我个人认为,如果再加上能把教材中信息如:课程目录、单元导读、阅读材料,宽带网、趣味语文等资源进行有效地关注整合,那么小语中高段教学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学生就会因会学而乐学,因乐学而学好,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达到了课标要求的“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的目的。再加上整合学习资源,统筹安排教学活动,关注每篇课文内的信息,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整体提高,从而实现高效课堂,高效学习。同时,我也深深懂得“棵棵幼苗喜加泪,细教精讲入书海,为师亦知任重远,不待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