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

2017-10-19 03:58王忠敏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7年9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

摘 要:当前语文教师文本“裸读”能力的弱化甚至缺失,贬损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应有的含金量。“裸读”,顾名思义就是不借助任何资料,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看法,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获得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和个性化解读。语文教师“裸读”文本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教师应该重视并切实提升自己的“裸读”能力。

关键词:文本裸读 现实作用 提升途径

文本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它是一种高于一般阅读能力,带有语文教师专业特点的特殊的解读能力。它不仅要求教师能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还要求教师能根据阅读时的理解与体会,对文本重难点和突破点加以预判,并能初步把文本分解成目标、方法、过程等,为教学方案的设计奠定基础。孙绍振教授曾指出:“当前教师文本阅读能力的弱化,贬损了中小学语文教育应有的含金量。”孙教授的这番话无疑说中了当前文本阅读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针对教师的文本阅读能力,李顺德、张玉霞等老师曾做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调查与分析”,结果也显示,在脱离一切可参考资料的前提下,教师与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差异不大。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师生对阅读教学感到困难,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都不理想的原因。而要提升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能力就必须加强教师“裸读”文本的训练。对于教师文本“裸读”能力的重要性,一些有思想、有见地的老师已多有论述,在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体会。

“裸读”,顾名思义就是不借助任何资料,不带有任何先入为主的看法,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获得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和个性化解读。在阅读中圈点勾画,独立把握主要内容,明晰篇章结构,划出精彩内容,预判重点难点,并试着解读疑难问题等。然后,结合教材的编排结构、文本的文体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展开对象化、过程化的想象,初步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问题突破点等,把阅读文本的原始理解转化成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步骤,这个过程就是“裸读”文本的过程。语文教师“裸读”文本的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首先,文本“裸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是语文教师的“安身立命”之道。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而语文教师的文本“裸读”能力就是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运用和体现,它检查的是教师的知识储备、思维发展、审美鉴赏等。很难想象,一位只会做教学资料传声筒的教师怎能站稳课堂,怎会毫无愧色地被人称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如果教师的文本“裸读”能力较弱或缺失,它不仅影响了你所教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更影响了你作为教师的可信度。

其次,文本“裸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需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內容。文本是学生知识积累、审美鉴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如果语文教师懒于或不能首先“裸读”文本,不能形成准确而又个性化的解读,并设计符合学生实际与特点的教学设计,只是习惯于照搬各种教学资料,鹦鹉学舌,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还半生不熟的情况下就机械地将别人的观点强抛给学生,那么,这样的教师阅读教学自然指导不到位,学生学习当然就会不得要领,学与不学差别不大,这样的阅读教学就是失败的教学。要想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就必须先从“裸读”文本开始,按照李仁甫老师的说法就是先通过“裸读”文本使教师“内化文本”,在“赢得对话的资格”后,再来参考教参和其他资料加以印证、修正和提高,并结合教材的编排结构和学生的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便“可以产生教学智慧”了,这样的阅读教学当然要优于照本宣科的教学了。

第三,文本“裸读”能力是赢得学生尊敬与喜欢的资本。懒于或不能“裸读”文本的教师教学时就会只做别人资料的“传声筒”,他的课堂教学往往拘谨、死板、放不开,教学无新意,课堂气氛容易沉闷,常常是一个人唱独角戏,更不敢放手让学生质疑。他不能大开大合,唯恐课堂有生成,最怕教学出意外,这样的教师是站不稳课堂的(当然,这样的教学也最省力、最保险)。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相反,一位文本“裸读”能力强的教师,因为首先“内化了文本”,又在“赢得对话资格”后参考多种资料,而“产生了教学智慧”,他的教学就显得自信、沉着,灵活、洒脱,幽默、风趣,他往往有自己独到而又合乎情理的观点和理解,他敢于放手调动学生,甚至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实现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的多重对话,他的课堂教学可能时有生成的火花、意外的收获。这样的教师,学生如何不“喜”他,威信自然提高。我们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果自然错不了。

