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数学素养之运算能力培养

2017-10-19 21:08潘小彬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潘小彬

【摘 要】“核心素养”是当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而数学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认识和探寻数學世界的工具,对运算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运算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地位以及积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策略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此,“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两个问题:一个是素养的整体性和学科化的问题;一个是基于素养的课程整合的问题。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思考数学的核心素养是什么以及如何使核心素养在小学生教育中落地。

一、运算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地位

数学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数学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认识和探寻数学世界的工具,对运算能力的培养将会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对于运算能力的认识,周德昌主编的《简明教育辞典》指出,运算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的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以一些已知量顺利完成运算的心理特征。同时提出,运算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所以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学生运算思维发展的过程。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一)鼓励学生课前预习

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需要学生运用现有的知识能力对授课内容进行消化,有目的的学习。学生通过预习能够发现自己已知的知识,也能察觉自己的困惑,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去听教师的讲解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这是一个自我锻炼的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的目的。基于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教师应积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体系,共同完成学生的课前预习的工作。

(二)教学中突出运算技巧的知识传递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1. 重视对口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例如一年级的6加几、7加几等内容,孩子应有凑十概念和数的分成,达到朗朗上口的水平。

2. 重视对估算能力的培养

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计算前可进行估算,使学生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也要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检验。

比如“124×82”,计算前让学生估算一下,学生把125看作120,把82看作80,“125×80=10000”,所以“124×82”等于10000左右。然后在计算后继续让学生估算,两个数的个位上分别是4和2,所以所得乘积的个位上肯定是8,与计算出来的结果对比,若不是8,那肯定是算错了,起到检验的效果。

3. 注重计算方法的渗透

有些计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就算老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会算。但是作为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总结出法则,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

比如在“50×2/5×1/40”的计算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可以用5跟50相约,40和2相约,第二步可以用20和10相约,让学生建立起“约上约法”的“连续分数乘法”计算方法。

再如,三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中,“102+24”这题,从回顾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过渡到三位数加两位数,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地把“102+24”计算出来,并且在列竖式的时候习惯性地把102写在上面,把24写在102的下面,从表面看来,学生好像都会了,但如果老师对计算过程不多加解释,而突然把24写在上面,把102写在24的下面让学生们列竖式计算,学生就开始出错了,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计算道理。所以,一节计算课决不能仅仅停留于计算能力的训练,而要让学生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中,这样,学生不但会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才是计算课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

4. 简便方法的灵活应用

很多学生认为简便方法就是计算题的一类,在表明“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能做,但是当同样的式子放在应用题中,学生就想不到用简便方法了。例如,将“38+75+62”这个计算,放在应用题中,如“植树节,四(1)班种了38棵树,四(2)班种了75棵树,四(4)班种了62棵树,这三个班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学生很快的列出式子“38+75+62”,然后按照从左往右的计算顺序把答案计算出来,但用简便方法的学生很少。所以要让学生体会简便方法的价值,做到能简便尽量简便。

此外,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比如“25×4=100”“125×8=1000”等等。

(三)立足运算核心思想,提升运算能力

从数学运算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一道运算题在整体上都是独立的运算个体,其内部拥有自己的数字、符号、运算符号以及运算逻辑,这也是运算的核心思想。数学运算不是简单的“算”,而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寻找数学规律。同一道数学题会有多种解答方法,难以解决的大问题也能化整为零,被分解成为各个可以解决的小问题。通过引导,寻找其特性,从而找到更加简单的解决办法。比如,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计算方法。最简单的两位数加法运算首先就是那些不需要进位的运算,如“64+36”可以演变成“57+43=28+72=100”,从而化繁为简,实现快速计算。同样的道理,在学习中教会学生寻找数学运算的规律,教师再辅助相关的练习,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增强,从而达到提升运算能力的目的。

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各方面的综合体,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的运算技巧的运用以及平时对于运算规律的总结训练,较为全面的提升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作为新时代数学素养的主题,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对于数学的大格局思维,在基础的运算中,更应该激发孩子对于数学规律探索的兴趣,达到自主学习、热爱学习的新高度。

参考文献

[1]余慧娟.统筹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教育部基教二司司长郑富芝就全面深化课改答记者问[J].人民教育,2014(10).

[2]周德昌.简明教育辞典[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陈敏.聚焦数学核心素养——第六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综述[J].人民教育,2015(23).

[4]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02).

[5]王尚志.如何在数学教育中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国教师,2016(05).endprint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提高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