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默琳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相应的我国教育也受到了重视,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各大高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时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对教学的顺利展开极其不利。因此,在高校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合理运用激励理论,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进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对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高校;教学管理;激励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2-0166-01
一、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学经费严重不足
当前,我国的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资金严重不足,而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1)政府的帮助较少。由于政府实际收入与当地经济水平情况有着直接的联系,因而导致政府对教育事业的资金投入也是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并且政府还具有开支范围较广的特点,不但要对教育事业进行资金投入,还包括医疗、卫生及农业方面的资金投入,进而容易致使教育资金投入比例较小。(2)高校教学管理自身资金较多。由于教育行业涉及范围较广,且自身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特点,如教学基础设施,因而其自身需要的资金较多。(3)高校各方面资金投入比例失去平衡。通常一些高校往往将资金大量投入硬件设施之中,如建筑物建设、设施安装等,却没有对相关知识学习加大重视力度,对提高学习质量的工作不进行资金投入,如专题讲座、书籍的购买等。
(二)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处于忽视状态
在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逐渐对事情的最终结果加强了重视,反而忽略了事情的过程,这种情况在教育行业中更为严重,导致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种教学方式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实际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先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加强对其的思想道德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高校教学管理观念较为落后,导致教育质量不高
现阶段,经济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进而逐渐导致我国步入教育大国的行列之中,但总体来说在教育管理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1)高校不具备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体系,不能充分做到与时俱进,并且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但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还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2)目前各大高校都开始纷纷扩大自身实际规模,积极引进大批量的教师队伍,但其中大多数教师都不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进而致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通常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属于高校的参与主体,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若想实现最佳的高校教学管理效果,不但要将激励理论应用到学生身上,还要适当融入教师因素,从而促进高校的快速发展。
(一)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可知,不同人在不同阶段其实际需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一定要基于教师的实际需求、学校实际情况及心理特点等因素展开,通过发展的眼光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进而充分满足不同教师的实际需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对激励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从而便于更好地适应教师的发展,激发教师科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高校教学水平,从而实现最终教学目标。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保障其实际权益
通常在进行高校教学管理时,学生是不容其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其在教学中占有主体地位,因而其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起着极大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一定要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性格变化,进而在此基础上与其展开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其建立平等、和谐的朋友关系,将其实际利益放在任何工作的首要位置。
(三)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效结合
教师在进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时,应将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二者有效结合,但更为注重的应该是精神激励,虽然物质激励也能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情况,但其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教师的积极性,不能达到长久目标,而精神激励却能有效激发教师的荣誉感,使其在荣誉感的引导下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来,进而有效改革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总之,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师要合理采用激励理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并且要通过激励理论有效开发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而增强自身创造力,有效提高高校教学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邱衍东.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雜志(教师版),2015(24):44-45.
[2]邱润萍,鄢万春.论激励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5):7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