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自然观与生命观浅析

2017-10-21 05:32吴竹芸刘畅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生命观自然观庄子

吴竹芸+刘畅

内容摘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贯穿于其始终的是对生命的思索。“自然”与“生命”其实质是两个相融相生的问题,它们共同构成人们由观乎物质世界到体悟内心世界的人生历程。作为道家思想代表的庄子以天地万物为大美,并在生命中浸透其对自然本质的思考;庄子睿智,遨游于自然,超然于生命;渊明豁达,皈依于自然,淡然于生死。本文试图于从“自然观”与“生命观”这两个角度,对庄子思想进行浅要分析。

关键词:庄子 自然观 生命观

庄子,战国中期哲学家、思想家。此时各国纷争四起,社会生活急剧变化,众诸侯“杀人之士民,兼人之土地,以养吾私”(《庄子·徐无鬼》),致使民不聊生。而庄子所处的宋国,正处内忧外患之境,在内宋王偃穷兵黩武、暴虐无道,在外其又常受齐、秦等强国的欺凌。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庄子在其创作中极尽表现自身对艰难时世与百姓悲惨生活的深切思索,他通过对内心精神的挖掘与释放来探索生命的个体价值,在重返自然与消解生命中超脱出人生的困境,这便造就了庄子哲学体系的主要来源和思想根基。基于这种现状和理想,庄子以天地自然为大美,在自然栖居中完成心灵的皈依与返真;他以“心斋坐忘”为旅程,开启逍遥遨游、淡漠生死的生命之旅,由此而达成精神生命的自由,完成个体生命的价值追求。

一、心灵皈依下的自然栖居

“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也构成庄子哲学体系的重心。庄子所生活的时代是各国战乱不断、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人们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求得生命的安顿,更难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追求,庄子摒弃外界一切烦扰杂念,把视线从人世移开,最大限度地拉开与人世的焦距,纵观时空的无限变化,在广阔的时空中去感悟和体会,在自然的栖居中实现精神皈依天地万物的世界。

1、尚自然之美

在自然观上,崇尚自然是庄子哲学的核心观念。“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庄子·齐物论》)、“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德充符》)……在莊子的作品中,他常以“天地”、“万物”等来定义自然,以天地之广状万物之多,借此进一步证明“万物”涵盖了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对于世间的万事万物,“自然”体现为其无为之本然,呈现为无出其右的“大美”,故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万物的美是纯粹的,无刻意而为之,实则是其本然彰显的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美。

庄子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也将自然置于自身之中,“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在天人合一中去审视自然,体悟自然。他崇尚自然,赞赏自然万物的生命形态,“夫水之于沟也,无为而才自然也。”(《庄子·田子方》),自然之美在于其无为而去伪;“夫马,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怒则分背相跽。”(《庄子·马蹄》),自然之美在于其真性而无拘;“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不辩。”(《庄子·天运》),自然之美在于其朴素而未琢。自然中的万事万物皆为庄子所喜所感所悟的审美对象,他在追寻自然的旅程中实现身心对自然的寄托,在观望中实现自我与自然的融合,“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庄子借由蝴蝶脱于形体之躯,泯除人与万物的界限,做到物我相融,无人无己。

天地万物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庄子看来要首先看清天与人的本质,才能更好的把握其间的关系。“何谓天?何谓人?”北海若曰:“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庄子·秋水》)庄子提出,我们应置于自然之中,谨守这些淳朴自然之物才能实现对自然真境的归返。

2.顺自然之理

庄子崇尚自然,发掘自然本真纯粹的美丽,也体悟到万物之美皆因其顺自然而已,而在此又显现了“自然”的另一层深意,即为事物自身的质性,不依赖外力的自然而然的规律。

庄子曰: “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古之圣人,取法自然,其仰观天地之大美而通达万物发展之规律,达到无为而不作。可见,自然之美与万物之理并生,而天地大美就是建立在人们在通晓万物规律后达到“无为顺化”的基础之上!

