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小梅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108)
福建省加工贸易面临的挑战及转型升级路径
郑小梅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福州 350108)
近年来,福建省加工贸易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在福建进出口中的比重持续下降。福建省加工贸易存在产品品牌少、技术弱等问题,面临外需疲软、产业外迁、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挑战。因此,应借助当前福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良好契机,完善政府服务职能,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加快培育和扶持具有当地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从而促进福建省加工贸易的创新发展。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自贸试验区;全球价值链;产业集群
加工贸易在带动福建省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福建省加工贸易存在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品牌少、议价能力弱、产业关联度较差等问题[1-2]。另外,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影响,福建省加工贸易发展出现停滞,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近几年来,国务院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多个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技术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沿海加工贸易向山区适度转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推进,也为福建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研究福建省加工贸易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提出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有利于推动福建省加工贸易平稳向好,从而带动外贸回升及其他产业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1.1 加工贸易在总进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改革开放之后,由于中央给予福建许多“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福建省对外贸易的规模迅速发展扩大,加工贸易也获得了迅猛发展。1988年,福建加工贸易出口额仅为5.74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40.8%。这段时期,福建省加工贸易方式为来料加工,商品以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其衣着附件、鞋类为主。1988年至2000年,福建省加工贸易额占进出口额的比重逐年增加,到2000年达到了49.6%。这段时期,进料加工的份额逐年增加,慢慢取代来料加工变成加工贸易的主要形式。然而,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今,加工贸易在福建进出口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不断下降,从2000年的 49.6%下降到2015年的23.1%,而一般贸易所占的比例则越来越大,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2001-2015年福建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及其在进出口总额中的比例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2001-2016年《福建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1.2 加工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为主
从加工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方式主要分为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两种。来料加工赚取的仅仅是加工费,而且容易受市场变化影响,很可能出现委托方拒绝履行返销义务和拒付加工费等情况。而在进料加工中,一方面加工方有更大的自主权,不需要同国外同一客户既签订进口合同又签订出口合同;另一方面,企业能够使用自己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然后再出口,获得更多的增值利润。由图1可知,近几年来,福建省进料加工额大大超过来料加工额,在加工贸易中占比超过80%。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通过数年的生产经营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扩宽了销售渠道,从而转向自主性更强、利润更高的进料加工,进料加工逐渐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由此可见,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的自主性在增强,但承担的风险也在加大。
图1 2003—2015年福建省两种加工贸易方式的贸易情况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 2004-2016年《福建省统计年鉴》
1.3 加工贸易增值率起伏变化大
加工贸易增值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加工贸易链条的长短,更反映了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直接影响到贸易利益的获得[3]。如表2所示,2000至2008年福建省加工贸易增值率呈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最高值101.58%。但是之后,加工贸易增值率下降明显,到2013年仅为62.46%,反映了这一时期福建省加工贸易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层次不断下降。究其原因,福建省加工生产所需的很多设备、技术仍然依赖国外进口,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简单加工阶段,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以贴牌、定牌为主要生产手段,加工贸易企业获利较少,效益不高。然而,在鼓励技术创新等政策刺激下,2014至2015年加工贸易增值率开始回升,分别达到78.35%和91.24%,说明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加工能力逐步提高,国内配套能力不断增强。
表2 2000-2015年福建省加工贸易增值率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根据2001-2016年《福建省统计年鉴》数据计算。
1.4 加工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改革开放之初,福建省加工贸易产品以服装及衣着附件和鞋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福建开始承接从中国香港、台湾以及日本转移出来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凭借劳动力优势成为最早进入福建的产业之一,之后机电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以机电产品、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为主的加工贸易高科技产品的比重逐年上升,商品种类呈多样化发展。目前,福建省加工贸易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船舶、机械装备、制鞋、纺织服装、家用电器等行业。经过数十年发展,在纺织服装、鞋、箱包等传统优势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的同时,机电行业也得到发展壮大,形成了电子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家用电器、光电技术、通用电机等多个产业集群[4]。虽然机电产品的出口额不断增长,但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机电产品,大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品牌意识仍然较弱,只从事简单的加工,还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技术溢出效应和产业关联效应都较弱。
