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共荣点打造国际战略联盟

2017-10-20 03:57王长缨
丝路视野 2017年23期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高职教育的职责应包括:培养高素質多样化国际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助推创新创业、服务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建设。要完成历史发展赋予高职教育的这一使命,仅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或合作方式是不能实现的,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与政府、机构、学校、企业共同寻求共荣点打造国际战略联盟,才能架起共同发展的通衢大道。

【关键词】一带一路;共荣点;国际战略联盟

一、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一)建立“一带一路”职教联盟才能实现共荣

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而是战略联盟之间的竞争。国际战略联盟(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新战略,此战略的内容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及扩大国际市场的共同目标而制定的双边或多边的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协议。战略伙伴必须坚持平等互惠、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原则。国际战略联盟与合营企业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偏重“战略”,即它并不以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为首要目的,也不是一种为摆脱企业目前困境的权宜之计,而是与企业长期计划相一致的战略活动。

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职业院校要赢得长远的发展,必须积极寻求国际区域中各方的共荣点,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打造职业教育的国际战略联盟,从市场利益的竞争变成既合作又竞争的双赢战略。

(二)“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的作用

1.整合优势教育资源扬长补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职业教育的国际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一带一路”高职联盟的建立便于整合各方优势教育资源,在联盟内部扬长补短,在大数据环境下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打造教育产品、促进技术升级,从而提高联盟教育体系和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全球范围的认可度,共同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

2.加快产学研结合推动技术升级

联盟内部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機构三方结合,由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制计划,合作进行技术与新产品开发,即各方将研究与开发的力量集中起来,在形成规模经济的同时也加速了研究开发的进程,能够最快捷的将技术需求与技术升级的信息体现在技术研发与教学过程中,从而对人才培养、应用研究、技术升级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力。

3.传播区域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2100多年来,丝绸之路穿越万里、横贯欧亚,谱写了文明交汇、商业互通、文化共进、人际和美的历史传奇,开放合作、和谐包容的理念传承千年而历久弥新。今天通过联盟共建跨境教育合作平台,打造文化包容共同体,才能更具体的推动思想交流、文化交融,铸造人类文明多样化,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建设。

(三)“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的特点

1.合作的灵活性强

“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只是某种意义上的无限制的“意向备忘录”,协议本身仅说明各方进行合作的目的。此外,参与国际战略联盟的各方不组成经营实体,也不确立任何形式的组织管理,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自主经营性强

在“一带一路”职教联盟中,合伙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战略联盟通过平等的合作,把各方的决策都纳入自身利益与共同利益相一致的轨道上来,对资源与能力的贡献不作任何规定,完全由合伙人自主决策。

3.经营风险性小

在政治风险上,合资、合作经营的外国合伙人要单独承担来源于东道国的政治风险,而对战略联盟来说,基本上不存在政治风险。此外,在经营风险上,“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的战略产品是通过合伙人之间外联型的、相互衔接的分工而逐步增值的,经营风险在合作链条上进行了一定的分解。

4.利润分配的主动性强

国际合作经营的合伙人是根据各自的投资比率来确定详尽的利润分配方案的。而“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的合伙人都从自己所从事的那一环节上的经营活动获取利润,利润的设计更大程度取决于各方工作的参与度。

(四)“一带一路”高职联盟合作与共享的途径

1.搭建专业合作平台,实现“专标”“课标”品牌化

在联盟内搭建专业合作平台,由教学人员、企业技术人员和行业研究人员共同研发,融合国际职业证书标准和技术规范,开发岗位能力标准、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实现联盟成员单位之间最为有效的广泛合作。在联盟内通过学院使用、企业检测和研究修订,让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跨国企业高度认可,让学生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抢手货”,打造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专标”“课标”;通过联盟实现广告、产品与服务的低成本传播和精准投放,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品牌传播和产品销售的三赢。

2.搭建技术合作平台,实现产学研对接无缝化

通过网络平台可以集中集团内的技术优势,即时解答技术问题、发布研发信息、组织课题申报及管理、组织技术培训、进行专利技术转让服务,搭建学院和社会之间科研需求的桥梁。依托联盟内行业企业、专业的集群优势,可以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学校、跨国际的科研创新团队,联合申报纵向项目、联合承接横向科研与社会服务项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及产学研活动,促进各方科研课题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国际科研能力。借助联盟平台可以加快研发需求与研究者的对接、研究成果与学院教学和生产实践的对接,实现产学研对接无缝化,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搭建法律援助平台,实现跨境合作落地化

