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卿
内容摘要:“借句”是诗词创作中一种常见的现象。“天若有情天亦老”诗句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贺,沈博绝丽而被历代文人墨客直接借句引用。这些诗词歌赋描述的意境各不相同,或抒壮志未酬的苦闷,或道依依惜别的愁惘,或言人生波折的感怀,又或对雄关漫道的哲思,创造出灵妙的诗意空间。
关键词:借句 诗词创作 诗词鉴赏
借句是指诗人借用古人或他人的现成诗句,加之以自己独特的情愫与感思,所描绘与原诗不同的意境,创造出另一番诗美韵味。“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唐代诗人李贺的首创,其诗上承《楚辞》的辞彩绮丽,古乐府的沉思翰藻,鲍照的险峭夸饰,齐梁宫体的蔓藻情思,下继李白诗风的恣意想象,杜甫的锻字炼句,以及韩愈“务去陈言”的文学主张和诡奇崛怪的风格,兼取众长、匠心独运而自成一家。 李贺又称“诗鬼”,其波谲云诡的诗歌艺术奇葩逸丽,淑质艳光,在唐代诗歌苑圃中永恒散发着馥郁芬芳。
一、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唐·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诗歌所谈及的“金铜仙人”是汉武帝刘彻幻想长生不老,沉湎于炼丹求仙所造。李贺生活在藩镇跋扈、中央政权衰微的中唐时期,对国家命途忧心如焚地诗人借“金铜仙人”来讽刺汉武帝求仙、求长生而不得的历史事实,近而巧妙而又含蓄地讽刺当朝统治者服药求仙,乞求长生的荒唐行为。此句诗借用魏明帝拆徙铜人的史实,描写了仙人在运离咸阳道途中兰花凋敝的悲凉景致,从而寄托作者对李唐王朝命运的隐忧。金铜仙人见证了朝代的更迭兴废,仙人被拆时“潸然泪下”,诗人想到草木皆有情所以难逃枯荣,凡是有情之物都将衰败;别看日月星宿亘古璀璨,倘若它们有情的话也会消亡。由此诗人发出了“天若有情天亦老”的感慨,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悲愤和苦衷,道出了离愁别恨的宗国之思。
二、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北宋· 欧阳修《减字木兰花》
欧阳修宋代著名文学家,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散文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歌清新自然,而词则深婉清丽。这首抒发离别时伤感的词写得轻盈而开阔,枫叶荻花,扁舟系岸,水天交际之处,只觉得情丝难断,恍如一梦。全词缠绵悱恻,婉转细腻且真情灼然,上阕用了李贺诗的名句,表达出内心无限的深情,又以设问的形式问道:你能知道这番深意是怎样的吗?就如同细丝一般扯也扯不断,像水波一样前波刚去后波又来,永远不可能断绝。词的下阕还写到把人送走后,作者还独自站立在岸边,目送着白帆远去后,才发现这里剩下的只有“枫叶荻花秋瑟瑟”的萧疏。此词写伤感离别,以类比和明喻的手法描绘离愁别绪,引用李贺的诗句:老天倘若有感情,也会因离别而衰老;思念有时如轻丝般纤细却缠绵悠远,有时如波涛般一浪高过一浪的涌上心头。柔软而清丽的笔触,使情意显得分外真挚。
三、天若有情天亦老,摇摇幽恨难禁。惆怅旧欢如梦,觉来无处追寻。——北宋·孙洙《何满子·秋怨》
孙洙是北宋著名词人,字臣源,广陵人。羁卯能文,未冠擢进士,其策论深得韩琦赏识,称为贾谊再世。他博学多才,词作文风以幽深哀婉、思致绵绵著称,本词题作秋怨,正为抒秋日别情之怨而赋。上阕由情起笔,写怨之所由生;下阕则由景及情,写秋之催人怨。“幽恨”“惆怅”烘托题之“怨”,“无处追寻”渲染出一种无所着落的唏嘘。登碧山听见“宝瑟余音”,词人感慨一言曲终人散,意切咏哀思。飘泊的悲怨、哀秋的惆怅细细描摹着送别友人的离绪,人生如浮云如寄旅,离合聚散来去匆匆,词人于是借用李贺的诗句,道出了天的无情与人的多情,天若有情感也会和凡人一样为情所困而变老,幽幽的恨意总是那以消除。迟暮与凄冷之情油然而生,词人用饱蘸昔涩的笔触,淡淡两语漫开一种不知何去何从的空茫惘然,情感凄婉之至可谓动人。字词意象皆极尽秋情物色外,词中引典亦极见用心,原篇旨趣均不离湘楚、秋别、羁旅、叹逝等本题。
