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性别倾向研究

2017-10-21 05:30唐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

唐甜

内容摘要:教科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教科书的选文标准,可以探究其性别倾向。通过采用文本分析和问卷调查,发现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作者性别比例失衡,存在女性作家失去话语权的现象;典型女性人物角色所占比例偏低,其人物性格过于单一、刻板,没有体现当代女性的特点。研究者进一步探究了教科书性别倾向的成因,为今后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语文 教科书 性别文化取向

傅建明认为“教科书是由一定的内容组成的,但选择什么内容,舍弃什么内容,这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不同的教科书所采用的不同的选文标准,可以揭示出不同的价值取向”[1]。台湾学者方朝郁、谢卧隆和方德隆也指出“学校教育中,最重要的教材莫过于教科书。学生从教科书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习得社会认同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其中当然包括性别意识与价值观”[2]。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文化,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使命与育人使命。本文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为研究对象,尝试探究该教科书的性别倾向及其成因,希望为教科书的编写提供有效参考。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作者性别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共选入79篇课文,已知明确作者73人,其中女性作者只有3人,分别是必修一第10课短新闻两篇中的《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胥晓婷,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作者白瑞雪,必修四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的作者李清照。女性作者的数量仅占整个选编作者数量的4.11%,其中需要特别指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作者,实际上是四人: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飞向太空的航程》的作者,实际上是三人:贾永、曹智、白瑞雪。所以胥晓婷、白瑞雪仅是作为联合作者的形式出现的,再加之必修二、必修三和必修五女性作家数量为零,所以从整套教科书来看,女性的声音很微弱。

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选文的人物角色性别分析

从选文主要人物角色数量上看,除必修三之外,主要男性人物角色数量是女性的四倍,而在必修三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数量高达13,占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主要女性人物角色数量的50%,其原因主要在于《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塑造了太多的女性形象,如林黛玉、贾母、迎春、探春、惜春、王熙凤、王夫人等,但从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主要人物角色数量整体来说,主要女性人物角色数量仅占整体的30.59%,典型女性人物角色数量仅占整体的38.24%。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无论是主要女性人物角色,还是典型女性人物角色,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占比例偏低,存在性别偏见的现象。

在人教版高中語文教科书中,典型男性人物角色性格关键词主要包括有勇有谋、顾全大局、深沉刚毅、坚韧不拔、献身理想等。典型女性人物角色性格关键词主要有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温顺。然而这些典型女性人物角色,虽然她们身份不同,但命运却相似,最终都难逃悲凉、苦楚的命运。

研究者对高二学生做过相关问卷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道题“当今社会,你认为较完美的女性形象应具备怎样的性格特点,试列举3-5个”。女生的答案主要有:独立、坚强、有主见、有个性、有气质、有修养、有智慧;男生的答案主要有:独立、聪慧、有见识、有内涵、善解人意、乐观开朗等。由此看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塑造的勤劳、质朴、宽厚、善良、温顺的女性人物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时代感,与当代学生的社会观念、文化背景、评价标准都有极大的不同,无法真正引起当代高中学生的情感共鸣和心理认同。

三、高中语文教科书性别倾向的成因

(一)中国传统历史观念的影响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提出“男女分工虽则并不一定根据他们生理上的特质,有时却可以分得很严,甚至于互不相犯。我们乡下就有一种谚语说:‘男做女工,一世无功。分工的用处并不只视为经济上的利益,而时常用以表示社会的尊卑,甚至还带一些宗教的意味。就是那些不必要特别训练的工作,好像扫地、生火、洗衣、煮菜,若是社会上认为是男子不该动手的,没有人替他们做时,他们甚至会认为挨饿倒可以,要他们操作却不成”[3]。这种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原则,使得夫妻之间对劳动进行明确分工,男子从事生产劳动、女子从事家务劳动,这也导致了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态度以及行为评价的不同。在这种固有观念的影响下,作家在无意识或者有意识中创作出来的人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传统的人格特质。

(二)中国传统文学史观的影响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在分析过去的文学史时发现,过去的文学史只有极少数女性作家甚至没有女性文学家。中国传统文学史也是这样,对于女性作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美国汉学家Maureen Robertson就曾注意到“刘大杰在其所撰的一千三百五十页、涵括了二千五百年的《中国文学史》中,只提及五位女性作家,其中竟没有一位出自宋朝之后”。[4]在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出现的国内外女性作家屈指可数,高中阶段出现的唯一一位女性作家是宋代婉约派词人李清照。进入中国文学史的作家,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经典作家,语文教科书编者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史“经典作家”观点的影响。我们能否将中国文学史家对女性作家的忽略视为一种特意选择不去注意或表扬的态度、一种文化变迁所致的必然结果、一种性别歧视?无论答案如何,都会显得以偏概全,文学经典的产生与读者的判断能力和接受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作为当代读者,重读女性作家作品,我们应当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文化使命与重任。

(三)教科书编者性别观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他人所形成的社会印象除受意识控制的外显社会印象外,还有不受明确的意识控制的,处于无意识状态下的内隐社会印象”,“所谓内隐社会印象是指人们在与认知对象有意识无意识的感知过程中,在头脑中形成的无意识的社会印象”。[5]在传统历史观念的影响下,在传统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普遍认可“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价值判断标准,并内化为个人社会认知的一部分。传统的人格观认为,男性的人格是阳刚、勇敢、独立而且竞争性强的,而女性则是温柔、敏感、被动和缺乏果断精神的。这种带有偏见的观点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和认可,并且根深蒂固,形成性别倾向偏见。这种传统人格观的固定化最终导致人们形成单一的性别观点,经由教科书折射出来,并且得到强化。

台湾学者方朝郁、谢卧龙、方德隆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教科书的性别偏见归纳为四种:比例不均、刻板印象、偏差忽略和语言偏见。[6]所以如果教科书编者中,没有从事性别倾向研究方面的专家,那么可能会减弱对教科书性别倾向问题的关注。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历史观念、中国传统文学史观念以及教科书编者性别观念等影响,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作者性别比例失衡,男性作家通过其自身感受来描绘这个世界,而女性作家几乎失去话语权;典型女性人物角色所占比例偏低,而且人物性格过于单一、刻板,没有体现当代女性的特点,忽视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傅建明.内地香港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1.

[2]方朝郁,谢卧龙,方德隆.教科书性别偏见检核规准[A].谢卧龙.性别平等教育——探究与实践[C].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91,97-99.

[3]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2.

[4][美]孙康宜.明清文人的经典论和女性观[J].江西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2):210.

[5]周爱保.社会印象:意识,还是无意识控制[J].心理科学,2004(4):440-44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流变规律与现实影响”(项目编号:13YJC880087)的阶段成果。】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
打麦
藏起来的教科书
藏起来的教科书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藏起来的教科书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