由于各国的法律及文化的差异,在跨境合作交流中多数项目因无法跨越法律及文化的障碍而搁浅。联盟提供的共享平台可以提供法律援助,由联盟法律顾问团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每一项合作项目保驾护航,最大程度实现跨境合作落地化。

4.搭建教育合作平台,实现合作办学国际化

职业教育已经被纳入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但职教師资的发展却大大落后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联盟内部可以对现有职教师资进行统计整合,通过交流、互访等形式,进行专题教学、模块教学、项目集训等教学活动,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联盟还可以通过协商制定培养培训方案,对职教师资进行行业企业技术实践的培训,提高师资的师范技能、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应以合作项目为载体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机制,开展跨境合作招生、合作培训、双边及多边联合办学的深层次合作项目,培养具有较宽视野的高素质国际化技能技术人才,为沿线国家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输出技术人才,也为我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的国家和地区培养当地人才,最终共同发展。

5.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创新创业特色化

联盟应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和基地。由于聯盟自身的成员构成优势,创业者、创业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他创新资源已有效对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业孵化体系。各联盟单位依托所在区域科教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可以积极布局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业项目,积极探索建立专业技术服务、创业指导服务、投资服务等特色的孵化服务机制,增强创新活力,实现创新创业特色化。

6.搭建人才共享平台,实现对口就业精准化

建立网络平台,通过对联盟成员单位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构建联盟数据库,建立一种跨单位、跨国界的信息共享机制,使这些数据能够满足联盟成员单位的人才需求、学生的就业需求、学院的课程标准三联通,从而提高教学的精准度和对口就业的精准度,完美实现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

二、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第一阶段课题立项准备。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申报书。此阶段使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国际职教联盟问题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并使用调查法与个案研究法,对西安交大的“丝绸之路高校联盟”建设情况进行了资料研究。

第二阶段课题开题准备。制定调研计划、研究工作计划、联盟建设工作计划、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研究阶段。进行实地调研、理论学习和研究。对西安交大的“丝绸之路高校联盟”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对经济联盟、国际联盟、教育联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资料研究。

第四阶段中期总结。此阶段形成了阶段性成果:

(1)“一带一路”高职联盟构想。(2)“一带一路”国际职教联盟构建可行性分析。(3)联盟合作对象分析报告。(4)联盟合作目的及工作内容分析报告。(5)国际职教联盟前期筹备工作报告。(6)“一带一路”职教联盟《西安宣言》。(7)“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章程。

第五阶段成果与资料整理。撰写研究报告、论文,发表相关成果。

三、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相结合,调研了同类联盟的组建情况,研读了教育联盟和经济联盟类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案例。

创新点: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在创建“一带一路”职教联盟工作中做了开创性研究工作。

四、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提出了“一带一路”高职联盟的战略合作模式及合作共享的途径;完成了 “一带一路”职教联盟《西安宣言》及联盟章程。

五、研究解决的问题

1.解决了“一带一路”国际职教联盟构建的可行性分析问题,为建设工作做好了前期调研。

2.设计了“建设‘一带一路高职联盟 实现教育合作与共享”——一带一路高职联盟构想,为建设工作进行规划。

3.联盟合作对象、联盟合作目的及工作内容分析报告、“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筹备研讨会代表意见及建议等工作,为联盟建设工作做了充分的资料准备。

4.探索了“一带一路”高职联盟合作与共享的途径和战略选择。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设想

对国际职教联盟的实质性合作问题还未研究:组织体系、运行体系及评价体系等。紧密结合联盟合作实践,深入调研、广泛研读和分析,对本课题作更深入一步的研究,以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页[DB/OL].www.nsfc.gov.cn.

[2]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网[DB/OL].www.cistc.gov.cn.

[3]科技部中欧办网页[DB/OL].www.ceco.org.cn.

[4]章文,张莉.深圳企业标准联盟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01).

[5]李森,韩丽萍.职业教育联盟发展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02).

[6]李玉静.国际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和制度设计的趋势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5).

作者简介:王长缨(1962—),女,汉族,辽宁人,硕士,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