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辉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教师在教学时要摒弃传统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在课堂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思维对于学生成长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学生一定是思维敏捷,见解独到的。因此教师要从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意义出发,让学生在学习中热爱语文,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活思维;培养路径
前言: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活创新思维。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教师不光是要讲授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激发思维,学会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去看待语文知识。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语文的魅力,同时培养自己的思维。
1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意义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他决定着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和最终达到的人生高度。在学习中,思维能力是学生理解语言体会作者感情的重要条件,在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和困难都是需要思维能力去解决。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可能会存在差异,但是学生思维的培养会缩小学生能力强弱的差距。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可以消化和理解得更快。但是一些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当遇到难题时可能就会比学习能力强的要花费的时间多。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想法和见解,才能将知识更加灵活地运用。
2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具体路径
2.1从生活人手激活思维。我们学习的任何学科其出发点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今天在书本上学习的所有知识都是在实践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同时经过许多人的总结和补充得来的。生活是任何知识的发源地,同样也是激活思维的土壤。作为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引入吸引学生兴趣的东西,学生在兴趣中就可以对语文学习产生热情。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向学生提问:“有没有同学去过圆明园?谁能说说圆明园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子?”有些同学去过圆明园就会举手发言,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去圆明园时看到废墟心里的感受。教师可以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给学生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们每人写一篇500字的小练笔,学生通过看着课本上的图片和自己的想象,以及自己学习时获得的感想。学生们通过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能力和思维,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要善于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养成观察生活的思维。
2.2在包容中激发思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引导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做学习上的引导者,而不是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形成自己的思维。教师在鼓励学生思考时要多一些包容,学生的想法有时可能会错误、会很幼稚,教师要秉承鼓励的模式,要包容学生的不同思维模式。例如在学习《晏子使楚》时,学生对于晏子这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给予鼓励,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这节课中为了让学生可以跟好地理解晏子这个形象,我还举行了角色表演,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演绎人物,在表演中学生的表演水平是不一样的,这也是激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过程。学生演绎的好坏,我都给予了鼓励,在一些不足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有益于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在理解人物并演绎人物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会进一步激活。
2.3合作学习中活跃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新课标进程不断推进的同时,教师要转变之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光是让学生掌握考试中要考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要掌握教学技巧,不能只是为了开展合作学习而进行合作学习,部分学生就会借着合作学习的机会说闲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将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环节都详细设计,将每一个步骤安排的紧密衔接。例如在学习《黄山奇石》、《日月潭》等這类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按照小组的分配自行分配任务,搜集学生们最向往去的祖国的哪些地方。学生们在搜集时要说出这些地方为什么喜欢去,教师在分组时要按照一定的技巧来分配,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配原则,让一个组内有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样在进行任务分配时可以保证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合作活动中。学生在小组的共同合作中会提升自身的探究思维,让自己形成一种学习语文的独特方法。
结束语:激活思维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让学生自己主动进入到探究语文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学习中要和教师共同配合,通过观察生活,小组合作和鼓励中获得自信,学会在语文中探究自己需要的知识,形成专属于自己的思维,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