第四,提高文本“裸读”能力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会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从摸不着门道向从容、自然、高效、艺术化发展的过程。虽然每位教师方法各异,手段不同,但加强教师文本的“裸读”训练无疑是重要的、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增强教师的“裸读”意识,提高语言的敏感度,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提升审美的鉴赏力等。教师“裸读”文本的能力提高了,自然就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自己的备课能力,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提升也就有了可能,自信从容、洒脱灵活、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就可能出现,就可以使教师在参加各种课堂教学竞赛时,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前提下,不至于眼前发黑,手足无措。也就是说提高教师“裸读”文本的能力正是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各位教师须重视。

第五,从“裸读”文本开始也是智慧阅读、创新阅读的前提。结构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说过:“理解文本不再仅仅是找出文本背后的原初意义,而应是超越文本,去敞开和揭示出文本存在的可能性。”我们知道“每个字既有直指的意义,又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里,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朱光潜《咬文嚼字》)。同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时代特定心境下的产物,而每位读者也都是在特定背景和经历下解读的,我们应该与时俱进,辩证分析,借助立体式阅读和教师个性化的理解方式进行智慧阅读,获得对教材新颖、独特的理解,发掘出作品新的内涵。而要能够有所创新就必须先“咬文嚼字”,从“裸读”文本开始,读出自己的原初感受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参考多种资料去伪存真,去旧开新,读出自己对教材理解的深度、宽度和广度,从而达到智慧阅读、创新阅读。endprint

教师的文本“裸读”能力既然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培养、提升自己的“裸读”能力呢?

第一,坚持文本“裸读”,养成“裸读”文本的习惯。教师应摒弃惰性思想、保险意识,不怕吃苦,不怕费时,不怕出错,坚持阅读教学首先从“裸读”文本开始,从“咬文嚼字”开始,一遍不行就多遍阅读,先有原初理解,抓住重难点,思考突破点,内化好文本,在此基础上再参考多种资料进行印证、修正、提高、创新等。只有将“裸读”文本放在阅读教学的首位,并长期坚持,养成习惯,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文本“裸读”能力。

第二,博览、精读结合,做好知识积累,丰富生命体验。拥有广博的知识永远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养。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言精妙、含蓄丰富,充满着诗意、哲理,有着鲜活的形象,深刻的生命感悟,是后人学习的不竭源泉。通过博览和精读能够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间接的生命体验,深刻教师的思维。当然,阅读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牢记阅读就是思考的观念,要“熟读精思”与“不求甚解”相结合等。

第三,重视实践,丰富阅历,增加直接的生命体验。语文教师既不能做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自家书的教书匠,也不能做一头扎进书海中世事不问的书虫,有時间一定要深入生活,走向自然,体验人生百态,感悟万物变化,从社会、人生、自然中增强直接的生命体验,将这种直接的生命体验与在阅读中获得的间接生命体验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拓展思维的广度。

最后,援引李卫东老师的话结束全文:“试想,作为教师对文本没有自己任何一点的独立思考和判断,何谈教学的机智和应对?何谈创造的欢欣和发现的快乐?何谈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教师是搬运工,学生也必将变成搬运工,‘举一反三‘闻一知十也将落空。教师应该也必须培养自己独立阅读的心态和超出学生阅读的能力,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充分的教学自信,焕发出教学创造的伟力。”

参考文献:

[1]李仁甫.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8).

[2]李仁甫.裸读功夫兴味长[J].中国教师报,2015,(8).

[3]曹勇军.略说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J].语文教学通讯,2010,(10).

[4]李军华.死去活来 生态裸读:试论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J].淮州教科研通讯,2011,(4).

[5]李顺德,张玉霞.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3).

[6]李卫东.语文教师,你是谁?[J].语文报社,2017,(2).

[7]朱光潜.咬文嚼字[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6.

(王忠敏 江苏省南京市江浦高级中学 2118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论高校二级学院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途径与方法
提升高校教学秘书素质和能力的途径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浅析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提升的制约因素及提升途径
文学修养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