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与经验

2017-10-21 18:39:18梁惠珍
今日财富 2017年34期
关键词:人才经济企业

梁惠珍

文章在阐述创新创业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创新创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加快企业成果转化、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健全人才流动激励机制、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创新创业和经济增长的融合策略,旨在更好的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创新创业实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关键。由此,创新创业对社会经济增长问题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因此,想要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第诶日,需要思考怎样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通过创新创业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矛盾问题。

一、创新创业概述

(一)内涵

创新创业是在创新基础上开展的创业活动。创新创业将创新中的开拓性、原创新和创业中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有效结合在一起,对推动社会经济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创新是创业实现和发展基础,创业是创业的重要体现和延伸。

(二)特点

第一,高风险。创新创业是在创新基础上开展的创业。但是受人們认知、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影响,人们认识创新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无形中加重了创新创业的发展风险。第二,高回报。创新创业是通过对现有技术、产品、服务的优化组合,来对现有资源信息优化配置,从而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多效益,促进社会发展。第三,促进上升。创新创业是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实现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通过资源优化配置能够进一步促进创新升级发展,实现创新、创业的双进步。

二、创新创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创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

1.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有效披露促进经济增长。信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经济系统应用来看,经济系统中仍然存在不被充分利用的信息。创业的进行能够通过为潜在创业者提供重要市场信息来降低经济活动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过学者的模型驱动证明,创业项目结果显示出外部性的特点,和创业项目市场容量、盈利空间等存在密切关联,能够将这些信息及时披露出来,为创业者创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2.通过优化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创业者根据动态信息披露机制中准确的市场价格信号能够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从而更好的促进经济增长。创业者的任务之一就是善于发现社会发展中没有被充分利用的各类信息,将这些信息商业化处理,实现对资源信息的高效利用,从而更好促进经济增长。

3.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经济增长。创业能够进一步实现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为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提供重要信息支持,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带动社会经济增长。另外,创业过程中出现的新企业、新想法等也会促进产业生产组织形式不断完善,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带动社会经济增长。

4.通过提高知识溢出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不同类型创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不同的,创业所引起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可以分为不同类别。综合发展实际来看,科技知识商业化的创业活动能够提升知识溢出水平,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增长。知识溢出创业理论是内生增长理论的拓展,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的进步会促进经济增长, 新技术的出现会增加知识存量,由此增加未来生产新技术的要素投入。

(二)创新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

1.创新带来经济波动增长。技术创新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创新的出现和发展会使得获得更多利润,由此引发社会上其他企业的模仿,在模仿活动的带动下在全社会引发创新发展高潮,进而为社会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持,促使我国社会经济走向繁荣。创新也是产业发生巨变的根源,能够为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技术、新型力量的支持,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2.创新促进经济结构变革。创新还能够促进经济结构变革。第一,创新引发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提升了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水平,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商品流动和信息传递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 作用,由此也相应的带动了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的发展。第二,技术创新促进工业部门结构发生变化。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下,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增加。第三,技术创新促进了消费结构变化。技术创新带动产品结构变革,使得非物质消费在人们的总消费比重中增加。

三、创新创业和经济增长的融合策略

(一)借助创新创业激发人的创造力

人是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是全面激发和调动全中国人的智慧,将全中国人在促进社会发展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此,想要发挥出创新创业在社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需要充分尊重人才、保证人才基本权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创造力,并为社会创新创业深化发展吸引更多人才,使得人们在获得物质财富的同时实现个人的精神追求和社会价值。

从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支持中国向技术前沿发展的科技和人才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为此,创新创业的实施需要为人们提供更多创新就业的机会,强化社会发展创新动力,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发展机制。另外,在对科技成果和各类收益分配的时候要进一步扩大股权、利益分红激励政策的实施范围,使人人都能够分享到成果收益。在国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科研人员流动政策、革新科技人才评价和人才激励制度,积极引进国外高质量人才。

(二)借助创新创业培养国家文化,实现对资源优化配置

中关村加一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发展中心立足于中心自身的定位,凭借多年的培训积累和身处中关村的优势,率先构建了创新创业的“三级四类”培训体系。再有,浙江义乌青岩刘村,凭借自身“全球小商品集散地”的货源优势,借助电子商务发展创新创业,带动了乡村发展,为乡村人们解决了就业问题,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第一淘宝村。结合这一成功案例,为了更好的发挥出创新创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需要国家为人们打造一个宽松的创新创业氛围,培养人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创业创新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另外,面对当下社会激烈的就业环境,相关人员需要加大力度促进创业就业。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对毕业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辅导。

(三)借助创新创业转变政府部门管理方式

在创新创业的号召下,政府部门需要深化放宽政策,为创新创业的发展加大普惠性的政策支持,为企业发展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试点示范建设,打造政府、企业、社会三者互动的创新创业生态。第一,政府部门进一步健全审查机制,强化审查权责,为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营造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第二,积极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加强格雷泽证照的整合发展。对各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坚持一视同仁,实现市场主体推出简便化。第三,加大对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实现公开监管的全覆盖。

(四)借助创新创业推进企业改革发展

第一,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普惠政策,为企业创新创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支持。第二,完善企业债权、股权等融资服务机制,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长远支持。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的深入进行,完善企业知识产权融资模式,鼓励保险为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支持。第三,革新财政资金、国有资本等在企业创新创业发展中投入、管理和退出规则,打造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创新创业绩效评价体系。第四,推动创新投资子基金的建设。国家需要引导和规范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加快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同时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基金运行监管机制、财政资金绩效考评机制等。第五,建立健全创新券、创业券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五)借助创新创业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第一,制定人才签证实施细则,明确外国人申请和获取人才签证的资格、程序。开展外国高层次、高质量人才试点建设,完善人才从工作居所到永久居所到转换机制。第二,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为国家创新创业发展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推进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加强我国国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的交流建设。第三,实施社团创新创业融合行动,为创新创业的实现搭建平台,在平台上向学生渗透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等。第四,完善高校和科研院所绩效考核办法,在规定的绩效工资内,企业和高校可以自主分配人才,为企业发展引进更多高层次的紧缺型人才,实现对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社会经济轉型发展背景下,政府部门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号召,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进一步凸显出创新创业的重要作用,对增强全民族的创业精神、创新动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带动社会就业,为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为此,在新的历史时期,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创新创业的研究,根据创新创业对社会经济增长的影响,积极思考怎样将创新创业应用到社会发展的更多层面。(作者单位为广州市欧瑞德兰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人才经济企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