四、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北宋·贺铸《行路难·梅花引》
北宋词人贺铸,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是一位外貌威猛、性情特异的奇俊之士。词风妍情绮思与侠士性情兼具,词风多变,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善于錘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描骚情雅意,意境高旷,语言有曲折精微之美;描河山壮阔,雄姿壮采,语言以气格见胜。贺铸以武官入仕,嗜酒任侠,豪气干云霄。《行路难·梅花引》境界阔大、感情激荡,充弥着一股侠士之气。全词以磅礴狂放之笔触抒写词人沧桑的心旅。词上阙写生不逢时、功名未就的苦闷,下阙写作者寄情宴乐,却又悲叹岁月匆匆、生命短暂的忧思。起篇用借代手法描写有勇有谋之士,倘若逢辰遇伯乐将高车驷马,封万户侯,但当下壮志未酬之时只能穷愁潦倒,接着化用李白诗句“蓬蒿人”的典故将诗人情感转为自我诘问。袭用李贺的诗句,却是抒怀才不遇者不得已而奔走风尘,“天荒地老无人识 ”的悲愤,徬徨苦闷情态跃然纸上,全词将志士困厄而索性放浪形骸,恣情饮乐的狂放情态描绘的淋漓尽致。
五、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情说便说不了。说不了,一声唤起,又惊春晓。——北宋·万俟咏《忆秦娥·别情》
万俟咏是北宋末词人,咏精通音律,其词审音辨律,造语典丽,与周邦彦、田为、晁元礼等共同审定旧调,创造新词,自号“大梁词隐”。描写情人间的离别之苦,万俟咏另辟蹊径,他不着意渲染分别时难分难舍的哀伤,不写情绪激昂的抱头痛哭,却去写泪花飞溅后的平静和情感波澜的再次泛起,使情思愈发悠远绵长。词以无声眺望开篇,以一声鸡啼作结,上阙将沉痛的离恨,依依的深情,借助千里春草上久伫的形象、无言的凝望,含蓄婉曲地表现了出来。下片情语如诉,借用李贺诗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承上启下,将上片离别痴情作一结束,引出下文直抒胸臆之倾诉,伊人耽情辗转,彻夜难眠;好容易倦极迷朦,暂时摆脱了别情的缠扰,却又被一声晨鸡唤醒,将离情升华到新的境界,尽得忧郁之美。词作表达口语化,虽有文人词的凝炼与韵致,主要还是呈现了民间词般的清新与平易。endprint
六、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金·元好问《蝶恋花·春到桃源人不到》
元好问是金代文学家,世称“遗山先生”,他继承苏、辛词派的大统,在多个文学领域都颇具建树,其诗词创作“乐章雅丽,情致幽婉”、以疏快俊朗为主。当为“金代文坛盟主”的元好问,经历坎坷后一改年少峥嵘的壮志,不得已面对黑暗苦闷的现实,最终走向归隐之路。“世间原只无情好”,诗人感慨,苍天倘若它若怀有情思,为世事所羁绊,也会衰老,那人不也是如此吗。“仕”与“隐”的矛盾徘徊,“国泰民安”与“山河破碎”的转换,未筹的壮志与孤独苦闷的情思似乎都可用“无情”来消解。这样的一种失落和悲伤实际上正是元好问对自身的无助宣泄。遗山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在一定阶段的矛盾心情,细致地刻画了内心的感性世界。诗人的心旅变化与金朝的衰颓密切相关,两种不同的社会背景使诗人对苦难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以更沧桑老道的笔触表现周遭生活的是与非,兴与衰。
