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问题研究

2017-10-21 18:39段粉红
今日财富 2017年34期
关键词:债务资本金融

段粉红

金融开放,虽然大多学者从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服务角度来进行不同的定义,但以姜波克论述最具有代表性。他认为,金融开放可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来看。从静态方面来,金融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从动态方面来看,金融开放则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由原先的金融闭锁的状态向金融开放状态的转变过程。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开放主要为了吸引国际资本,促进本国金融发展,获得经济增长收益,同时也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

一、政府债务与金融开放效应的关系

(一)由封闭到开放的金融制度变迁,跨境资本自由流动将对政府的收入、支出和融资行为造成负面冲击,从而更易引发债务风险。金融开放情况下政府税收收入、外汇收入和通胀税等收入可能受到负面冲击。在征税方面,由于跨境资本流动更加顺畅,个人可以自由在国内外进行资本配置,如果国内经济环境不佳或扭曲型税收过高,将引发资本外流,导致政府征税基础减少;而发展中国家政府为了吸引更多外来资本,往往采取降低公司税和资本利得税率等竞争手段, 导致税收收入进一步减少。在外汇收入方面,放开金融管制后, 多重汇率消失导致实际汇率贬值,也将减少政府通过高价销售外汇获得的收入,同时本币贬值还会增加外债负担,加大财政债务压力。在通胀税和铸币税方面,为保证金融开放的稳定推进,东道国政府通常要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降低货币增发速度,减少通货膨胀率,从而导致政府在通货膨胀税和铸币税方面的收入减少。金融开放后政府支出可能大幅增加。对此,Cameron提出了“补偿假说”。他认为,随着开放程度的提高,不安全和不确定因素将导致政府支出扩张。例如,金融开放增加本国金融体系暴露在外部冲击的风险,为了降低开放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救助和重组问题机构、建立金融安全网等手段都依赖财政支持,其他条件不变时,金融开放在短期内将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平衡,引起或加重财政赤字问题。金融开放也加大政府融资行为的道德风险。当金融开放带来国际融资便利性时,若财政政策缺乏足够约束,发展中国家政府碍于国内融资和财政收入的局限,将更多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引发政府对外债务规模急速膨胀陷入“债务—赤字”陷阱。

(二)过度的政府负债对经济发展有显著负面影響。高企的政府债务将降低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根据前面的分析,大多数国家存在财政收入有限和财政支出刚性的矛盾,因此财政失衡的国家往往通过财政赤字货币化、国债发行和对外借债来解决财政收支矛盾,而这些手段将带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汇率波动和名义利率高企,妨碍经济长期增长。即使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赤字和大量发行主权债务也会引发本币信任危机,出现货币替代现象,导致货币需求函数不稳定,严重削弱货币政策的效果,引起宏观经济的剧烈波动。如果一国持有大量政府债务,将提高债务违约的风险,降低资本的边际收益率,从而阻碍国际资本的流入。市场和私人企业的投资往往比政府部门投资更有效率,而政府大量发债会挤占私人部门的资金,降低私人投资率,从而损害经济的整体效率,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

(三)在开放条件下,政府债务风险特别是对外负债风险与金融危机之间具有较强联系。过度财政债务风险将引发货币替代、资本外逃现象,甚至爆发货币危机。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经验表明,在高额财政赤字情况下放松或解除资本管制措施,短期内资本可能大规模的流出流入,这将严重影响东道国的汇率和宏观经济的稳定。若财政赤字和债务余额累积增加,导致市场信心崩塌,这些国家将难以从市场上融资,如果此时放开金融管制,将不可避免出现资本外逃。随着资本出逃,本币大幅贬值,企业和银行外币债务成倍增加。导致大规模对外负债违约。而固定汇率制度下情况会更糟,赤字融资增发的超货币需求将转化为对国际储备的购买,其引发的国内通货膨胀会导致进口需求增加和出口需求抑制,造成经常项目赤字,刺激了国际储备进一步减少。一旦国际储备接近临界点,投机者就会对本币进行大规模的抛售,导致国际储备消耗殆尽, 逼迫中央银行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货币出现大幅贬值,货币危机随即爆发。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详细描述了相关路径。因此,财政赤字、对外负债成了资本账户开放下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之一。政府债务风险还会导致银行体系危机。政府债券往往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金融资产,在金融市场交易定价中居于核心地位,政府债务急剧膨胀导致的政府债券偿付风险必将对本国银行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由于本土倾向,一般国内银行业持有大量本国政府债券风险敞口, 政府债券评级调降或债务违约,对银行资产极具破坏性,如若银行资产大幅下降而负债保持不变,则最严重后果是银行无力维持正常运营。后续被迫加大抛售政府债券力度,大面积的抛售行为不仅抬高了政府债券收益率,加剧债务危机,引发整个股市股价下跌和汇率急剧变动,金融机构间资金融通变得困难,产生流动性枯竭及信用收缩。