庄子在《秋水》篇中提出“无以人灭天”的观点,这里的“天”就是自然之意,而“人”指的则是“人为”,因此人不能刻意干涉天道自然的运行,要做到顺应自然。《庄子·应帝王》中他就以“浑沌之死”来警戒我们应“无为而顺物”,顺应自然规律,让万物各尽其性。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与儵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儵和勿想借为浑沌凿七窍以回报其善待之恩,却无意夺走其性命。这正告诉我们,如果人为的干涉自然,不仅会给自然带来祸患,最后更是会殃及池鱼,致使人类面临更大的祸患。其更昭示了人应对自然采取的态度,要做到“去我顺物”,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不去人为的加以扭曲变形。

对于自然,庄子虽提倡“万物将自化”,“处无为之事”,依乎天理。但其并不否认人顺自然之理而进行的“有为”活动,有为其实质是在顺物自然中进行的无为活动,其达成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庖丁解牛,“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庄子·养生主》)如何做到“以无厚入有间”,达到游刃于万物之间却阔绰而有余地,其正是在于顺应自然本性,因其固然本态,以无不为达成无为之境,非无为而有为,假规律而顺化而已也!

庄子在观乎天地大美中发掘出,自然的美妙就在于未经改造的自然状态,在于自然顺其质性的变化发展,它在艺术上是一种“技近乎道”的存在,是依乎自然规律而到达的自由境界,即在顺应自然中返得万物之真态,使万物能顺其本心、呈其本态、返其本真。endprint

3.返自然之真

庄子客观的观乎自然,崇尚其不言之大美,顺应其自然之天理,而这些观感也深刻的影响了他的内心世界,他认为只有做到内心的守真,才能达到自然的本真。人皆是质性自然的,只有做到坚守本性、抱朴含真,才能不为名动、不随利化,才能皈依到自然真境之中。

在《庄子》开篇《逍遥游》中,庄子即提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善哉!故曰:‘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世事繁杂,人总是不由自主地迎合世俗观念而拘泥自身,为自己设下重重界限。在庄子看来,唯有实现“无己、无功、无名”,达到“无待”,即抛开任何外在条件,忘掉自我偏见、不求建功立业、不求名声远扬,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才能找寻本真,获得通达恬淡的内心。由物及心,回归人自身,“自然”即是人性的本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原始状态,这也是庄子抽离于物质世界的崇尚自然,而回归到对自我本真的崇尚。所以,他借“姑射神人”的形象进一步表明自己对自然本真的追寻。无论是至人、神人还是圣人,庄子说到底是求得“真人”之境,他坚持守性情之真,不随外物以迁。他认为,人处于纷杂的物质世界中,经受世俗的干扰纠葛,任其本心随波逐流,被世俗妄加扭曲而无可适从,是自身屈心而抑志。其不如效仿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庄子·大宗师》)做到不耽于世事烦扰,在通晓自然规律后而顺应自然本真,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其皆是任真而已!

庄子崇尚自然,以自然为天地之大美,欣赏万物自然的生命状态,感受自然带来的怡情之旅,返得万物自然的真境;他顺应自然而然的规律,体察万物生灵的生长荣枯,以无不为而达成无为,返得万物的真态;他皈依内心的本真,在“无己、无功、无名”中守真,返得本我的真状!

二、纵浪大化中的生命逍遥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常将人置于自然变化之中去体悟生命的本质,自然是生命的原始形态,生命是自然的轮替表现。生命是在自然无限变化中的不变,既有开始必有终结,它的呈现与变化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自然的运行规律;生命同时又是自然无为中的有为,无论世事如何行迹,其生与死的形态如何变化,我们纵使对生命的疼痛和终结无可改变,但是仍可超脱而达到逍遥,“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神释》),任自身逍遥与天地之中,“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1.生命本质之自然

庄子思想的深刻表现为其独特而完整的生命哲学,他视生命为个体存在价值的关键。庄子之生命观,首先在于其都对生命有着清醒的认识。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气的运行变化也决定了生命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由此他对生命有着一种“物质化”的关注,认识到人的生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有生必有死。

庄子将个体生命视为自然的一部分:“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死生是自然的天命,无可逃脱、无法规避,他们如同黑夜和白天的常规交替,是自然的规律。生死交替实则为宇宙大化中的一种物质演化,生命形态由生到死的过程,也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其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庄子·天道》),“又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庄子·大宗师》)这是说,万物的本源和一切变化都是依赖于“道”,而人也是“道”的一种表现形态。《秋水》篇云:“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与阴阳”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的生死本之于道而成之于气。由此庄子提出了“气化生死”的理论,他认为从本质上看万物通于气,曰:“通天下一气耳”;人的生死不过是气聚气散而已,“人之生,气之聚,聚者为生,散者为死。若生死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庄子·知北游》),万物原本就是生死的相互延续;既然“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庄子·大宗师》)自然赐予我身体来使我留存于世,给予我生命使我劳作,又以衰老让我得以安之若素,最后赋予我死亡以结束这辛劳的一生让我得以安息,这既是生命的自然规律,我且顺应而行!

