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孤儿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父母的孩子只有从小抓起,让他们过上正常孩子的生活,才能健康地回归社会。替代性养护就是一个家庭接纳孤儿成为家庭一员,陪伴他们成长。承担替代性养护的家庭成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心理素养以及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关键词】孤儿;家庭教育;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笔者近二十年来一直从事高职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尤其关注来自特殊家庭的孤儿学生。尽管孤儿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只有0.20%,但这是个不可忽视的需要爱的群体。通过调查,这个群体与人交往有一定的困难,无倾诉对象,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问题。自2013年以来,国家设立了建档立卡制度,孤残学生可以减免学费,可以享受国家一等助学金,经济上这些孩子有了保障。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的需要可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第一、第二层次属于物质层面的,第三和第四层次是属于精神层面的,第五是属于发展层面的。发放助学金、奖学金仅仅让他们维持正常生活,才解决了第一、第二层面的问题。如何解决第三、第四、第五层面的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二、调查与讨论
(一)基本概念
孤儿是因身体残障、疾病等原因被父母遗弃或者父母双亡,由他人或儿童福利机构收养的儿童。孤儿学生指正在学校或其他学习地方接受教育的失去父母及无人养的未成年人。
(二)问卷的设计及调查情况
以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作为调查问卷的核心展开,分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五个维度,共二十五个题目。在苏南、苏中、苏北分别选取了一所高职校,共抽取了100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收回问卷91份。具体情况汇总如下。
1.明礼诚信方面。自己做不到的事情,63%回答不会答应别人,27.8%不确定,8.2%的人会答应。对于考试作弊行为,62%的人坚决反对考试作弊,26.3%的人认为考试作弊是件无所谓的事,11%的人認为考试作弊很正常,我也做过。如果你在银行贷了一笔款,利息比较低85%的人会按时还款,13%的人等手头富裕了再说,2%能拖就拖。
2.团结友善方面。孤独感和自卑感强烈。有的学生表面上能与大家有说有笑,但内心里却认为自己无人关心;在各种学校活动中,60%的学生认为自己做不好,主要表现为热情不足,情感冷漠。缺乏情感的自控和调节能力。在遭遇负面刺激时,消极情绪反应过于剧烈,难以控制、调节。
3.勤俭自强方面。在校期间,一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800元以下的占13%,一个月的生活费控制在800~1500元之间的占64%, 一个月的生活費在1500~2000元之间的占20%,一个月的生活费用在2000元以上的占3.3%;在校期间,在校期间,58%研究对象做过兼职,28%的人有意向做兼职,但没有合适的岗位;34%的人拿过奖学金, 63%的人获得过荣誉;50%的人认为他们的父母、老师觉得自己是非常自立自强的,63%R研究对象在校期间获得过各种荣誉。
4.敬业奉献方面。15%多点的人有完整的职业规划;70%的人对于未来没有完整规划;15%的人对未来没有打算。不能够将自身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同专业学习结合起来。由于孤独感和自卑感的存在,不能同老师、同学沟通,也没有能力通过一些途径去了解自己的专业涉及的行业,更没能寻找到自己的专业榜样。对是否愿意参加就业指导培训,只有47%的愿意参加,46%的人看情况,还有7%的人觉得没有意义。
三、结论与思考
当前在开展弱势群体帮扶时,从政府到民间组织更多地考虑的是如何开展经济援助,而疏忽了对孩子的精神帮扶。孤儿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存在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学生自身经历造成消极情绪强烈。另一方面,长期不变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接受的外界刺激少于其他同龄人。学生的接触范围比较狭窄,导致积极情感发展不良,情感调节能力较差。同普通儿童相比,更容易在班级中形成小团体,不喜欢与更多的同学进行交往。社会退缩行为比较明显;一些孤儿表现出抑郁的行为倾向,不愿意主动参加集体活动,但攻击行为却很高;这种攻击性行为很容易引发同伴对他们的不接纳。社会上的一些问题少年或成人,基本都是从小生活在没有爱的家庭中,或者是情感被忽略的。
在对近50名孤儿学生访谈时,感觉有祖父母、姑姑、姨娘、舅舅等亲人抚养的孩子上述状况不明显,比较接近来自正常家庭的儿童。小周来自苏北的泰兴,从小父母病故,被姨妈领回家抚养成人。姨妈姨夫视小周如己出,小周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了同等的家庭生活,同弟妹们友好相处,生病了有人照料,天冷了有人添衣,享受同龄孩子一样的教育。可喜的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小周,表现的比同班孩子更会勤俭、感恩、自强、友善,到校后第二学期,为了给小周过生日,辅导员筹备了一个小型的生日宴会,让本学期过生日的班上其他同学一起过生日,期间大家要求她表演一个节目,在表演前她说“来学校同大家相识、相处快一年了,感谢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包容、对我的关心、对我亲人般的呵护”。
四、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孩子的教育可分为三个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占70%,学校教育占20%,社会教育占10%,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父母与孩子嬉戏过程中,让孩子学会了交流,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孩子不能做的大人做了,在他的心目中就产生了崇拜心理,父母成了他的榜样。以后他们做人做事都会以榜样为模式。现在社会上就有“家庭职业”的说法,也就是孩子择业时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父母的职业;甚至择偶时,潜意识里选择的对象同父母一方很相似。这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伴随着一生。