二、金融开放下宏观经济特点

(一)效率与风险是金融开放下宏观经济特点。效率与风险是学术界根据金融开放后国际金融危机所总结出来的特点。特别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我国金融机构也要出到国外的金融市场,今后对外借款与投资必然会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当向政府机构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时,由于贷款都是没有担保,国家风险就会成为最明显的。一般来说国家风险的表现形式就是“转移风险”,也就是借款人的债务都不是以本币计值,不管这些借款人财务状况如何,都可能无法得到外币来用以偿还借款。特别是我国的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以往都处在封闭的金融市场上活动,所以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并不是很熟悉,所以在金融开放后更应该对此进行格外地关注。所以市场风险一个具体的内容就是外汇的风险。在国际金融汇率剧烈波动时,外汇业务中内在的风险,特别是外汇上的风险也会增大。在加入WTO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之后,金融汇率的市场化进程也会进一步加快,汇率的波动也会更加频繁,与此同时,银行的外汇业务也日益增多,我国的各类金融机构对外汇业务并不熟悉,因此,这类金融风险会逐渐增加,这一些都让效率与风险是国家宏观经济的特点。

(二)保持稳定与协调是宏观经济的特点。金融開放对于宏观经济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金融开放可以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下的弱点,广泛的融资能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还能为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提供刺激,从而推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但如果条件不能完全具备来强行实行金融开放,就会有着巨大的风险。为此,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应该把金融开放隐含的,不得不承受以及会发生的金融经济危机考虑进去,在政策与制度来进行完善。实质上,金融稳定与金融开放、金融危机和体制外的协调等方面存在着必然联系。所以,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中,强调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开放的同时,更应改去着重强调金融开放的渐进性与次序。要做到金融开放的渐进性与次序,关键的实质就在于经济上国内与国外协调一致。著名学者麦金农也曾经指出,国家为实现非通货膨胀上的金融均衡,财政和货币,以及与外汇政策上的排列顺序是至关重要。政府不仅,而且也不应该去采取全部完全的自由化措施;相反,经济金融上的自由化应有一个最佳合理的顺序。国家经济安全与否,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适应力与发展潜力,经济安全保障的根源在国内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上。因此,根据麦金农的论述,一个经济上中央集权化的国家经济过渡到一个金融开放的国家,应该做到国内与国外的协调,在财政上做到金融开放下的平衡,这样才能防止入不敷出以及游动资金的出逃。

(三)影响国家甚至地区金融危机的产。在过去,学术理论界认为金融开放对国家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并不很明确。因为他们认为金融开放一方面能给国家或地区提供利用国际资本的机会,能够帮助那些资本贫乏的国家实现生产基础的多元化;另一方面, 金融开放程度的提升也能让处于比较优势的生产专业化程度能上升,对国家经济发展有利。特别是东亚地区在上世纪80年代经济的腾飞,更让理论界对金融开放持乐观的态度。但伴随着东亚国家加快金融开放的步伐,对金融市场的规制也不断放松,资本账户的自由化进程也日益加快,这些也吸引了西方先进工业化国家的大量过剩资本涌入。这些外资的大量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东亚地区国内建设资金存在的不足,增强了融资能力,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发展和造就经济的繁荣与“东亚奇迹”。然而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世界所爆发一系列货币与金融危机,尤其是在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让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在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次贷危机,冲击了世界上许许多多国家,包括经济发达的国家经济。这让很多流入的外资纷纷撤回本国来救市,导致许多国家的股市暴跌和企业破产,失业率上升。这些事实让学者们对金融开放的后果产生了质疑。当今学术界普遍研究总结,国家在金融开放的条件下容易产生着经济波动,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许多外来的国际资本有着亲周期流动的特点,正当经济低迷时,往往会倾向集中撤离。在这时如果国内没有形成良好的融资渠道,就无法能给企业提供上有效及时的资金补给,容易导致企业生产产生瘫痪,经济陷入萧条状况中。

三、结语

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它给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同时也隐藏着巨大危机。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仍然需要坚持改革开放的经济战略,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但需要结合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稳步推进。(作者单位为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公园管理处)

猜你喜欢
债务资本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家庭日常生活所负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
VR 资本之路
P2P金融解读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万亿元债务如何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