2.生命态度之超然

庄子对生命的本质形态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解析生命的自然属性,肯定生死必然的自然规律,认识到生之可贵且坦然于死,表现出一种超脱生死,逍遥坦然的态度。

纵观庄子的生命观,其本质是在认识到生死必然的同时来追寻生命永恒的价值,他力图消解人们向生惧死的执拗态度,通过解析死亡的价值来化解人们生存的矛盾,指导人们以一种平和顺化的態度来对待生死。庄子在其将死之时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他对待生命的逝去尤为坦然,死于天地之间,以天地日月星辰为伴,这岂不是厚葬吗?从此可见,庄子对待死亡是一种顺化自适的通达态度。庄子指出,世人总是“苦身疾作”以求“富贵寿善”(《庄子·至乐》),过分计较物质的得失而使自身陷入忧虑恐惧之中,而死恰是摒弃世俗的忧伤,安于所化的至乐之境。所以庄子在妻子去世时鼓盆而歌,欢歌生命回归,他将“死”理想化,认为“死”是对“生”的解脱、对生命本源的回归,归于至乐,这实则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大宗师》)的态度。

庄子在肯定死的价值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到“生”之可贵。“人之所欲,生甚矣!”(《庄子·天道》)乐于生存,执着于现世的生命是人们所欲求的,这是人的天性。“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庄子深谙死亡的意义,深知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所以他对于生命的存在倍感珍惜。对于活着的人,庄子主张“养生”,他看重的是个体生命在宇宙中的存在和绝对的精神自由,视个体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他坚决反对因世俗名利等各种缘由来损害生命的行为,《庄子·让王》云:“夫天下至重也,而不以害其身,又况他物乎”而“今世之俗世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治理天下固然是重要之事,但其不过是“圣人之余事”,如若因其而妨碍生命是相当可悲的。所以他主张“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以求“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庄子钓于濮水》中庄子就用神龟作比,表明自己宁愿拖着残尾在烂泥中爬行,也不愿意用生命的骨骸来显示自身的尊贵。在庄子眼中,名利不过是过眼云烟,是暂时存有而不归自身的,作为个体存在的人更应重视的是真实自然的生活,在精神层面上不受世俗名义而束缚,内心做到“虚静无为”,养生即养心,要有一颗自然自主的心!endprint

对于生死的问题,庄子表现得尤为超然,他是一位不问尘世的仙人,将死视为飞升成仙的极乐之境,提出“死归至乐”的生命观。庄子对待死亡的主张独树一帜,因为他“并不要去解决个体对死亡的恐惧和哀伤,也不追求以痛苦地折磨现世身心生存来交换灵魂的解救与精神的超越。庄子对生命的这种超然豁达在其思想根源上主要是承其道家思想,构成其生命观的核心也是纯然的道家思想,其表现为一种全然入道的逍遥。

生命之美源于自然,自然之美呈于生命。庄子在其自然观中渗透其对自然生命的崇敬与热爱,在其生命观中蕴含其对生命自然的解析与超脱。他尚自然之美、顺自然之理,以求返本我之真;他观乎现实生命之所然,体悟个体生命之所态,以求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 (晋)陶渊明著,逯饮立校注.陶渊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5月

[2] 庄子著,方勇注释.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6月

[3] 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4] 赵沛霖.庄子自然观[M].深圳海天出版社,2012年1月

[5] 王祺堃.近十年陶渊明与庄子思想研究综述[J].文学教育,2009年

[6] 张瑞君.莊子思想与陶渊明的人生境界[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

[7] 陶德宗.陶渊明诗文与《庄子》的关系思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8] 吴晟,张莹洁.陶渊明诗歌创作与庄子美学思想之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

[9] 张月华.庄子哲学的生命意识[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4月

[10] 洪平.庄子与陶渊明的生死观之比较探究[J].语文学刊,2016年24期

[11] 王浦衡.陶渊明的生命哲学[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5月

[12] 李蒙.试析《庄子》自然观的特征与达成方式[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2月

[13] 赵治中.陶诗中的自然与陶渊明的自然观[J].天中学刊,2013年4月

[14] 李春娟.庄子与陶渊明自然观之比较——兼论王国维对陶诗的误读[A],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9期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知行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命观自然观庄子
以“乡下人”身份论沈从文的生命观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庄子说》(二十二)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