从儿童受教育的顺序来看,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才是学校教育。我们经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素质、人格、举止言谈、生活方式、教育态度等等都有意或无意地影响着儿童,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儿童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庭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
教育家马卡连柯就此指出:“没有父母的爱,所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家庭的存在,确定了父母子女间的血缘关系、抚养关系、情感关系,子女在伦理道德和物质生活的需求方面对父母长辈有很大的依赖性,家庭成员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都决定了父母对子女有较大的制约作用。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以情通情。在处理发生在周围身边的人与事的关系和问题时,孩子对家长所持的态度很容易引起共鸣。家庭教育的过程,是父母长辈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行为,比幼儿园、学校教育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及时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认为,儿童出生后与父母分离,将使儿童产生精神上的痛苦和焦虑,影响其整个一生的人格风貌。
五、如何选择替代性抚养的家庭
选择替代性抚养家庭,可从文化层次、家庭和谐程度和心理素养三个方面考察。
一个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国外教育科学研究证明,从出生到7岁,这是一个人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发展的最旺盛时期。此时儿童生活在家庭及周围环境中,外界刺激會在他们大脑里留下痕迹,刺激反复呈现,就会转化为内在信息,促进儿童大脑潜能的发展,促进儿童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发展。而此时儿童大脑潜力的发展又对未来的学业和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其人格的形成也有深远的影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制定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洗漱、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当孩子逐渐长大,还要教给他怎样用钱,怎樣节约,怎样存放,鼓励他买书和智力玩具,援助他人等。
一个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在孩子上学后不将朋友聚会放在家里,在孩子写作业或者是学习的时候,保证家里的安静,家长也应有看报纸、读书的习惯,这样可以让孩子很好的安心学习,不分心。有条件的家庭家长还应该引导孩子阅读。
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成长。一家人要做到互相关爱,分工劳动,遇事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家人还要互相赞美良好的行为表现,运用礼貌语言和幽默。不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在家庭当中,最好能够充分的发挥孩子的天性,这是对孩子发展最好的做法,同时也能满足孩子对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孩子能够更好的发挥天分,那么学习上也一定有很好的成绩。夫妻之间的感情非常好,相当恩爱,如果在孩子面前适当的表达自己和爱人之间的感情,可以让孩子有很强大的安全感,所以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也是相当有好处。
选择替代性家庭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心理因素。大量实践证明:人的身心发展和成熟与他生活的家庭、集体、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要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就应该以礼相待,向孩子学习,并成为孩子心声的倾听者。发现孩子有问题时,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与孩子进行良好的沟通,不能企图改变和强行塑造孩子,而要进行交流和协商,通过家教实现孩子的独立。家长既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的婚姻状况、人际关系、工作成就、业余爱好等等对孩子都会形成迁移募化的作用。
孤儿的教育应从小抓起。全社会要重视这项工作,政府机构要运用网络建立信息库,一是被领养的孩子的信息库,二是愿意接纳孩子的家庭信息库;每个地方还应建立一个大家都知晓的办理手续的窗口。让大家都关心这个特殊群体。鉴于孩子的抚养成本比较高,政府可对领养孩子的家庭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希望每一位失去亲人的孩子,能重新回到温暖的家。
参考文献
[1]吴敬东,王艺颖.失去独生子女家庭问题现状、原因和对策探析—以湖南省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87~91.
[2]孙湉湉.从“兰考火灾事件”探讨中国孤儿救助体系的战略构想[J].黑河学刊,2013(04):179~180.
[3]曹朔.南京“家庭寄养”孤儿将达年龄上限,不少家庭临拆散[N].扬子晚报,2011-12-13.
作者简介:徐秋生(1968—),女,江苏扬州人,扬州职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