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

2017-10-20 03:57彭京洋
丝路视野 2017年23期
关键词:内控管理事业单位改革

彭京洋

【摘要】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国有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具有较强的服务性和公益性,因此在制定内控制度时也要从公益性和服务性的角度展开。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推进,内控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只有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加强内控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才可以为事业单位工作的良性展开提供保证。本文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途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改革;内控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提速,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完善自我,对自身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也更加关注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重要性,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法规,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设。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很多单位缺乏内控意识,部分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实际执行不到位,监督监管走过场等问题。因此,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一、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一)加强对权利部门的监督

事业单位是政府下属的社会公众服务的职能部门,在一些诸如审评、科研鉴证等方面为行政部门出具相关的报告和意见,这也就使得其不仅具有公益和服务的职能,还拥有部分政府赋予的间接管理权。如果缺乏相应的内控和制约机制,将使权力无法得到应有的制衡,从而导致一些不作为、腐败的情况发生。而一套完善的内控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对权利进行合理的制约,依法使用公共权力,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同时也更好的维护了公共形象。

(二)优化财政资金的使用

在事业单位中,财政资金合理合规的使用与单位的工作效率息息相关。而作为內控管理的一部分,预算管理在此尤为重要,一套科学化的预算编制体系不仅可以强化财政资金科学化管理和合理化使用,同时也可以提高事业单位职能功效的落实,从而保证公共服务质量。

(三)推进精细化管理

近些年,我国财税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事业单位的改革主要围绕职责明确、流程控制、节点管理以及提高内控有效性展开。而这些内控管理的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和保证,只有根据改革的方针提高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有效性,才可以切实推进精细化管理程度,整合管理资源,促进预算、资产、财务等管理内容的有机结合,以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

二、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内控管理的认识

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内控管理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包括领导层对内控管理缺乏认识,思想上对内控管理不重视,业务部门认为内控是财务部门和领导层的问题,与自身的业务无关,在工作中没有全局风险意识,没有认识到内控管理工作是全员参与的工作过程,这就导致即使有内控管理制度也只是表面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执行。

(二)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

有些事业单位认为内控工作是企业的事,行政事业单位不需要,所以直接将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照搬过来应对检查。但内控管理制度如同一个单位的“衣服”,没有哪个尺码是适合所有单位的,而缺少了一套合规合理的内控制度,在工作执行过程中就缺乏了行事准则,容易产生滋生腐败的土壤。

(三)内控管理的执行力低

近些年,国家各部委及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内控管理的指导意见,主动推进内控管理工作的落实。根据上级的指示,有些单位根据自身的工作业务情况编写了内控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之前的习惯和惰性严重影响了执行力,认为这么多年都这么工作都没有出事儿,严格按照内控制度执行又较为麻烦,所以从上至下都秉着“制度归制度、执行归执行”的思路干活,使得内控管理制度成了应付上级的一纸空文,严重影响了内控管理工作的推进。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内控管理意识

提高内控管理意识要从上至下全面开展的,需要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作用。可以适时组织专题讲座,对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文件进行学习,对一些内控管理不完善而导致的恶性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树立全面的内控管理意识,保证相关措施的落实力度。另外,事业单位的干部与职工,既是内控制度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因此,提高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加强单位的内控管理有着重要意义。注重对单位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坚持遵循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努力提高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单位人员的政治素质和法律素质,为内控管理夯实基础。

(二)完善预算执行体系

内控管理涉及到各个部门的方方面面,一个完善的预算体系可以作为内控管理的主动脉,渗入到各个层级。要科学化预算编制,首先,要建立科学化的预算编制体系,要适应事业单位的总体发展需求,保证预算的适应性和及时性。其次,要实现预算归口管理,全员预算管理,预算执行追责,充分考虑预算與单位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相结合,做到“以事定支”,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依托预算管理,可以将内控管理细化到业务层,以资金的流转为核心,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在预算执行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使得预算工作编制有理、支出有据,具体事项责任到人,并以此为起点全面延展到政府采购、资产管理、建设项目控制、合同管理等具体业务层面。

(三)完善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

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以前处在温室中吃财政饭的各个事业单位将逐渐走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建立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机制,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和客观评估刻不容缓。根据具体的业务领域,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对经济活动进行重估。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单位领导牵头负责,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及时提交领导班子,作为下一步完善内控管理的依据。

四、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工作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事业单位要从战略发展角度认识内控管理,积极完善内控管理的体系,提高风险意识,加强内控管理工作的可持续性,为业务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张严.事业单位会计内控管理的分析[J].中国市场,2017(07).

猜你喜欢
内控管理事业单位改革
关于集团预算及内控管理的思考
浅谈电力施工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谈构建企业财务内控管理创新模式的思路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