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2017-10-21 08:29:09彭瑜
今日财富 2017年34期
关键词:行政领导事业单位

彭瑜

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显著,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构建与优化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工作的核心点,合理且有效的内控制度,能够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有序开展,为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本文主要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领域的问题以及相应措施。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领域的问题

(一)对内控制度的作用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行政事业单位还未意识到内控制度的作用与价值,对自身单位的资金应用情况缺少了解,诸多事业单位的预算盈余存在很大披露,极易导致资金浪费,许多是事业单位的内控工作主要以权利体系为主导,缺少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致使诸多领域存在问题,一系列内部控制工作成为形式,缺少实效性。部分行政单位的金融监督部门缺少较强的监督能力,导致诸多单位的内控工作无法有序推进。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未意识到责任分配的作用,未将财务部门的相关责任落实给个人。诸多事业单位的领导欠缺内控意识,导致事业单位整体因领导的影响而缺少对内控制度作用认识。

(二)单位内部些许人员综合素养不高

目前,因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诸多行政事业单位未及时组织一些活动来增强单位员工的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一些单位员工只依据自身想法来开展工作,并未对某项工作进行科学分析或是谨慎思考,这些综合素养不高的员工会导致事业单位内控制度构建受到巨大影响,导致行政单位的内控工作存在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出,还有许多行政单位的员工因对内控制度的了解不够全面。无法在内控制度执行中有效利用内控制度的优势监督单位内部经济活动,致使许多行政单位的内控面变小,从而导致部分行政单位内部的监督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三)内控制度的效用未得到全面发挥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缺少引入高科信息技术意识,若是未将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术引入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中,不仅会影响财务领域工作质量,还会导致单位内部工作整体效率下降,无法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性与有效性,诸多行政事业单位处在一个节约人力资源的时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安排缺少合理性,导致诸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因得不到人力支撑而减小其常规效用,还会导致诸多行政事业单位许多人才找不到适合发挥自身价值的岗位,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人力危机。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的具体措施

(一)加大单位领导对内控制度作用的认识力度

需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组织实行责任制,将财务工作的相关责任具体落实到个人,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主要负责单位内部财务领域,进而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领导对内控制度的作用有一个充分认识,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单位内控制度构建与优化工作中,在当前我国经济建设主要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主体,单位内部领导务必要增强自身对内控制度的了解,因其对行政事业单位整体发展有直接影响,若是单位领导的意识有所提升,必会使单位内部全体员工皆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内控制度构建与优化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推动行政事业单位了解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皆意识到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发展的积极作用,进而提升对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构建与优化工作开展的理解。

(二)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

需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责任制度进行适当调整,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展开合理安排,确保每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皆能了解自身工作面与相应的责任,对单位领导所拥有的权利进行有效监督,从而约束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领导行为,规避其出现行使超越自身职权范围的权力,对于规模不大的行政事业单位,需切实依据单位具体状况革新岗位责任分配机制,保障小规模的行政事业单位不会因人力资源短缺而使内部工作受影响,规避单位领导身兼多职的信息,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层也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保障其分工明确,以此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财务问题时能够追究到个人,而并非是单位内部领导负责,明确领导权力,还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领导自行应用权利,以免在行使权利中因受到与自身权利相差不大的领导人所影响,加强权力行使效率。

(三)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使其同当前广泛利用的信息技术相结合,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若想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需将财务软件同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有效结合,促使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及时被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所用。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信息建设中,需将该过程融进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固定资产的申请、变更、调配、增加等皆能够进行信息化管理,以此来保证单位内的固定资产得到有效管控,加强其运用效率。因信息系统研发、运行以及维护需要较高的成本,能够在省级或是市级构建信息化平台,从而减小行政事业单位信息系统运行成本。由省级或是更高层次的管理机构牵头,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仅能够发挥经济所产生的成本优势与管理优势,还能促使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的总量以及应用状况展开实施监控,增强国有资产管理效率,减少资金耗费量。

(四)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控能力的基础就是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员工内控意识,使单位每位员工皆能意识到内控制度的核心价值,这样才能确保相关机制得到有效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定期组织培训活动,将参与培训的内控员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来调动单位内控人员的参与兴趣,促使内控人员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培训活动中,通过此种培训的方式,不但能够加强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财会人员间的团队合作力,还能构成完整的风险控制理念,为保证单位内部效益提供有利条件。另外,还可以引进一些经验丰富且专业技能强的人才,为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效率提供有效依据,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内控制度能够切实落到实处。

(五)增强内部审计的监督效用

内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监督部门,对单位内部各部门业务活动的开展进行不定期审计,对其进行评估确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决策制定提供有利依据,其对行政事业单位防范财务风险、加强自身内在价值具有重要作用。需加大内审在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监管力度,以便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干预,通过审计预算执行、监督采购环节、审核会签合同、审查财务收支以及参与环节的验收等。再构建完善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审计机制,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具有积极作用。例如,可以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设备的采购、维护等环节进行测试,判断固定资產采购有没有必要进行授权,与之相关的招投标过程是否合理等,若是发现其中存在问题需要及时上报;再比如,通过审计财务科履职状况,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的准确性等问题就会及时探究出,并进行有效整改。审计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进、核算以及管理层面的检查,还是对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工作结果的检验,以内审结果为主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评价与考核,能够使考核过程公平、公正,考核结果真实有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效率需要得到提高。各行政单位依据自身具体状况,对固定资产的盲目采购进行严格控制,及时纠正日常资产管理中的不规则问题,并将审计存在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起到二次监督固定资产的作用。基于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建设需加强,因其对推动单位内部资产管理效率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作者单位为攀枝花市市政工程管理处)

猜你喜欢
行政领导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22年5期)2022-10-25 04:47:00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当代陕西(2019年10期)2019-06-03 10:12:40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 06:55:3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26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8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车迷(2015年12期)2015-08-23 01:30:48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全球化(2015年2期)2015-02-28 12: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