七、天若有情天亦老,且休教少年知道。——元·姚燧《双调寿阳曲》
姚燧是元代文人,号牧庵,赋诗酬文颇为豪放洒脱,流露出风流疏宕的个性。[7]这首曲子以“愁”字总领全篇,借酒浇愁,抒发对人生命运的感慨。酒后红了双颊、时光染了白发是对胸中之愁的具象刻画。酒酣胸胆,沉迷于酒后忘却现实痛苦的幻境,放歌纵酒固然颓浪,但却能远离时间纷扰,为心灵觅得一处栖息的桃花源。谁人能不食人间烟火,谁人又能斩断纷扰的情丝?美酒一直被文人墨客赋予风流的内涵,再多绵密的愁绪都可在醉乡遁于无形,可以任思绪驰骋而“开怀抱”。酒被多情的诗人们赋予不朽的情感色彩和永恒的诗趣,借酒消愁而忘情的片刻,诗人却想起不识愁滋味的“少年”不适合喝这忘忧的美酒,且要想让他们“知道”风景看遍的心绪恐怕也只是徒劳。李贺的诗句说的是愁皆由情而触发,诗人表达的也是“人若无情人不愁”的道理。本曲看似写饮酒纵歌之乐,实际是故作旷达,实怀隐忧。
八、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宋·石延年(曼卿)赠友联
石延年,字曼卿,一字安仁。先世幽州人,家宋城,著有《石曼卿诗集》传世。曼卿用“月如无恨月常圆”作“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对句,不仅声律词义对仗工整,而且意境深远,与上句两相联配,自然融为一体。老天如果有感情,有喜怒哀乐那么他也会老;月亮如果没有感情,也就没有阴晴圆缺。人生的变迁与聚散,就在盈亏中不断上演:我们无法改变起伏不定的人生轨迹,就如同无法掌控月亮阴晴圆缺的变化,即便如此,如果能在温柔的月色中寄一片真情与豁然,能为下一个团圆和完满而期待,人生中的无奈也便不显悲凉了。诗人描绘出细腻的心绪,人生总是难得圆满,此恨古难全。月色皎皎如水,亦有阴晴圆缺,诗人把自己的情思寄予一汪清辉中,体悟到月亮与苍天同寿的哲理。寓情于景,温凉、澄澈的多情之月便显得分外可人。
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诗词风格豪放,笔意雄奇,在诗歌艺术上将叙事与议论、诗情与哲理、历史典故与现实斗争完美的结合。这首七律作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下旬,也就是革命處在胜利前夕紧要关头。人民解放军占领了南京,沐浴在革命春风的南京已改变往昔的模样,即将迎来胜利的曙光。毛泽东引用李贺诗歌,“天若有情”倘若知道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也要因感到痛苦而变衰老,而深受黑暗势力压迫的群众,也要求彻底推翻反动统治,完成翻天覆地的革命事业。毛泽东用尖锐的笔锋讽刺国民党反动派的罪恶统治,连无情的苍天也会愤慨万分,与天道对应的沧海桑田的人间,也无法摆脱社会发展规律的控制,政权新旧更替的变革也是顺应浩浩汤汤的时代浪潮。蒋家王朝的覆灭、新政权的建立,如沧海变桑田的变化一样,都无法阻挡!毛泽东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人生哲学熔铸在诗歌创作中,为诗歌史上留下了饱含豪情、吞吐宇宙的雅韵。
参考文献
[1](唐)李贺著,(清)王琦等注:《李贺诗歌集注》,第96页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第1版.
[2](宋)欧阳修著,欧阳修集编年笺注7,第211页 四川:巴蜀书社,2007年12月.
[3]门岿主编,二十六史精要辞典 (上、中、下),第2032页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05月第1版.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