2.1 生产成本上升削弱了福建省加工贸易竞争力
加工贸易企业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和环境成本等等。劳动力成本主要包括职工工资、职工福利、保险等。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2003年以来,福建省各类保险的费用占劳动力成本的20%左右,参保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这导致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工资也逐年增长,福建省城镇单位职工货币工资从2000年的10584元上升到2015年的58719元,并每年保持10%的增长速度。而且,人口老龄化以及劳动人口缩减的问题,也意味着未来劳动力成本仍然维持较高的水平。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必然造成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企业的利润也将受到影响,福建省现有的劳动力优势难以作为加工贸易长远发展的依托。
此外,不断上涨的地价和房价也抬高了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还有环保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碳减排和污染治理等提上日程,无形中提高了加工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了降低成本,有些加工贸易企业将工厂迁移至内陆省市,甚至外迁至越南、孟加拉、印度、柬埔寨等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
2.2 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
福建省加工贸易产业关联度低,加工方与上游供应链的合作程度低,生产活动无法与本土企业衔接起来,产业构成环节短,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缺乏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基础脆弱。而且,加工企业彼此间缺乏交流合作和有序分工,经营的产业不但无法做到优势互补,而且无法团结统一起来同委托方进行商务谈判,导致加工方整体的议价能力差。还有,加工企业尚未形成互相渗透,交通、信息技术、金融和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集群,对其他产业的辐射范围小,无法产生产业关联效应,无法形成像珠三角、长三角那样的产业集聚效应。此外,专业化的分工协作网络还未形成,与周边地区产业的联系不密切,很多重要的零部件、原材料仍依赖从省外或国外输入。素有“鞋城”之称的莆田是世界著名运动鞋品牌NIKE、Kappa、PUMA等的重要生产基地,虽然莆田鞋业已经逐渐形成横向产业集群,但是使用相似技术、原材料的加工企业较多,容易出现恶性竞争,并且由于知识产权保护薄弱,假冒伪劣商品盛行,严重挫伤了外商投资的积极性。
2.3 外需疲软导致加工贸易订单减少
欧美和亚洲地区是福建省加工贸易的主要出口市场。近些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世界贸易下滑,外部市场需求疲软直接造成福建省加工贸易出口企业订单数量减少。同时,全球贸易保护进入高发期,各国采取更隐秘的贸易壁垒阻止外国产品大量进入本国市场。福建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也时常因遭遇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以及技术性贸易壁垒而受阻。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领域越来越广泛,各国对贸易中的知识产权、劳工和环境等问题也愈加重视,贸易壁垒层出不穷,福建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严峻。
2.4 制造业产业链外移给加工贸易带来冲击
加工贸易在中国经历了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后,出现了产业转移的迹象。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其占据福建省加工贸易80%以上的份额,一旦那些外商投资企业撤走将不可避免地对福建省加工贸易产业造成冲击。近几年,中国吸收外资和国内民间投资增速正在放缓,在这背后,制造业外移趋势日渐明显。2008年金融危机后,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重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和计划,如美国的“再工业化”“制造业复兴”,德国的“工业4.0”,日本的“再兴战略”等等。这些措施导致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并影响外国资本流入中国的规模。同时,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凭借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优惠政策吸引了部分转移产能,随着当地产业配套建设的完善,产业转移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此,在最新一轮全球产业战略转移的浪潮中,福建面临低端产业向东南亚有关国家转移,高端产业向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回流的局面,这就要求福建省应尽快降低制造业成本,完善产业环境,鼓励产业创新,鼓励本土企业转型升级,更为主动地参与国际分工。
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是从高耗能、高污染向低耗能、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5]。近几年来,为了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回稳向好和创新发展,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国务院发布了多项政策措施。福建省也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创新升级,优化布局,取得了一定成效。福建自贸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建设更为福建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1 进一步优化加工贸易沿海和山区布局
沿海地区地价、房价和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使得很多加工贸易企业不堪重负而倒闭。随着交通设施建设的发展,内陆交通越来越便利,而且相对低廉的成本、优惠的引资政策吸引了一些加工贸易企业到内陆地区落户生产。福建省加工贸易也可向内陆山区如南平、三明等地市转移,把沿海地区的资本、技术设备、生产工艺以及管理经验同内陆地区的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不仅可以为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工人的工资和生活水平,还可以带动内陆地区金融、物流、、社会服务等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福建省应尽快在内陆地区打造相关的产业园,确立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承接地,推动产业链集聚,从而促进沿海和山区协调发展。
3.2 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
政府应尽快规范外贸正常秩序,健全市场规则和法律,健全金融服务网络,以便企业经营和融资;完善深加工结转管理制度,为企业开展加工贸易提供一个公平的氛围;简化事前审批事项,加快通关运作,提高各监管部门的办公效率,减短货物在海关的停留时间。政府要通过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资金用于福建省加工贸易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展核心技术创新,增加对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企业由单纯的贴牌生产向委托设计、自有品牌方向发展,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投资提供一定的资金补助。此外,还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加工贸易企业培育发展自主品牌,建立自主营销网络;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监管规则,对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优化营商环境,为内外资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行政环境。
