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锦
《保姆日记》里有个情节,面试官问女主人公Anny:“请用一句话描述,你是什么样的人?”这个简单的问题反而令Anny张口结舌,吐不出半个词。三十秒后,她边道歉边逃离了办公室,面试官毫不犹豫将简历丢进了废纸篓。
商科老师给我们上课,也曾问过我们同样的问题。我搜肠刮肚,给出了个稚嫩的答案:我是个爱学习的人。同寝室的郑清说:我是个知行合一的人。
假如我们一起去面試,毫无疑问我是那个简历被撕成两半的落选者,而她是笑到最后的精英。然而郑清的青春,有个不算美好的前奏。大一时郑清担任助教,教授要她帮忙点名,念到某个同学时,班里迟迟没有人答应。等到重复第三次,被叫到的同学才意识过来,那个音调不标准的名字属于他。全班哄堂大笑,讲台上的郑清亦害羞地笑了。
经过这件事,一提起郑清,同学们十有八九都会说:“哦,那个普通话不好的。”郑清没把这个小插曲抛诸脑后,她向社团里的人打听到了播音主持系的课表,没课就跑去旁听,学习如何发音吐字,将例句工工整整记在笔记上,用不同颜色标注声调符号。在寝室里,我能听到她用尽量低的声音,一遍遍读例句。不少本省的学生一直用方言交流,而郑清却坚持说普通话,有人在背后议论她助教包袱太重,故意说普通话装高大上。直到郑清在普通话资格测试中取得了甲等,我和大多数人才反应过来,她不仅追上了我们,还将部分人甩在了身后。
成年后人人都想着独立,却对校园里张贴的兼职广告视而不见。郑清将这些广告一一拍照,兼职信息塞满了她的手机相簿,几通咨询电话后,她决定去兼职。郑清被要求站在繁华的商业街头,戴着廉价花哨的帽子,捧着有纸杯的托盘向路人推销饮料。为了让声音足够响亮,她用到了旁听学的发声技巧,否则她的嗓子在前两个小时就哑掉了。我问她,不怕对方要你交高额押金?不怕辛苦几个月后拿不到钱?郑清说:“我当然害怕竹篮打水,可家里提供的生活费有限,我没得选。”
我没见过郑清坐在电脑前抱着零食追剧,当她乘车去往下一个兼职目的地,多数人躺在被窝里抖机灵,把签名改成“道理我都懂,可就是做不到”。
大三时,很多同学仍沉浸在校园恋爱的喜悦中,郑清开始学德语,三千元的网络课程费用全部是她一人承担。这时,她已经在咖啡连锁公司做兼职店员,有好听的英文名,享受不错的福利,她很享受这种学习工作两不误的状态。
毕业后,郑清凭借漂亮的履历进入知名跨国企业。学生时代的很多事我都已经淡忘,但我却记得她说“知行合一”时挺得笔直的背。郑清不混所谓的圈子,志同道合的人自会靠近,而只肯在嘴上描绘蓝图的人会主动绕道,生怕她照出他们有灰尘的角落。
我看见郑清朋友圈转载了她最喜欢的歌手的采访,并引用其中一句作为评论:不刻意编排,随时准备上台表演。是这样,有人苦于没人支持他选择过岁月静好的生活就华发已生时,郑清却不担心下一步要拨哪根琴弦,因为曲调已从指尖流淌而出。
红伞翩然而至,由不得准备万全就要带每个人飞向命运。有人战战兢兢,害怕会不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有人还在确认这把伞是否真的属于他。而紧紧握住红伞飞上蓝天不迟疑不回头的人,所思所想必不会和行动背道而驰,因为他们想要亲眼确认那里是不是梦中模样。
责编/刘维笑
E-mail:blweixiao@163.com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