3.3 构建符合福建本地优势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
一方面,应鼓励更多本土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快由外资企业为主体向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多样化主体方向发展,减少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依赖程度,完成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通过整合产业链的相关资源或企业间的联合重组,培养加工贸易产业群。福建省可以吸取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验,集中产业链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代理商,在空间上把产业间联系紧密的企业和有关的研究机构、销售部门集聚起来,形成规模效应,减少生产成本。此外,还可以根据福建本地优势,构建以本土文化、传统特征为导向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推动企业上下游发展,培育除价格优势外的新优势,形成本土化的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增强竞争力。
3.4 借力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高对外资吸引力
目前,福建省加工贸易企业主体主要为外资企业。《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放宽外资准入,这将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落户福建,发挥福建的优势开展加工贸易,优化其全球价值链布局。自贸试验区应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先行先试,推进通关机制创新,建设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程实施无纸化通关,无形中将提升福建省加工贸易竞争力。自贸试验区还应探索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鼓励加工贸易与互联网融合,实施出境加工、委内加工、入区加工等监管制度创新,并积极向全省复制推广。此外,还应积极利用福建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把厦门片区打造成东南亚国际航运中心,发挥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新港、江阴港等众多天然海港的优势,振兴港口经济。这些都将为福建省吸引外资、促进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更多便利。
3.5 推动与中国台湾及“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合作
加工贸易一直是对台贸易的主力军,2014年占对台贸易总额的49.3%。因此,福建应发挥对台贸易优势,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实现优势互补,重点承接台湾地区产业转移,推动两岸产业合作,从而推动加工贸易向更高层次发展。具体来说,应引进技术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对下游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与台湾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的合作;加强品牌建设,培养一批拥有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企业,扩大技术外溢效应的范围;加强台商投资集聚区的基础建设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建设;有效整合闽台两地资源,利用本地的优势与台湾企业相结合,发展本土与之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从而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关联效应。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是福建省重要的贸易伙伴。2014年,福建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达4614.6亿元,占同期福建省外贸总值的四成以上。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应充分发挥福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体制创新、人文交流等领域不断深化核心区的引领、示范、聚集、辐射作用。同时,还应深化与东盟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这将为福建省加工贸易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运输和通关环境,从而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进而带动沿海及内陆地区加工贸易发展。
[1] 蔡雪雄.福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158-163.
[2] 修菊华.福建省加工贸易现状及其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6):41-50.
[3] 张明,胡兵.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4):25-31.
[4] 石伟. 福建: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创新土壤[N].经济日报,2016-02-01.
[5] 于翰,闫岩.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素分析[J].国际贸易,2008(12):20-22.
责任编辑:沈 玲
ChallengesthatFujianisFacinginProcessingTradeandPathsof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
ZHENG Xiaomei
(College of Economic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growth of processing trade in Fujian Province is slow, even showing a negative state. The proportion of Fujian’s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export and import has been declining continuously.There are many problems existed in processing trade of Fujian, such as few brands and poor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weak external demand, industries’ moving out and labor costs’ rising, etc. The government service functions should be improved by means of the good opportunities of constructions of Fujian free trade regions and the core zone of the 21th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the industry cooperation with the releva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should be deepened and the cultivation and support of industry cluster of processing trad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should be accelerated, so as to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in Fujian Province.
processing trad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ree trade pilot zone; global value chain; industry cluster
F727
A
1009-3907(2017)09-0008-05
2017-06-0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13046S;JAS160105)
郑小梅(1979-),女,福建沙县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